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申论客观题第二讲 (讲义+笔记)

申论客观题第二讲 (讲义+笔记)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申论客观题第二讲(讲义)问题:根据“给定资料1”,对调研组的调研材料,从成绩、问题和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15分)要求:(1)准确、全面;(2)恰当提炼,条理清晰;(3)不超过350字。资料:N市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本地落地实施,组成调研组对本市制造业情况进行了调研。下面是调研所形成的材料。●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智能制造政策框架体系c,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c作稳步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和核心技术突破c初见成效,龙头企业智能化转型和区域集聚加快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c发展驶入“快车道”。可以说,在以智能制造为重心的方略下,智能经济之“核”初步形成。但仍面临问题和不足:智能制造的基础有待夯实w,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基础性关键环境要素的建设滞后于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其中,智能制造装备缺“核”少“芯”问题最为突出,核心控制技术依赖进口,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核心产业研发投入大部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这导致了我市智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示范引领有待加强、智能制造标准指数缺位、国际技术合作服务乏力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要推进强基工程,打通智能制造承载能力的‘卡口’。”调研组建议D,要瞄准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四基”短板,着力在新材料、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四基”工程化、产业化生产和应用上取得突破;要通过培育一批行业细分领域的“工匠型”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产品”向“精品”转变,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形成一批能够代表“N市智造”、引领国内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传统产业是我市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70%,是我市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更是智能制造推广应用的大市场。调研中发现,在w东南亚国家低成本吸引力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双面夹击下,我市传统产业渴望d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增强盈利能力的内生需求十分强烈。市委市政府也适时地把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列为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主要任务;建立了N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在全国率先成立智能制造协会。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也在不断涌现。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动力很强、基础扎实。w但数据显示:全市73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施智能化改造的比例不到30%,部1分中小企业尚未开展智能化改造。调研组认为,对于实施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的绝大多数企业主存在不懂、不敢、不愿三种态度,主体意识并不强。同时,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技术发展滞后、系统集成供给不足、人才和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有待加强等问题,也延缓了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步伐。推进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就要d引导创新协同,构建最大限度发挥大中小微企业、产学研用各方优势的协同创新创业共同体,集中攻克一批以软硬件一体化为主要特征、带动性强的智能装备,自主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系统集成、装备研制、软件开发与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等领域的智能装备骨干企业。要开展试点示范,在化工、汽车、纺织、家电、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中开展智能化改造示范应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工匠型”企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推动力,w而我市在这方面发展相对滞后,成了发展“瓶颈”之一。当前我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小、结构差等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制造企业普遍不能接受生产性服务外包这种模式,导致其发展迟缓;生产性服务业“重硬轻软”,重视工艺技术服务而轻视管理、市场、人才服务;缺乏本土的全国性生产性服务企业;服务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尚未建立。d要加快谋划新增关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如把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建成“N市定制制造和定制电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整合现有制造业服务平台,建设“N市生产服务业综合对接平台”等。要大力推进企业内生产性服务建设,积极鼓励制造业企业成立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培育企业研究院和工程技术中心。要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龙头企业,重点引进和培育引领性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全国性的制造工业设计服务商,建立生产性服务应用技术创新联盟。2申论客观题第二讲(笔记)【说在课前】1.本节课讲解申论客观题第二讲。2.答疑:为什么不写2003年确立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主要写“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因为有字数限制,写一个地方即可。问题:根据“给定资料1”,对调研组的调研材料,从成绩、问题和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15分)要求:(1)准确、全面;(2)恰当提炼,条理清晰;(3)不超过350字。【审题】1.本节课的题目稍微难一点,上节课的两道题材料信息点不多,本题要求从成绩、问题和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2.恰当提炼:可能需要概括,对词语拔高。本题材料信息很多,有同学感觉每句话都是重点,每句话都不想删除,这就需要提炼。字数不超过350字,材料有1000字,所以需要做总结概括和取舍。3.老师看过很多答案,有些地方不舍得删,就会发现后面没有字数写了。大家一定要准确把握材料的逻辑结构(梳理结构),透过材料的现象看到本质。4.本题答题结构很简单,从成绩、问题和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资料1:N市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本地落地实施,组成调研组对本市制造业情况进行了调研。下面是调研所形成的材料。资料1第一段:第一句话是套话。●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智能制造政策框架体系,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和核心技术突破初见成效,龙头企业智能化转型和区域集聚加快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可以说,在以智能制造为重心的方略下,智能经济之“核”初步形成。但仍面临问题和不足:智能制造的基础有待夯实,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基础性关键环境要素的建设滞后于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其中,智能制造装备缺“核”少“芯”问题最为突出,核心控制技术依赖进口,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核心产业研发投入大部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这导致了我市智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示范引领有待加强、智能制造标准指数缺位、国际技术合作服务乏力等诸多亟待解决的3难题。资料1第二段:1.“我市……体系”:这句话最重要的是“政策体系”,即有完备的政策体系/完备的政策体系/政策完备,最核心的词语是“政策”,后面信息点很多,所以一定要精准、高度概括。材料信息很多,作答字数很少,一定要写核心的内容。2.“智能制造……推进”:政策是理论上的,智能制造试点属于实践,可以先画下来。整个材料都在讲解智能制造,可以写在前面,整理为“在智能制造领域政策完善,开展工作试点”。出现一次“智能制造”即可。3.“智能制造……成效”:“创新平台”“核心技术”都很重要。4.“龙头企业……‘快车道’”:(1)这句话里有两个层次,政策体系是很大的词,试点是具体的;创新平台是比较大的词,核心技术是具体的;区域集聚是很大的词,龙头企业是具体的。在政策下搞试点,在平台下搞技术创新,在区域集聚下培育龙头企业。(2)作答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可以把政策完备、有创新平台、区域聚集写成一组;把推广试点、技术突破、培育龙头企业写在一起(一个大点加一个小点)。可以概括为“我市在智能制造领域有完备的政策,搭建创新平台,形成区域聚集;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核心技术有突破,孵化龙头企业”。(3)大家不一定和老师写作的逻辑层次完全一样,甚至可以写得更简洁点,如“成绩:1.政策体系、创新平台、区域聚集形成,核心技术、企业转型、智能装备突破”。5.“可以说……形成”:这句话是“虚”的,表明技术核心有突破,前面具体的成绩是重要的,这里是抽象的,建议大家写到前面的内容。“在以智能制造为重心的方略下”没有用,前文写到了“智能制造和核心”。6.“但……需求”:第一个问题是“基础差/弱”,后面都是具体信息,不写。7.“其中……阶段”:核心技术落后/缺核心技术,可以概括为“基础弱、核心缺、标准无”。8.“这导致……难题”:可以概括为“基础弱、核心缺、标准无”,这三个问题是有逻辑层次的。基础是指最根本的,并且没有核心竞争力和标准。在结构上也需要写全,作答申论要写全要点,“面”也要全,“全面”比“全点”更重要。9.字数够可以写“物联网云计算”,也可以写“核心技术依赖进口”,整体可以写为“基础弱,建设滞后;核心缺,依赖进口;标准无,缺少合作”。“要推进强基工程,打通智能制造承载能力的‘卡口’。”调研组建议,要瞄准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四基”短板,着力在新材料、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四基”工程化、产业化生产和应用上取得突破;要通过培育一批行业细分领域的“工匠型”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产品”向“精品”转变,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形成一批能够代表“N市智造”、引领国内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资料1第三段:41.“要推进……短板”:前文写了“基础弱”,此处对应“强基工程”,要推进强基工程,补齐“四基”短板。虽然“四基”短板后面是逗号,但是后面讲解的是“新”。2.“着力……标准”:在新材料、技术上有所突破,只要写到“新”即可,在基础上要有创新,培育新技术的新企业,还要制定标准,此处的三个对策和前面的三个问题相对应。3.对策:推进强基工程,补“四基”短板;加强创新,打造产品,培育工匠企业,创新精品;标准制定。4.答疑:产品升级也属于创新,培育工匠企业也是创新里面的一个内容,最重要的是“新”。●传统产业是我市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70%,是我市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更是智能制造推广应用的大市场。资料1第四段:传统产业比重大,可能不太好;但是市场也很大(中立的描述,不确定是否有分数),也属于好处,此处属于背景,后面还会有总结。调研中发现,在东南亚国家低成本吸引力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双面夹击下,我市传统产业渴望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增强盈利能力的内生需求十分强烈。市委市政府也适时地把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列为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主要任务;建立了N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在全国率先成立智能制造协会。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也在不断涌现。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动力很强、基础扎实。资料1第五段:1.“调研……强烈”:前面表明发展压力大,优势是“需求强”,这只是客观存在(不一定有分数),成绩属于做出来的东西,优势不一定是成绩,字数允许也可以写“需求强/市场大”。2.“市委……协会”:成绩是建立了研究院,成立了协会。前面的内容不一定要写,这里得分的可能性很大。3.“具有……扎实”:动力强、基础扎实也属于成绩。4.成绩:基础扎实,成立了研究院,在研究和历史基础两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有两个小成绩,如果仔细划分也可能是三个,即列了规划;搞研究,成立协会;基础扎实。前文已经写过“试点”,同类词语不一定要写两遍。5.答疑:此处要点最好写在成绩里,写到对策里也可以,总比没有写到要点强,分类只有是否恰当的问题,没有对错的问题。6.梳理:问题是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成绩是有规划;成立研究机构协会;历史成绩是动力强、基础牢。只要不超字数也可以写“项目有示范意义”。但数据显示:全市73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施智能化改造的比例不到30%,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开展智能化改造。调研组认为,对于实施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的绝大多数企业主存在不懂、不敢、不愿三种态度,主体意识并不强。同时,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技术发展滞后、系统集成供给不足、人才和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有待加强等问题,也延缓了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步伐。资料1第六段:1.“但数据……改造”:智能化程度低,前文写了“比较完备、核心技术初见成效”,成5绩是核心技术好,问题是核心技术不够好,不要和材料较劲,字数允许可以写两遍。大家写到的要点没有得到老师承认,不要一直强调,因为老师在带领大家梳理材料结构,所以不要纠结细节,只要不超字数都可以写,尽可能结构完善,2.“调研组……并不强”:“主体意识并不强”可以概括为主体意识弱,比如作答“我母亲”可以写为“我妈”,这样更省字数。3.“同时……步伐”:这句话很长,可以概括为“核心技术系统集成、人才、网络、基础设施差”。4.问题:智能化比例低;企业主体意识弱;核心技术系统集成,人才、网络、基础设施差”。推进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就要引导创新协同,构建最大限度发挥大中小微企业、产学研用各方优势的协同创新创业共同体,集中攻克一批以软硬件一体化为主要特征、带动性强的智能装备,自主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系统集成、装备研制、软件开发与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等领域的智能装备骨干企业。要开展试点示范,在化工、汽车、纺织、家电、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中开展智能化改造示范应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工匠型”企业。资料1第七段:1.“推进……共同体”:“协同创新”指大家一起创新。包括中小企业、产学研,可以概括提炼,引导协同创新,打造创新共同体,不管是中小企业,还是产学研,大家一起做,概括不了也可以写中小企业、产学研,只是字数多一点,打造共同体是与问题相关的,上一段中,很多企业都落后,应当合作,“协同、创新”一定要写到,后面写到“中小企业、产学研”也可以,概括一下更好,可以节省字数,创新不能单打独斗,要大家一起。2.“集中……骨干企业”:一是大家搞,协同创新不一定厉害,中小企业、产学研结合不一定厉害,人多不一定厉害,比如让一万个人写申论答案,不一定有老师一个人写得好,老师便与骨干企业类似,其他人便类似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需要骨干企业带动,这是第二个层次。(1)第一个层次:大家一起搞。(2)第二个层次:创新不能搞群众运动,培育骨干企业、自主创新。(3)今天老师接到了北京市朝阳区发改委的通知,提出要将粉笔作为骨干企业、把老师作为企业家的重点人才扶持,要给老师解决户口、孩子上学问题。3.“要开展……企业”:培育一批工匠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行业可以放在第三个层次。获得了三个对策。(1)一是协同创新。(2)二是培育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3)三是在重点行业开展示范。(4)三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第一,协同创新类似小的群众运动,第二,是重点突破,第三,不仅要抓企业,还要抓行业,行业比企业更大。这是材料的逻辑。(5)看透材料逻辑结构,面会写得更全,细节的点全,假设有三个面,每个面有2个6点,共有6个点,有的同学只看到2个面,其中一个面写了10个点,就只能得到两个面的分,损失一个面的分数,结构一定要写完整,这比要点全更重要。4.一是自己做题,二是听课,一定要实践,之后会在热点预测课中专门分析政策的结构,每个结构大概3-5条,梳理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结构,看多结构后分析便容易了。生产性服务业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推动力,而我市在这方面发展相对滞后,成了发展“瓶颈”之一。当前我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小、结构差等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制造企业普遍不能接受生产性服务外包这种模式,导致其发展迟缓;生产性服务业“重硬轻软”,重视工艺技术服务而轻视管理、市场、人才服务;缺乏本土的全国性生产性服务企业;服务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尚未建立。资料1第八段:1.“生产性服务业……之一”:以前搞生产分为两种,包括生产、销售,有一种服务业专门为制造企业服务,不是为某个人服务,以往的服务业如送快递、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专门做B2B,即专门为企业提供服务,尤其是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阿里巴巴便是典型的消费型服务业,为商家提供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不生产产品,提供核心技术,其他企业购买服务之后可以搞生产,它存在一些问题。(1)发展滞后。(2)服务规模小、结构差,有顿号的地方是材料的核心。(3)生产性服务不能外包。2.“当前……人才服务”:两个问题。(1)“制造企业……迟缓”:制造企业不接受外包模式,喜欢自己做,这是不好的。(2)“生产性服务业‘重硬轻软’……人才服务”:企业不愿意将技术研发交给别人,喜欢自己做;做技术研发、B2B的企业只想做好技术,为企业开发完系统(如OA系统)后便不管了,没有后期维护,企业想做一些修改很困难,生产性服务业不注重维护,bug很多,增加功能便需要加钱,粉笔便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硬件的课程、软件的服务都做得比较好。(3)上述两个问题讲的是一件事,可以概括起来。“不能接受、重视”可以表述为“观念问题”,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企业观念都落后。一个不要对方,另一个一个不服务对方,最后做不成生意。规模结构是总体问题,具体问题是观念上的,观念落后、保守,现在的企业要专业化,让别人去做他擅长的事情,让他赚一份钱,同时减轻自身负担、提高效率;生产性服务业也是如此,不能因为技术好就“牛逼”,不要以为技术好就行,技术、服务要并重。3.“缺乏……建立”:(1)“缺乏……企业”:“缺乏”指数量少,服务资源不足,直接抄“缺乏生产性服务企业”或“生产性服务企业少”。(2)“服务资源……未建立”:缺乏资源共享机制。4.梳理:三大问题:(1)规模小、结构差。7(2)观念落后,企业总是觉得自己厉害。(3)服务资源不足,未建立共享机制。要加快谋划新增关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如把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建成“N市定制制造和定制电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整合现有制造业服务平台,建设“N市生产服务业综合对接平台”等。要大力推进企业内生产性服务建设,积极鼓励制造业企业成立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培育企业研究院和工程技术中心。要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龙头企业,重点引进和培育引领性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全国性的制造工业设计服务商,建立生产性服务应用技术创新联盟。资料1第九段:1.“要加快……等”:搭建平台后,可以在平台上整合资源,资源不足,以前出门总是打不到车,滴滴、快车等企业搭建平台之后,可以整合资源,对应前文没有整合、共享资源,第一件事是要搭建平台、资源。2.“要大力……中心”:平台靠不住时要依靠自己,鼓励企业成立公司或研发中心,自己来做,一靠外部,二靠内部。3.“要大力……联盟”:成立龙头企业,培育全国性的服务商,打造创新联盟,全面、有重点地整合资源,共享资源,成立联盟。例子不能全写,要概括、选择。解决问题方法,一靠平台,二靠企业自身成立机构解决,三靠龙头企业、联盟解决。【梳理】1.成绩:四个领域最好都写到,或前2条、后2条各自合并写成2点。(1)大的方面:政策好,平台完善,形成区域聚集,大家发展得都比较好。(2)具体方面:核心技术有突破,一些核心企业做得不错,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某些行业也有突破。前面两条是第一段中提及的。(3)基础好,有工业基础,动力足,市场大。本条是否要写是有争议的,尽量写到。(4)成立研究院搞研究,成立协会。2.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每个领域有不同的问题。(1)基础差。(2)缺乏核心技术,关键要素、环节滞后,依赖进口,如中兴被别人捏住命脉,是不可行的。(3)标准缺乏,缺少合作。3.第二个方面的问题:(1)智能制造领域,传统产业智能化程度低,粉笔是公考行业中的新兴企业,智能化程度高。(2)企业主体意识差。(3)技术弱,系统弱,人才弱,基础设施弱,产业智能化程度低,导致总体差。4.第三个方面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1)规模小,结构差。8(2)观念落后、保守、不开放,这里的“保守”是贬义词。比如我是一个特别保守、传统的人。(3)资源不足,没有全国性的服务平台,不共享资源。5.三个大问题下面各有三个小问题,9个问题,每个问题有2个点,共有18个点。6.建议部分前面梳理过,此处不赘述。【答案一】成绩:一是以智能制造为重心的智能经济之“核”初步形成。二是建立了N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在全国率先成立智能制造协会。问题:一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薄弱,基础性关键环境要素的建设滞后,缺乏核心控制技术。二是实施智能化改造的企业比例低,传统产业多数企业主主体意识不强,核心技术发展滞后、系统集成供给不足、人才和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薄弱。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建议:一是推进强基工程,补齐“四基”短板,培育“工匠型”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订。二是引导创新协同,自主培育扶持智能装备骨干企业,开展试点示范。三是加快谋划新增关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推进企业内生产性服务建设,培育龙头企业。【答案一讲解】1.成绩:(1)“一是以智能制造为重心的智能经济之‘核’初步形成”:政策、平台没有写,缺少很多点,企业核心技术还可以,也没有写。站在领导的角度,这句话意思不明,什么都没说,不会扣分,但没有内容。(2)“二是建立了N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在全国率先成立智能制造协会”:这句话写得可以,写到了研究院、协会,确实是成绩。2.问题:(1)“一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薄弱,基础性关键环境要素的建设滞后,缺乏核心控制技术”:标准、缺乏国际合作这两个点没有写到。(2)“二是实施智能……设施支撑薄弱”:完全照抄材料,字数很多,写得很全,没有问题。(3)“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没有写到如何滞后,包括规模小、结构差、观念落后、资源不足、缺少平台,很多答案都是如此,第二组问题,材料有很强的概括性,故而都有抄到;材料概括性不足时,第一条便漏掉了2点,第三条便漏掉了很多点。3.建议:对策写得较全。4.成绩、问题写得不够全面,若本题总分15分,可以拿到70%左右的分数。5.小题的答案把握两点,一是全面性强,二是有逻辑层次,条理清晰。语言表达通常不会有较多问题。【参考答案】9一、成绩:1.政策体系、创新平台、区域集聚初步形成;核心技术、企业转型、智能装备有突破;2.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动力足,基础扎实,制定发展规划,成立研究机构、协会。二、问题:1、基础弱,关键要素滞后;核心技术不足,依赖进口;标准缺位,国际合作乏力;2.传统企业智能化比例低,主体意识弱,核心技术、系统集成、人才网络薄弱;3.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小、结构差、观念落后,资源不足,缺乏共享机制。三、建议:1.推进强基工程,补齐四基短板;培育工匠型企业,加强创新,打造精品;参与行业制定标准;2.引导创新协同,打造创新共同体;自主培育扶持智能装备骨干企业;开展试点示范;3.搭建生产性服务平台,整合资源,鼓励企业成立研究技术公司,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创新联盟。【参考答案讲解】1.成绩:“初步形成”“有突破”用词严谨,材料便是这样说的,没有完全形成。2.问题。3.建议。4.答案共310字,没有超字数。尽量写全,结构尽量清晰,答案一定要方便阅卷人阅卷,不要将长句子揉成一团,平时训练时,慢工出细活,不要太着急,宁愿在客观题上多花点时间,写得准确些一定可以多得分。5.会单独给江苏讲一组真题,考江苏的同学可以购买。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