驻地网工程建设方案的标准化
作者:李林峰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9期
[摘 要]用户驻地网发展建设伴随着市场宽带通信业务的发展,成为各通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等超值服务的媒介。由于缺乏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不良竞争的出现给驻地网建设带来极大不便。用户驻地网网络是目前通信网络中不可缺少的物理传送媒介,我们需要将它不断完善,以满足人民需求。 [关键词]驻地网 优化管理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9-0219-02 引言:自2000年12月铁通成立,固话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之后,出现了多家经营驻地网线路建设的局面,多家运营商就如何建设、管理驻地网线路建设出现了不统一的意见。全国各地在驻地网建设上形成了严重的凌乱局面:或重复建设,或运营商与开发商联合建设,或开发商建设向运营商出租,或开发商向运营商出售楼房通信管线的建设和独家使用权从中谋利等。 1 通信设施建设问题 1.1 联合建设的原则和程序
在电信通行权有限的区域通过调整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电信设施不断统一规划、联合建设达到完善。建设各方应执行电信工程建设的相关法规制度,并接受有关部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以此来完成联合建设。建设各方按照相关程序来完成联合建设活动: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在拟建项目立项前至少30个工作日,向当地的电信管理机关或电信管理机关授权的社会中介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并向电信管理机关组织报告相关内容。电信管理机关或指定的社会中介组织在接到申请的2日内将有关建设信息通知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在接到电信管理机关或指定的社会中介组织通知10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电信管理机关或指定的社会中介组织是否参加联合建设。电信管理机关或指定的社会中介组织将同意参加联合建设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名单通知首先提出建设意向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由其召集各参建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同商定建设维护方案、投资分摊方式、资产分割原则和牵头单位,并签订联合建设协议。
1.2 设施共用问题
电信相关工作人员应实现电信管道、电信杆路、通信铁塔等电信设施的共用。来实现低碳节能、资源共享。对于已建成的电信设施,电信相关工作者应当将空余资源以出租、出售或资源互换等方式向有需求的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开放,实现其利用价值。对于已建成的电信设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无空闲资源可利用的路由和地点,应当尽量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用户满足需求。
1.3 驻地网建设
民用建筑的开发者和管理者应当将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等电信设施,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民用建筑的开发者和管理者应当为各电信业务经营者使用民用建筑内的通信管线等公共电信配套设施提供平等的接入和使用条件。电信业务经营者投资改造已建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设施时,应当按照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同进入该民用建筑的标准进行电信设施建设,并向有需求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出租。电信配套设施出租、出售资费由当事双方协商解决,达成共识。电信管理机关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电信配套设施出租、出售资费标准。民用建筑内的公共电信配套设施的建设应当执行国家、行业通信工程建设强制标准,原则上应统一维护。 2 用户驻地网建设模式和发展趋势
2.1 用户驻地网的质量直接关系用户的业务体验
用户驻地网是指通过标准化的用户网络接口(UNI)接入到公用电信网的用户网络设施,可以认为是运营商的接入网与用户网络(如家庭网络或企业内部网络等)或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作为与直接与用户相连的末端网络,用户驻地网的网络质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业务体验。用户驻地网虽然功能相对简单,但由于汇集和分路的原因,网络结构和环境比较复杂,尤其在最后一段穿墙和弯曲对线路传输质量有一定影响。三网融合后,IPTV等视频类业务的开展更需要良好的网络传输质量,因此用户驻地网的建设需要得到重视。 2.2 不同的运营商采用不同的用户驻地网建设模式
用户驻地网既包括建筑红线以内的通信管道、竖井、设备间等基础设施,也包括网络布线涉及的光纤、双绞线、五类线、同轴电缆以及配线架等线路资源,还包括楼道交换机、光网络单元(ONU)等有源设备。这里主要考虑包括线路资源和有源设备在内的网络的建设模式,而不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用户驻地网建设主体和与电信运营商的公用电信网对接方式的不同,用户驻地网可分为以下几种建设模式; 2.2.1 电信运营商建设并运营
在这种模式下,用户驻地网由电信运营自行建设,并为用户提供服务,此时,用户驻地网相当于运营商接入网的延伸,直接将公用电信网的资源延伸到最终用户,三网融合后能提各种业务,用户直接向电信运营商缴纳业务费用。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2 通过第三方宽带运营商建设,再接入某一电信运营商。在这种模式下,用户驻地网由专门的宽带服务提供商进行建设,再接入到电信运营商的接入网或城域网。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运营商包括长城宽带、宽带通、中电华飞以及歌华有线、深圳天威等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2.2.3由专门的用户驻地网公司建设并运营,并向电信运营商租赁获利。在这种模式下,驻地网运营商负责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任何电信运营商均可通过自己的中继线线路与驻地网连接络接入。用户仍然是向电信运营商缴纳业务费用,驻地网公司以网络租赁或业务分成的方式向运营商收取费用。这种模式主要是成都泰龙公司在2003年开展驻地网运营时所采用,被称为“泰龙模式”,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模式并未发展起来。 2.2.4激烈的竞争形势
通信行业改革不断深入,通信市场日趋完善的同时,出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驻地网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和管理办法,在驻地网络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增强市场影响力,采取各种措施缩短建设周期,扩大产品投资等使驻地网建设不断完善。为又好又快发展建设驻地网,使其适应市场需求,我们需不断学习提高管理技能,创造企业效益。通过完善驻地网工程建设使其不断满足人们对现代网络高科技的需求,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2.2.5三网融合形势下PON技术成为发展趋势
用户驻地网的网络建设根据所用介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包括xDSL接入、LAN接入、Cable Modem(同轴电缆调制解调器)或EoC(基于同轴电缆的以太网)接入等,而随着近年来各个运营商大力推进光进铜退,PON(无源光网络)接入成为现在主要的技术选择和发展趋势。xDSL接入基于电话线,是传统的固网运营商主要应用的技术,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以前的中国铁通等,目前我国使用xDSL技术的宽带用户占全部宽带用户的80%。xDSL局端设备放在运营商机房中,用户驻地网不再需要部署有源设备。经过多年的网络改造和升级,设备基本已由原来的ADSL设备升级到ADSL2+,支持提供4Mbps、8Mbps的宽带接入业务。LAN接入则是基于广泛使用的五类线,采用以太网技术实现用户接入,主要为第三方宽带运营商所采用,如长城宽带、宽带通等,电信运营商也有一些应用。由于以太网技术的传输距离通常只有几十米,一般需要在楼道部署交换机,并通过交换机的级联最终与电信运营商网络或是宽带运营商自己的城域网络相接。采用LAN接入技术,目前商业楼宇在建设时一般都会敷设五类线,对住宅楼运营商需要额外进行线路布放施工。对于广电网络运营商而言,在用户驻地网主要使用同轴电缆来接入用户,其采用的技术有Cable Modem和EoC两大类。无论是哪种技术,运营商接入用户时可直接利用已部署的有线电视电缆资源,而无需额外布线。Cable Modem技术类似xDSL技术,其头端设备一般放置在运营商机房,而用户端设备则是放在用户家中的Cable Modem。而对EoC而言,主要解决的是最后100米的接入,需要在楼道部署EoC头端设备,而EoC终端设备放在用户家中。无论是电话线还是五类线又或是同轴电缆,都属于铜线资源的范畴,其上可提供的带宽有限。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各种新业务出现,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不断增加,可提供更大接入带宽的以PON为代表的光纤接入技术逐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主要应用的PON技术包括EPON和GPON两种,其主要是实现机制和采用的协议有所不同,但对用户而言,两种技术均可为用户提供大带宽的综合业务接入能力。随着PON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所有运营商都开始在驻地网建设中开始应用。PON网络的建设主要有FTTB(光纤到楼)和FTTH(光纤到户)两种。在FTTB模式下,运营商需要在大楼内布放ONU设备终端光纤,然后再以不同的方式(包括xDSL、LAN和EoC)接入到用户家中,即PON+DSL、PON+LAN和PON+EoC,即可以利用已有线路资源和设备。由此可见,PON适合各类运营商进行网络改造和带宽升级。而对FTTH模式而言,则是光纤直接进入用户家中,在驻地网部分需要完成入户光纤资源的部署。相对FTTB模式,FTTH模式可以提供更大的接入带宽。出于成本考虑,前些年我国的PON网络部署主要采用FTTB模式,而随着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和三网融合等国家的推动,这两年运营商加大了FTTH部署的力度,因此光纤直接入户也成为驻地网建设的趋势。 3 总结
驻地网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发挥它的作用,防止固网运营商对“最后一公里”的垄断。但是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物业管理以及产权关系的混乱,造成了对用户实际利益的损害。个人认为还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规范这个市场。驻地网建设作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能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其兼容性和先进性价值。为又好又快发展建设驻地网,使其适应市场需求,我们需不断学习提高管理技能,创造企业效益。通过完善驻地网工程建设使其不断满足人们对现代网络高科技的需求,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福生.驻地网线路建设要规范[J];通信企业管理;2004年09期.
[2] 龚建宁.浅谈在全业务模式下运营商的发展策略[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甘辛.中国通信价值链的调整——通信增值业务运营商的生存与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全弘林.新一代无源光网络技术——GPON[J]. 通讯世界.2003(03). [5] 余翔.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方案设计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 2012. [6] 刘毅.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工程实践[D].北京邮电大学 2012. [7] 林朝东.中国电信驻地网投资建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10. [8] 刘波.驻地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9] 何由.三大问题困扰用户驻地网[J].中国电信业.2003(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