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八中2016届高三第5次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命题: 审题:高三理科综合组 考试时间:2015年12月18日
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Cl-35.5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 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 都是人体细胞中的化合物 C. 都含 C、H、O、N 这4 种元素 D. 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 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D. 将洋葱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3.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 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 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4.关于等位基因B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种类的基因 B. 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 基因B和b不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5.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 B.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 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6.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 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 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 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7.金属材料的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下列金属中用电解方法进行冶炼的是:
A.铝 B.铜 C.银 D.铁
8.下列物质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用途
9.下列反应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A.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 B. 将NH3通入AgNO3溶液中 C. 将Cl2通入AgNO3溶液中 D. 将NO2通入Ca(OH)2溶液中
10.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K、Fe、Cl、NO3 B.在强酸溶液中:Na、ClO、Cl、Ba
C.在含有大量Fe的溶液中:NH4、Cl、Na、SCN D.由水电离的c(H)= 10
+
-13
3+
+
-+
-+
--2+
+
2+
--
A 液氨 制冷剂 B 碳酸钙 抗酸药 C 氯化钠 防腐剂 D 浓盐酸 刻蚀玻璃 mol·L的溶液中:Na、Cl、K、SO4
-1+-+2-
11.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从含I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再用酒精萃取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有还原性: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 D.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SO4: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适量盐酸
12.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A.生活中可用铝制的水壶烧水
B.镀锌铁制品破损后,镀层仍能保护铁制品 C.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铁,用电解法冶炼钠
D.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中的Ag、Au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
13.下列对三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OH 的是: ...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B.阿司匹林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有机物 C.麻黄碱的分子式是C10H15NO,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D.青霉素氨基酸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下图是研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装置,这四个实验共同具有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OH CH3 —CH—CH—NH—CH3
CH3
CH3—C—CH—COOH
SH NH2
2+
2-2--
阿司匹林 麻黄碱 青霉素氨基酸
A.控制变量法 B.比较法 C.猜想法 D.放大法
15.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落回地面时,其速度大小为
3v0,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空气阻力的大小等于: 4v0 A.
37mg B.mg 252537mg D.mg 1616C.
16.理论分析表明,任何天体的第二宇宙速度是其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有些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强大的引力把其中的物质紧紧地压在一起,导致它的质量非常大,半径又非常小,以致于任何物质或辐射进入其中都不能逃逸,甚至光也不能逃逸,这种天体被称为黑洞,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太阳的半径为R,太阳的第二宇宙速度等于
c500,假设太阳在若干年后收缩成半径为r的黑洞,且认为太阳的质量
不变,则
R应大于: r5
8
A.2.5×10 B.2.5×10
C.5×10 D.5×10
58
17.已知真空中电荷量为q的静止点电荷,当选取离点电荷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时,离点电荷距离为r处的电势为φ=kq/r(k为静电力常量)。如图所示,两电荷量为+Q和-q的异种点电荷相距为d,现将一电子(电荷量为-e)从两电荷连线上的A点沿以负电荷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迹ABC运动到C点,在电子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系统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是(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 A.增加了
2keqR
d2R2+Q
A d B -q
R
2keqR B.减少了2
dR2C B
C.增加了
2keQR 22dR2keQR 22dR D.减少了
18.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1作用下,做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向上的恒力F2,物体做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且F1与F2功率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2= F1,v1> v2 B.F2= F1,v1< v2 C.F2< F1,v1< v2 D.F2> F1,v1> v2
19.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套在两光滑的水平直杆上,两球通过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相连,现在将A球以速度v向左匀速移动,某时刻连接两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B球的速度为vsinα/cosβ B.此时B球的速度为vcosα/cosβ
C.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匀速运动 D.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加速运动
20.如图所示,A、B、C、D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正四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闭图形),所有棱长都为a,现在A、B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个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两点的场强相同 B.C点的场强大小为
C v
kq 2aC.C、D两点的电势不可能相等 D.C、D两点的场强不可能相同
A
B
D
21.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框架以竖直的直径为转轴匀速转动,在框架上套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小球A、B到竖直转轴的距离相等,它们与圆形框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ω A 法正确的是:
B
A.小球A的合力小于小球B的合力 B.小球A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C.小球B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增大圆形框架的角速度,小球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增大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6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第1个计数点O点,然后每隔4个点选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现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SA=16.6mm、SB=126.5mm、SD=624.5mm,由以上信息可以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C= m/s;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用SA、SB、SD和f表示)。
23.(9分)某同学为了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弹簧长度改变量x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离水平地面高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右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接触(不连接),若将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到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并留下痕迹,重力加速度为g。
L
M
木板
M
y
h S O
甲
P
乙 N
N
(1)若测得某次压缩弹簧(改变量x未知)由静止释放后小球落点的痕迹P到O点的水平距离为s,则释放小球前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P= ;
(2)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x进行多次实验,并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一系列数据:
弹簧压缩量x/cm 小球飞行水平距离20.01 s/cm
结合(1)问中所得EP的表达式和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其表达式应为EP= ;
(3)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改变:
(I)在一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将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M;
(II)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距离后固定,将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x0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N;
(III)用刻度尺测量得白纸上M点到N点的竖直距离为y,桌子右边缘与木板的水平距离为L,则步骤(II)中弹簧的压缩量x0= 。
24.(13分)如图所示,一轻绳悬挂着粗细均匀且足够长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为h,上端套着一个细环,环和棒的质量均为m,设环和棒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满足最大静摩擦力f=kmg(k为大于1的常数,g为重力加速度),某时刻突然断开轻绳,环和棒一起自由下落,棒每次与地面碰撞时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棒始终保持竖直直立状态,不计空气阻力,求:
30.00 40.01 49.98 60.01 69.99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1)棒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弹起上升的过程中,环的加速度大小a; (2)从断开轻绳到棒与地面第二次碰撞的瞬间,棒运动的路程S; (3)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的过程中,环相对于棒滑动的距离L。
25.(19分)如图所示,在Oxy坐标平面内有一矩形区域ABCD,AD边在x轴上,ABCD区域恰能均分成边长为L的三个正方形区域Ⅰ、Ⅱ、Ⅲ,区域Ⅰ、Ⅲ内存在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如图所示,区域Ⅱ内无电场,(不计电子所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1)在AB边的中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求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到D点的距离d; (2)在I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恰从D点离开ABCD区域,求释放位置的纵坐标y与横坐标x之间的关系;
(3)若将左侧电场Ⅲ整体水平向右移动L/n(n≥1)的距离(C、D点不随电场移动),仍在I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也恰从D点离开ABCD区域,释放位置的纵坐标y与横坐标x之间的关系。
C
D L L O L L Ⅲ Ⅱ Ⅰ E E y B h 棒 环 A x
26.(15分)短周期元素A、B、C、D、E ,A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D同主族,D、E同周期,C、E同主族且E的原子序数为C的原子序数的2倍,B为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 (1)E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分别由A、C、D、E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可相互反应得到气体,写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X,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与C、D两种元素的单质均可反应,写出X与C单质在红热的铜丝存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B的最高价氧化物与等物质的量的Y溶液反应后,溶液显 (“酸”、“碱”或“中”)性,原因是: ;
(5)A的气体单质和C的气体单质可发生反应,在“神舟六号”飞船上使用了根据这反应设计的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负极反应为 ,使用这种电池的优点为 。
27.(14分)中国沿海某城市采用反渗透法将海水淡化,得到淡水供市民使用,剩余母液继续加工获得其他产品。母液中主要含有Cl、Na、K、Mg、Ca、SO4、Br等离子。某实验小组同学模拟工业生产流程,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实验室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 ; (2)海水淡化的方法还有 (写出一种);
海水母液苦卤II溶液A热空气吹出–
+
+
2+
2+
2-–
粗盐精盐ICl2Br2溶液BCaCl2III固体C固体E溶液D石灰乳MgIV V溶液F
(3)I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工业生产叫做氯碱工业,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Cl2和Br2均为双原子分子,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5)III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的目的是 ; (6)写出IV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7)与过程II类似,工业上常用“空气吹出法”实现海水提溴,将1 m海水浓缩至1 L,使用该法最终得到36 g Br2,若提取率为60%,则原海水中溴的浓度为 mg/L。
28.(14分)纳米材料二氧化钛(TiO2)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可做性能优良的催化剂。 (1)工业上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是:
I.将干燥后的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主要杂质是SiO2)与碳粉混合放入氯化炉中,在高温下通入Cl2反应,制得混有SiCl4杂质的TiCl4; II.将SiCl4分离,得到纯净的TiCl4;
III.向TiCl4中加水,加热,水解得到沉淀TiO2•xH2O; IV.将TiO2 • xH2O高温分解得到TiO2;
资料卡片 物质 SiCl4 TiCl4
根据资料卡片中信息判断,TiCl4与SiCl4在常温下的状态是 ,分离二者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 ,I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IV,应将TiO2•xH2O放在 (填字母序号)中加热;
熔点 -70℃ -25℃ 沸点 57.6℃ 136.5℃ 3
a b c
(2)据报道:“生态马路”是在铺设时加入一定量的TiO2,TiO2受太阳光照射后,产生的电子被空气或水中的氧获得,生成H2O2,H2O2能清除路面空气中的CxHy、CO等,其主要是利用了H2O2的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某研究小组用下列装置模拟“生态马路”的部分原理(夹持装置已略去)。
CO
光
已除去CO2 的空气
TiO2 疏松粉末
足量NaOH浓溶液
① 缓慢通入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CO气体和足量空气,最终测得NaOH溶液增重11 g,则CO的转化率为 ;
② 实验 ① 中,当CO气体全部通入后,还要再通一会儿空气,其目的是 。
29.(9分)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30%蔗糖溶液后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渗透平衡时MA Ma
(填大于、等于、小于),图1中的半透膜模拟的是图2细胞中的 ,由 (填数字)组成,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上述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
达到平衡时
MB Mb(填“大于”、“等于”、“小于”); (3)若图
2
为实验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此时细胞处于
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 。
30.(10分)下图表示的是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各种物质之间的传递过程。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人体肝脏细胞中,有些细胞正进行②过程,②过程称之为 ,其特点是 和 ;
(2)进行①、③过程的生物,③过程表示 ,⑤进行的场所是 ;
(3)密码子位于 上,是通过 (填序号)过程得到的,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种;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 来控制代谢过
程
进
而
控
制
性
状
,
还
可
以
通
过
控
制 直接控制性状。
31.(8分)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该物质通过 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
a
过程,a
过程是指
BDNF
基因
的 ;
(3)当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d处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
况 ;
(4)据图可知,BDNF具有激活 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减少”)。
32.(12分)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
(1)在饥饿时,如果X是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 的分解等过程实现的;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 (激素)的上升有关;
(2)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
性 ,导致血浆渗透压 和尿液中尿素的浓度 ; (3)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 ,如果X是CO2,c→d时段,呼吸强度会 ,参与该过程的是 调节; (4)如果X是甲状腺激素,请用箭头和文字描述c→d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
33.【物理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C.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D.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 E.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2)(10分)如图所示,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竖直长管道内,用一可自由移动的活塞A封闭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气体。开始时管道内气体温度都为T0 = 500 K,下部分气体的压强p0=1.25×10Pa,活塞质量m = 0.25 kg,管道的内径横截面积S=1cm。现保持管道下部分气体温度不变,上部分气体温度缓慢降至T,最终管道内上部分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不计活塞与管道壁间的摩擦,g = 10 m/s,求此时上部分气体的温度T。
34.【物理3-4】(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依赖介质 B.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化学作用
C.γ射线比伦琴射线频率更高,穿透能力更强
D.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 E.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声波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10分)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2的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下表面涂有反射物质,右端垂直地放置一标尺MN。一细光束以i=45角度入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会在标尺上的两个位置出现光点,若两光点之间的距离为a(图中未画出),求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t(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不考虑细光束在玻璃砖下表面的第二次反射)。
i
02
5
2
3,若4A
35.【物理3-5】(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α粒子散射实验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C.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可能变小 D.氢原子从第二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只能辐射一种频率的光子
E.Th核发生一次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2)(10分)如图所示,有质量均为m、可视为质点的A、B两物体,B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N点,左边有竖直墙壁,右边在P点与固定的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槽相切,且MN=NP=R,物体A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物体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让物体A以水平初速度v0(v0未知)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与物体B发生第一次碰撞后,物体B恰能上升到圆弧槽的最高点Q,若物体A与竖直墙壁间、物体A与物体B间发生的都是弹性碰撞,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A的初速度v0;
(2)物体AB最终停止运动时AB间的距离L。
M A v0 B N P O R Q
38.(15分)化合F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2)写出化合物
C
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的化学方程
式: ;
(3)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 ;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B)共有_______种能与FeCl3溶液显紫色,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4)写出A到B的化学方程式: ; (5)某化合物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柠檬油是植物芳香油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虫剂,可杀死蚊子、苍蝇、蟑螂和臭虫等传染疾病的害虫,以及危害粮食、蔬菜的常见害虫,包括幼虫、蛹等,被称为一种绿色杀虫剂。提取柠檬油的操作步骤如图。请根据实验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鲜的柠檬果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和 ,如果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
(2)压榨是个机械加压过程,要求既要将原料压紧,防止原料滑脱,又要将__________挤压出来;
(3)A是 ,目的是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压榨时果皮滑脱,提
高 ,B过程一般加入相当于柠檬果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其目的是使 ;
(4)C过程为 ,目的是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5)柠檬油是食品、化妆品和香水配料的优质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提取柠檬油不采取水中蒸馏的原因是:水中蒸馏会导致 的问题,因此,柠檬果皮精油的提取通常采用 法。
40.【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在某些深海鱼中发现的抗冻蛋白基因afp对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下图所示是获得转基因莴苣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包括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和 ; (2)①过程需要的酶有 、 ;
(3)重组质粒除了带有抗冻蛋白基因afp以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和 ,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
(4)如果受体细胞C1是土壤农杆菌,则将目的基因导入它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
的 ,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C2,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C2中 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形成转基因莴苣。经②过程获得的转基因莴苣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用 法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杂交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 ,转基因莴苣培育成功。
2016届第5次月考物理答案
题号 答案
14 D 15 B 16 A 17 C 18 BC 19 BD 20 AB 21 CD (SD3SB2SA)f222.(6分,各3分)(1)0.1 (2)2.49 (3)
7523.(9分,各3分)
mgs2100mgx2L(1)EP (2)EP= (3)x0=
4hh20
24.(13分)解:
h y(1)kmg-mg=ma„„„„„„„„„„„„„„„„„„„„„„„„.„„„..(2分) a=(k-1)g„„„„„„„„„„„„„„„„„„„„„„„„„„„.„„„..(1分) (2)设棒第一次落地的速度大小为v1 2mgh=
12
×2mv1„„„„„„„„„„„„„„„„„„„„„.„„„„.„„„..(2分) 2v1=2gh 棒第一次弹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
v12解得h1=„„„„„„„„„„„„„„„„„„„„„„„„„„„.„„„..(2分)
2a棒运动的路程为: S=h+2 h1=(k3)h„„„„„„„„„„„„„„„„„„„„„„„.„„„..(2分)
k112
×2mv1+mgL„„„„„„„„„„„„„„„„„..„„.„„„..(3分) 2(3)kmgL=
L=
2h„„„„„„„„„„„„„„„„„„„„„„„„„„„„.„„„..(1分) k125.(19分)解:
(1)电子离开电场I时的速度为v0,有 qEL=
12
mv0„„„„„„„„„„„„„„„„„.„„„„„„„.„„..„..(2分) 2电子在电场Ⅲ中做类平抛运动,假设电子从CD边射出,出射点纵坐标为y0 a=
qE„„„„„„„„„„„„„„„„.„„„„.„„„„„„„.„„„..(1分) mL= v0t„„„„„„„„„„„„„„„„„„„„„„„.„„„„„.„„„..(2分)
L2- y0=
12
at„„„„„„„„„„„„„„„„„„.„„„„„„„.„„„..(1分) 2y0=
L4„„„„„„„„„„„„„„„„„„„„„.„„„„„„„.„„„..(1分)
d=y0=
L4„„„„„„„„„„„„„„„„„„„.„„„„„„„.„„„..(1分)
(2)设释放点在电场区域I中(x,y)点,电子离开电场I时的速度为v1,有 qEx=
12
mv1„„„„„„„„„„„„„„„„„.„„„„„„„.„„..„..(1分) 2L= v1t1„„„„„„„„„„„„„„„„„„.„„„„„„„„„„.„„„..(1分) y=
12
at1„„„„„„„„„„„„„„„„„„.„„„„„„„.„„„„„..(1分) 2L2y =„„„„„„„„„„„„„„„„„„.„„„„„„„.„„„..„„..(1分)
4x (3)设释放点在电场区域I中(x,y)点,电子离开电场I时的速度为v2,进入电
场Ⅲ后做类平抛运动,离开电场Ⅲ时的纵坐标为y,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D点,有 qEx=
12
mv2„„„„„„„„„„„„„„„„„„.„„„.„„„„.„„„..(1分) 2L= v2t2„„„„„„„„„„„„„„„„..„„„„.„„„„„„„.„„„..(1分)
1y-y= at22„„„„„„„„„„„„„„„„„„„.„„„„„„„.„„„..(2
2分)
2(yy)Lny„„„„„„„„„„„„„„„..„„„„„„„.„„„..(2分) L(n2)L2y=„„„„„„„„„„„„„„„„„.„„„„„„„.„„„..(1分)
4nx
33.[物理—选修3-3](15分) (1)BCE
(2)(10分) 设初状态时两部分气体体积均为V0 对下部分气体,等温变化 P0V0= PV
(5分)
5 VV0解得 P =1×l05Pa
4mg对上部分气体,初态 P1105PaF 1P0s末态
P2Pmg0.75105Pas
3pV02p1V04TT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0解得 T = 281.25 K
34.[物理—选修3-4](15分) (1)ACE
(5分)
(2)(9分)解:如图由光的折射定律:
nsini 得:r30 sinr所以在玻璃砖内的光线与玻璃砖的上面构成等边三角形,其边长等于a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vc2c n2t玻
2a22a vc35.[物理—选修3-5](15分) (1)ABD(5分)
(2)(10分)解:
(1)A、B碰撞每次碰撞都在N点进行且速度互换,A最终停在N点 -μmgR-mgR=0-
12
mv0„„„„„„„„„„„„„„„„.„„„„..(2分) 2v0=3gR„„„„„„„„„„„„„„„„.„„.„„„„.„„„..(2分) (2)设B物体在NP间运动的总路程为s -μmgs=0-
12
mv0„„„„„„„„„„„„„„„„.„„„„„„„..(2分) 2s=3R„„„„„„„„„„„„„„„„„„„„„.„„„„„„„..(2分) B物体最终停在P点
L= R„„„„„„„„„„„„„„„„„.„„.„„„.„„„„..(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