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焊接
1.1热轧钢筋的对接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钢筋与钢板的T型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应用于柱、墙、烟囱等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不宜用于梁、板等构件中水平钢筋的连接。
1.2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的有关规定。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的规定。
1.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1.4焊工必须持有效的焊工考试合格证持证上岗,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 1.5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与电极接触的钢筋外表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假设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1.6进行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或埋弧压力焊时,应随时观察电源电压的波动情况。对于电阻点焊或闪光对焊,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当大于或等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对于电渣压力焊或埋弧压力焊,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时不宜进行焊接。 1.7焊机应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正常使用。 1.8冷拉钢筋的闪光焊或电弧焊,应在冷拉前进行。 1.9闪光对焊操作要点
合理选择焊接参数: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变压器级次、一、二次烧化留量和预热时间参数等,应根据不同工艺合理选择。
夹紧钢筋,均匀加热,保证钢筋端面凸出部分相接触,焊缝和钢筋轴线相垂直,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烧化过程应稳、强烈,防止焊缝金属氧化,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外表,对于HPB235、HPB335、HPB400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于Ⅳ级钢筋,不得有烧伤。
顶锻应在有足够大的压力下快速完成,保证焊口闭合良好和使接头处产生适当的镦粗变形。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接头焊完后,待冷却后方能移动,防止堆放时弯折,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
2.0电弧焊操作要点
电弧焊有四种形式: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帮条焊。 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焊接带有钢板或帮条的接头,引弧在钢板或帮条上进行,搭接钢筋引弧在一端开始,收弧在端头上,不得随意引弧,防止烧伤主筋。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焊条型号、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焊缝外表应平整,弧坑应填满,不应有较大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应在裂缝。
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5118〕的规定,其型号应根据设计确定;假设设计无规定时,可按表5.1.10选用。
钢筋电弧焊焊条型号 表5.1.10
注:窄间隙焊不适用于余热Ⅲ级钢筋。 电弧焊接头型式 钢筋级别 坡口焊 熔槽帮条焊 预埋件穿孔塞焊 E4303 E5003 E5503 帮条焊 搭接焊 E4303 E4303 E5003 窄间隙焊 钢筋与钢板搭接焊 预埋件T形角焊 E4303 E4303 _ HPB235 HRB335 HRB400 E4316 E4315 E5016 E5015 E6016 E6015
搭接焊的预弯和搭接,应保证两根钢筋在同一直线上,焊缝长度不小于搭接长度。
帮条焊的两根主筋之间应留2-5mm的间隙。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0.1d或3mm,接头弯折不得超过 4°,帮条焊的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偏移不得超过0.5d。
坡口焊的钢筋坡面应加工平顺,切口不应在裂缝、缺棱和钝边;钢筋根部最大间隙不宜超过10mm;加强焊缝的宽度应超过V形坡口边缘2-3mm,高度为2-3mm。为防止接头过热,可采用几个接头轮流施焊。
熔槽帮条焊的两根钢筋端头应加工平整,端面间隙为10-16mm,焊接时电流宜稍大,从焊缝根部引弧连续施焊,形成熔池,保证钢筋端部熔和良好。焊平后进行加强焊缝焊接,其高度为2-3mm。焊接过程中要及时清渣。
采用钢筋电弧焊时,应考虑到因焊接引起的结构变形,可采取选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分层轮流施焊或对称施焊等措施。 2.1电渣压力焊操作要点
按工艺流程操作,〔见下面流程图〕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见表5.1.11〕施焊。
检查钢筋接头质量烧烤焊剂检查焊接设备及夹具固定焊接夹具药盒接通电源引弧稳 弧加压顶锻保温收集剩余焊药拆除夹具敲掉溶渣检查焊头质量
钢筋电渣压力焊流程
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 表5.1.11
钢筋直径 〔mm〕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焊接电流〔A〕 200-220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400 400-450 500-550 600-650 700-750 850-900 焊接电压〔V〕 电弧过程U1 电渣过程U2 焊接通电时间〔s〕 电弧过程t1 12 14 15 17 18 21 24 27 30 33 电渣过程t2 3 4 5 5 6 6 6 7 8 9 40-45 22-27 根据施焊钢筋直径选择具有足够容量的焊接变压器,配备电源开关和电源线。施焊钢筋端部如有锈班、水泥、油污等附着物必须清理干净,端部的弯折、扭曲部位应矫直或切除。
施焊前检查电源及控制电路是否正常,如电源的电压降大于5%,不宜进行焊接。
钢筋安装应上下同心,竖肋对齐,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引弧过程力求可靠,引弧后,应控制焊接电压值为40-50V,进入全部电弧过程,使其到达全部焊接时间的四分之三;随着电弧过程的完成,稍快送上钢筋,保持焊接电压值在22-27V,转变为电渣过程的延时,使其为全部焊接时间的四分之一;顶压钢筋时,压力应适当,保持压力,数秒钟后方可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
在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注意工作电压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工作压力稳定在参数内;在施焊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扶正钢筋上端,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接头焊接完毕应停歇至少30s后,方可卸下焊接夹具,清除熔渣。
接头周围焊包应均匀,突出部分最少高出钢筋外表4mm;电极与钢筋接触处,无明显的烧伤缺陷。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应不超过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4°。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强措施。 2.2埋弧压力焊操作要点
进行埋弧压力焊时,当接通电源引弧后,根据钢筋直径大小,延续一定时间进行溶化,待钢筋端部和钢板熔化后,应及时迅速顶压。
施焊中随时清除电极钳口的铁锈和污物,及时修正电极槽口的形状,以确保焊接质量。
焊接外观质量应到达:焊包均匀,钢板无焊穿、凹陷现象;钢筋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钢筋相对钢板的直角偏差不大于4°;钢筋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
2.3焊接网和焊接骨架的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按以下规定进行焊接:
焊接骨架的所有钢筋相交点必须焊接。
当焊接网片只在一个方向受力时,受力主筋与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当焊接网两个方向受力时,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的相交点可间隔焊接。
钢筋机械连接
2.1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见表5.2.1: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 表5.2.1 适用范围 机械连接方法 钢筋级别 HRB335 HRB400 钢筋直径〔mm〕 16-40 标准名称 《钢筋镦粗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JG/T 3057-1999〕 《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Q/JY 16-2001〕 钢筋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 连接 直接滚压 挤肋滚压 剥肋滚压 HRB335 HRB400 16-40
2.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应用与验收应符合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和各种机械连接接头技术规程的规定。
2.3钢筋接头应根据静力单向拉伸性能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为以下三个性能等级。
A级:接头抗拉强度到达超过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B级:接头抗拉强度到达或超过母材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35倍,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C级:接头仅承受压力。
2.4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性能等级选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采用A级接头。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受力小或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B级接头。 非抗震设防和不承受动力荷载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只承受压力的部位,可采用C级接头。
2.5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其接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
当无专门要求时,对连接HRB335级钢筋的接头,其疲劳性能应能经受应力幅为100N/mm2,上限应力为180 N/mm2的200万次循环加载。对于HRB400级钢筋的接头,其疲劳性能应能经受应力幅为100 N/mm2,上限应力为190K N/mm2的200万次的循环加载。
2.6钢筋机械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倍。
2.7当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接头部位的温度低于-10℃时,应进行专门试验。 钢筋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中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宜超过50%。
在受拉区的钢筋受力小的部位,A级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接头宜避开在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应采用A级,且接头百分率不应超过50%。
受压区和装配式构件中钢筋受力较小部位,A级和 B级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2.7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对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3根接头试件的抗 拉强度均应满足A级、B级、C级的接头性能的强度要求;对于A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尚应大于等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计算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面积。 2.8钢筋镦粗直螺纹套筒现场连接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连接钢筋可自由转动的,先将套筒预先部分或全部拧入一个被连接钢筋的螺纹内,而后转动连接钢筋或反拧套筒到预定位置,最后用板手转动连接钢筋,使其相互对顶锁定连接套筒。
对于钢筋完全不能转动,如弯折钢筋或还要调整钢筋内力的场合,如施工缝、后浇带,可将锁定螺母和连接套筒预先拧入加长的螺纹内,再反拧入另一根钢筋的端头螺纹上,最后锁定连接套筒;或配套应用带有正反螺纹的套筒,以便从一个方向上能松开或拧紧两根钢筋。
直螺纹钢筋连接时,应采用扭力板手按下表规定力矩值把钢筋接头拧紧。 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 表5.2.11 钢筋直径〔mm〕 拧紧力矩〔N·m〕 16-18 100 20-22 200 25 250 28 280 32 320 36-40 350
2.9钢筋滚压直螺纹现场连接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
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筒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带连接套筒的位置应固定牢靠,连接套筒的外露端应有保护盖。
滚压直螺纹接头应使用扭力板手或管钳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接头拧紧力矩参照表5.2.11的规定。扭力板手的精度为±5%。 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做标记,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2P〔P为螺矩〕。
根据待接钢筋所在部位及转动难易情况,选用不同的套筒类型,采用不同的安装方法〔标准型接头安装、正反丝扣型接头安装、变径型接头安装和可调型接
头安装〕。
钢筋接头设置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1〔l 1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图5.3.3〕。
图5.3.3 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区段及接头面积百分率
注:图中所示搭接接着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钢筋为两根,当各钢筋直径相同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轧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第5.3.5条的要求。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轧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5.3.5的规定。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表5.3.5
钢 筋 类 型 光圆钢筋 带肋钢筋 HPB235级 HRB335级 HRB400级、RRB400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45d 55d - C20-C25 35d 45d 55d C30-C35 30d 35d 40d ≥C40 25d 30d 35d 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表5.3.5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表5.3.5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当符合以下条件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以上两条确定后,按以下规定进行修正:
当带肋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取用。
当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系数乘以系数1.1取用。
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7取用。
当带肋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8取用。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采用;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采用。
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上述第一至二条的规定确定相应
数值后,乘以系数0.7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