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9 心中的110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9 心中的110 人教部编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心中的“110”

教材分析

《心中的“110”》为小学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9课。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长”第6条“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针对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如拐卖、绑架、勒索、性侵等伤害行为,逐步提高儿童自身分辨是非、善恶和抗诱惑能力,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保持警惕性,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儿童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对于新鲜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社会的变化和儿童自主活动空间的扩大使儿童直接面对危险的概率增大,加之自身安全意识匮乏,家长、老师的疏忽,极易出现难以预料的安全事故。本课时的内容,可以引导儿童更清楚地认识安全的重要性,树立起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处理人际交往存在的安全问题,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提高警惕性,初步建立人际安全的防范意识。

2、学习保护生命安全的技能,识破人为的拐骗、绑架、性侵等伤害行为,提高分辨能力,学会自护自救。

教学重点:学习保护生命安全的技能,提高分辨能力,学会自护自救。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识破人为的拐骗,预防盗窃、绑架、性侵等伤害行为,提高分辨能力,学会自护自救。 课前准备:

教师:书本内容,学生课后学习材料《安全知识单》,课件。

学生:课前学生做调查表,交流自己遇陌生人的经历,了解身边的人曾上当受骗经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视频、谈话导入:(看视频,面对陌生人时,两位小朋友的不同表现。) 生活中总会跟陌生人打交道。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不怀好意危及我们的安全。所以面对陌生人我们要有警惕性,心中要有110。(出示课题)那心中的“110”是什么?请走进我们的活动吧!

活动一:家中来了陌生人 (一) 看视频《陌生人来敲门》

你认为小女孩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小女孩教会们了我们

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轻易给陌生人开门呢?对,为了保护自身安全. (板书:保护自身安全)(出示应对办法)

小结:孩子们,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二) 小组活动

你有独自一人在家的经历吗?如果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做?小组内交流交流或者分享一下家人教你的小妙招。

小结:这些对待陌生人来敲门的好办法,都可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保护生命安全的办法:(课件出示,生齐读) (三)学会辨析

师:你们可以用以上办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如果你独自一个人在家,发生以下情况,该怎么办?(师生表演邻居王奶奶来敲门)。

小结:小孩独自在家,不理陌生人、礼貌拒绝皆可。熟悉的声音也应有警惕性。也要确认对方身份,再以礼相待。既保护自身安全,又帮了别人。 “110”就是“有警惕、遇事静”。 活动二、小故事,大学问

(一)请看视频:动画“不轻信陌生人”。

思考1:吴华这么轻易地跟陌生阿姨走,会有哪些危险呢?

思考2:吴华失去了哪些识破骗局的机会?(板书:不轻信) (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发言后,视频学习。)

思考3:假如吴华上车之后,发现自己被骗了,替吴华想一想,这时如何做才是安全、明智的?课件出示应对办法:“默看”(板书:机智斗)

小结:孩子们看,这些就是我们心中的“110”,警灯长亮,希望孩子们牢记这些自护自救方法,无论遇到什么紧急情况,都要首先保证自身生命安全,才寻求逃生机会,从而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活动三、学以致用,走进生活

看屏幕中的四种情况,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怎样的交往才更好,下面的同学做得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板书:善拒绝 )

小结:孩子们平时和陌生人接触,仔细观察,分辨好坏,不能贪便宜而给坏人可乘之机。学会礼貌拒绝陌生人,记好心中的“110”,保护好自己,避免受到侵害。 活动四:“110”牢记心中

师:孩子们,心中的“110”远远不止老师黑板上的这些,你们心中的110还有哪些呢,赶快拿起笔写写吧!心中的110如花儿一般飞入我们的心里,面对陌生人随时拨打心中的“110”,以此来防骗、防性侵。提高警惕,防范危险,珍爱生命,保护生命!(与家长分享《安全知识单》) 最后让我们一起拍手唱响儿歌——心中的“110”( 板书设计心中的“110” 平安 幸福

有警惕 遇事静 不轻信 机智斗 善拒绝 防性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