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集体备课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集体备课全册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组课文,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 妈妈有办法》、三篇课文,《语文园地一》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快乐读 书吧组成。自始至终贯穿了爱科学,学习科学知识的单元主题,运用浅显的儿童话 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介绍了动物、自然想象、植物等方面的知识。每篇课 文都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小蝌蚪找妈妈》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 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 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 方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 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植物妈妈有办法》全文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 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首儿歌诗篇幅 虽然短小,但却具有丰富的知识性。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塘、脑”等43个生字和4个多音字。会写“两、就”等28个生字。积

累课后词语和短语,会用加点词语说句子。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小蝌蚪找妈妈》,背诵《植物妈妈

有办法》。 3、 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

观察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4、 《口语交际》敢于表达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它有趣的地方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积累课后词语和短语,会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 2、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书写生字和词语。 2、 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

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认字写字:

交流认字方法及识字途径:学习利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字,初步了解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课文学习:以读为本,图文结合,感悟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1、《小蝌蚪找妈妈》 2课时 2、《我是什么》 2课时 3、《植物妈妈有办法》 2课时 4、语文园地一 2课时

5、口语交际 2课时(机动一节)

第二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为识字单元,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四课 内容以及语文园地二、我爱阅读三部分组成。四课内容分别从多样生活的不同角度, 为孩子创设识字情境。字从生活中来,字在生活中使用。因此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将 生字的识记和孩子的日常生活相连接,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结合已掌握的识字方 法加强对汉字的识记与理解。还可以通过听、说、仿、演的形式让孩子更加关注生活, 提高识字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读生字57个,会写的生字39个,理解多音字“了、场”2个。积累词语。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本单元所有的课文。 3、 试着结合书中图片,对各种树木、动物以及简单的农事活动有基本的了解。 4、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形成保护树木、爱护动物、爱惜粮食 等情感态度。 5、 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有能力进行独立识字,并且继续保持良好的识字、写字 习惯,尝试理解汉字的含义,品味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艺术性,感悟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1、 要求会写的生字39个。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形成保护树木、爱护动物、爱惜粮食等情感态度。

3、 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有能力进行独立识字,并且继续保持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尝试理解汉字的含义,品味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艺术性,感悟汉字的魅力。 教学难点:

1、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形成保护树木、爱护动物、爱惜粮食等情感态度。

2、 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有能力进行独立识字,并且继续保持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尝试理解汉字的含义,品味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艺术性,感悟汉字的魅力。 教学方法:

识字写字:1、情境创设法 2、游戏激趣法 3、质疑解释法 4、生活中识字

5、自主合作探究法 6、结合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尝试理解汉字的含义。 7、学习独立识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8、形成并坚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朗读、背诵:1、配合多媒体教学,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从而让学生感受生活的

美好,大自然的和谐。

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有助于审美教育。 课时安排:

《场景歌》 2课时(含机动1节) 《树之歌》 2课时(含机动1节) 《拍手歌》 2课时(含机动1节) 《田家四季歌》 2课时(含机动1节) 语文园地二 2课时 + 机动课2节

第三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由《曹冲称象》、《红马的故事》、《一封信》、《妈妈睡了》这四篇课 文,口语交际——做手工,以及语文园地组成。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 写的。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情景的创设,走进故事的生活。让孩子在读故事的 时候感同身受。使学生读故事时,感悟课文的内容,从而进行熏陶和感染。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曹、称”等60个认读的生字。会写“柱、底”等35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曹冲称象》用“才”和“到底”说句子。《红马的故事》 读一读记一记词语。《妈妈睡了》照样子说一说:明亮的眼睛。《语文园地三》积累动 宾词组,积累同音字“园、圆”,运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4、 采用借助插图,给课文内容排序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5、 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按一定顺序说清楚一件手工作品,写清楚 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样子?好玩在哪里? 6、 通过读、悟,了解一些良好的品质,愿意做一个会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 识字认字仍然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 采用借助插图,给课文内容排序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 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良好的品质,引发学生对好品质的向往,产生习得良好品质的愿望。 教学难点:

1、 采用借助插图,给课文内容排序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 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良好的品质,引发学生对好品质的向往,产生习得良好品质的愿望。 教学方法:

识字写字:1、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发现构字规律。 2、多种方法识字,快乐识字。“编字谜,编儿歌,编故事”等。 课文教学:

1、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多种形式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朗读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心情。 3、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图文并茂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关注课后习题学习课文。 课时安排:

《曹冲称象》 2课时 《红马的故事》 2课时 《一封信》 2课时 《妈妈睡了》 2课时 语文园地三 2课时 口语交际 2课时

第四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是由《古诗两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这四篇课文和“语文园 地四”组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 鹳雀楼》融情于 景,寓理于事。全诗仅 20 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 了 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黄山奇石》课文通过 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以 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日月潭的 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宝岛台湾,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葡萄沟》形象生动的说明 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楼、依”等66个生字,会写“照、护”等36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背诵古诗。朗读课文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多 音字) 3、 感受古诗描绘的美好情景,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壮美景色,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 读懂课文,培养学生想通过观察、查询或查阅资料,了解祖国和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 和丰富的物产。感受祖国风景的美丽,学会用优美的词句夸祖国夸家乡。 5、 学写留言条。 教学重点、难点。

1、 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写字。分散在课文中识字。

2、 感受古诗描绘的美好情景,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感受古诗所描绘的壮美景色,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读懂课文,培养学生想通过观察、查询或查阅资料,了解祖国和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感受祖国风景的美丽,学会用优美的词句夸祖国夸家乡。 教学方法:

识字写字:复习巩固中识字,分散在课文中识字。

课文朗读:流利朗读并有一定语气。读书三个层次: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 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黄山奇石》 2课时 《日月潭》 2课时 《葡萄沟》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2课时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这三篇课和口语交际商 量、语文园地五组成。自始至终贯穿了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听从他人正确的 劝告,能明理是非的单元主题。选编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 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 浅、眼界狭窄,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童话故事寒号鸟让学生懂得勤奋的重要性, 要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生活,要肯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寓言故事我要 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教学 时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插图激发他们读故事,引导他们读懂故事的热情,从 而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去编故事,让周围 的生活和故事联系起来。 单元教学目标: 1、 识字写字。

(1)多种方法认识47个生字,会写会认24个生字,继续学习合体字的书写规律。 (2)通过形声字的规律能够区分同音字,了解汉字意思,掌握多音字“号”等字的不同读音。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 阅读积累。

(1)指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自主识字,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词汇,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应用于自己的实践,激发学生读更多故事的兴趣。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好和感叹号,了解反问句的作用,能够与陈述句相互转换,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标点符号读懂句子的不同语气,背诵语文园地中的江雪。 (3)指导学生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的故事。

(4)让学生在综合训练中能主动与别人交流,看图写句子使其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识字写字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2、 能够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是难点。 教学方法: 识字写字:复习巩固中识字,分散在课文中识字。

课文朗读:流利朗读并有一定语气。读书三个层次: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 课时安排: 《坐井观天》 《寒号鸟》 《我要的是葫芦》 语文园地五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语文第六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是由《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语文园地六这三篇 课文和“语文园地六”组成。围绕“人物”这个主题, 《大禹治水》是一篇古 代 神话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吸取鲧的教训,历尽 千辛万苦, 三过家门 而不入, 终于带领人们治服了洪水的故事, 表现了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无 私奉献的精神。 《朱德的 扁担》讲述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赞扬 了朱德 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表现了战士们 对朱德同志 的敬爱之情。 《难忘的泼水节》 这篇课文写的是 1961 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 欢天喜地过泼水节的故事, 表现了周 总理的平易近人和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 体 现了总理和傣族人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曹、称”等60个认读的生字。会写“柱、底”等35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曹冲称象》用“才”和“到底”说句子。《红马的故事》读一读记一记词语。《妈妈睡了》照样子说一说:明亮的眼睛。《语文园地三》积累动宾词组,积累同音字“园、圆”,运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1、 采用借助插图,给课文内容排序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 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按一定顺序说清楚一件手工作品,写清楚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样子?好玩在哪里?

3、 通过读、悟,了解一些良好的品质,愿意做一个会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把课文读出语气。 教学方法:随文识字。

识字写字:复习巩固中识字,分散在课文中识字。

课文朗读:流利朗读并有一定语气。读书三个层次: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 课时安排:

《大禹治水》 2课时 《朱德的扁担》 2课时 《难忘的泼水节》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2课时

语文第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是由《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这三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七”组成。围绕“观察”这个主题, 《夜宿山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 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敕 勒歌》是北朝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 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通过不 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表现了作 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心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 《风》这篇课 文描写了风像个小孩子似的调皮捣蛋,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小 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 《雪孩子》通过对雪孩子在危机时刻用 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白兔,却化成了雪水的故事,赞扬了雪孩 子舍身救小白兔的事迹和舍己救人的精神。 单元教学目标: 1.初读古诗,读出韵律和节奏。

2.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都看到了什么?(高楼,星星,李白站在楼上,山,树……) 3.读诗句,想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大致意思。

4.老师可从旁帮助改进、完善(渗透和提示古诗方法,为中年级做准备) 5.简单体会诗句情感,指导吟诵。

6.重点语文要素: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7. 能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艰辛以及其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重点是了解诗句大意,想象画面,反复吟诵。 识字写字:复习巩固中识字,分散在课文中识字。

课文朗读:流利朗读并有一定语气。读书三个层次: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 课时安排: 《古诗二首》 2课时

《雾在哪里》 2课时 《雪孩子》 2课时 语文园地七 2课时

语文第八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是由《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这四篇课文 和“语文园地八”组成。围绕“狐狸”这个主题,《狐假虎威》讲的是一 只狐狸借助 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的故事, 启示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 象蒙蔽双眼。《狐狸分奶酪》 是匈牙利民间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因 无法平 均分配而发生争吵,结果整块奶酪被前来“帮忙”分的狐狸吃 了个精光的故 事,塑造了狐狸狡猾、贪吃的形象。 《狐狸养鸡》 讲述了狡猾的狐狸在养鸡的过程 中,和小鸡日夜相处,慢慢变 得善良了,让孩子们抓住狐狸矛盾心理,体会狐狸善 良的一面。 单元教学目标: 1、抓人物行动和心情变化的语句感受小熊和小松鼠的友谊。 2、了解长久的友谊需要维护。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理解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5、理解狐假虎威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语文要素: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识字写字:复习巩固中识字,分散在课文中识字。

课文朗读:流利朗读并有一定语气。读书三个层次: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 课时安排:

《狐假虎威》 2课时 《狐狸分奶酪》 2课时 《纸船和风筝》 2课时 语文园地八 2课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