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53 皮肤科 湿疮(湿疹)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53 皮肤科 湿疮(湿疹)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湿疮(湿疹)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主要适用于明确诊断为湿疮(湿疹)的住院患者。 一、湿疮(湿疹)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湿疮(TCD编码:BWR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湿疹(ICD-10编码:L30.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湿疹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编著,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湿疮(湿疹)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湿疮(湿疹)临床常见证候: 风热蕴肤证 湿热浸淫证 脾虚湿蕴证 血虚风燥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湿疮(湿疹)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湿疮(湿疹)。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湿疮(TCD编码:BWP070)和湿疹(ICD-10编码:L30.9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电图、胸部X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过敏原检测、IgE水平检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真菌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热蕴肤证:疏风清热,化湿止痒。 (2)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3)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4)血虚风燥证: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2.辨证使用中药滴注中药注射剂 3.中药外治 (1)中药湿敷 (2)中药外搽 (3)中药外涂 4.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火针疗法 (2)拔罐疗法 (3)放血疗法 (4)封包疗法 5.西药治疗 6.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皮损瘙痒好转,达到有效以上。 2.无需继续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皮损搔抓后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形成溃疡,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增加抗感染治疗,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3.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湿疮(湿疹)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湿疮(湿疹)(TCD编码: BWP070,ICD-10编码:L30.9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年 月 日 (第1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完成皮损和瘙痒评分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防止并发症 □跟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静脉使用中药注射液 □外治法 □针灸疗法 □西医治疗 □抗组胺药 □原量 □减量 □糖皮质激素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 □胸部X线片 □心电图 年 月 日 (第2~3天) □采集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症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及病程记录 □完善西医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静脉使用中药注射液 □外治法 □针灸疗法 □西医治疗 □抗组胺药 □原量 □减量 □糖皮质激素 □原量 □减量 临时医嘱 □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中医辨证 □进一步检查 □配合医生治疗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 □生活和心里护理 □指导患者皮肤护理 □无 □有,原因: 1. 2. 重 点 医 嘱 □护理常规 主要 □完成护理记录 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 工作 □配合医生治疗 □静脉抽血 病情 □无 □有,原因: 变异 1. 记录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年 月 日 (第4~13天)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完成上级医生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症候判断 □治疗效果、预后评判 年 月 日 (第7~14天,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是否出院 □采集中医症候判断,调整方药 □加强中医特色疗法的评价和实施 □预后和出院评估 □强调健康宣教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静脉使用中药注射液 □外治法 □针灸疗法 □西医治疗 □抗组胺药 □原量 □减量 □糖皮质激素 □原量 □减量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结果 □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中医辨证 □配合医生治疗 □□生活和心里护理 □指导患者皮肤护理 □配合健康宣教 □无 □有,原因: 1. 2.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静脉使用中药注射液 □外治法 □针灸疗法 □西医治疗 □抗组胺药 □原量 □减量 □糖皮质激素 □原量 □减量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结果 □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中医辨证 □配合医生治疗 主要 □生活和心里护理 护理 □指导患者皮肤护理 工作 病情 □无 □有,原因: 变异 1. 记录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