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卷Vol. 33
第
6期No. 6
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12月Dec. 2016
政府主导下的武当山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丽华
(汉江师范学院旅游与管理系,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武当 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鄂西生态旅游圈的重要一极,以其特有的地区垄断性旅游资源,成为拉动 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文章讨论了武当山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促进武当山旅游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武当山
: 10.13783/j. cnki. cn41 - 1275/g4. 2016.06.006中图分类号:F59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371/(2016)06 -0033 -04
DOI
一、研究背景
武当山风景区开发建设始于1980年,1982年4 月成立“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处”,之后其管理体制几 经变更,直到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武 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能够独立 行使县一级政府职能,全面负责武当山风景区的保 护、管理、开发、利用以及整个景区的规划和建设工 作,对武当山进行封闭式管理。与此同时,在武当山 设立十堰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管委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与武当山风景区管理 局一起对武当山实施管理权。正是这一管理体制的 确立,使得武当山从一个山区小镇变为了旅游经济 特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作 为中国第一个旅游经济特区,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 旅游发展模式。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管理体制本质上仍受到 一把手经济管理模式的限制,领导者的影响力和个 人魅力对管理绩效的影响非常大,各项政策措施甚 至管理体制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无法连续平 稳的延续和向前推进。在游客急剧增长的新形势 下,混乱的管理机构组织、政企合一的经营机制以及 过度强调政府主导导致的市场化运作不足情况,使 得当地的旅游生态和社会环境以及旅游资源都不能
收稿日期:016 -09 -04
得到有效的保护。政府越位管理和地方保护主义则 使得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及合理的开 发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当山地区旅游经 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
二、武当山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1.武当山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自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成立后,武当山从 游客接待数量及旅游收入上都有了明显的增长,拥 有了诸如“全国风景名胜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 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及“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 山之首”等称号,但是武当山的旅游发展也存在明 显的不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世界一流的旅游 资源,却未能打造成国际一流旅游景点。与国内同 等旅游景点比如跻身世界著名旅游景点的佛教圣地 峨眉山以及以一座山带动一个市发展的黄山相比, 其发展也是相对滞后的。
这是由于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政府未能充分认 识到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缺乏办“大旅游”的思 想;未能对政府职能进行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缺乏 有效的协调;未能树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思想,使得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科学统筹和系 统规划;片面强调旅游经济发展,忽视对资源及环境 的保护;对旅游公共物品建设的投入相对滞后;过度
作者简介:陈丽华(1980—),女,湖北监利人,硕士,汉江师范学院旅游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 游文化。
• 33 •
强调政府主导,对市场关注不够;管理机构组织混 乱,政企不分等。
2.武当山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受鄂西北经济欠发达、交通条件落后等客观环 境的制约,尽管武当山早在1994年就被列入世界文 化遗产,但武当山的旅游发展一直难以突破其自身 发展的困境:一方面是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强烈的旅 游需求带来的游客“井喷”式增长,另一方面是不得 不考量的武当山有限的旅游承载力,政府对于如何 平衡二者的关系一直未能出台有效的举措;有着世 界级遗产资源的高端品质,却未能打造成世界一流 实处。目前,武当山因无序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 环境破坏,及景区内商业服务设施过多,建筑无序风 格杂乱等现象仍十分严重。今后,促进旅游产业可 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措施,应该着重强化政府的计划 职能,并加强执行力度,以确保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 符合武当山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目前,武当山主要有“道教古建筑群游览区”和 “太极湖养生度假区”两大游览区,前者的核心是山 上的古建筑建成,后者的依托是山下的丹江口水库 和金华湖。山上游览区建设已相对成熟,规划统筹 的重点在于古建文物的维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公 的旅游目的地,反倒长期陷于“门票经济”的尴尬, 旅游产品一直在低端的观光型旅游徘徊;同时,作为 旅游经济特区的武当山,还面临着如何处理文化遗 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惠民富民”政策之间的矛盾的 问题等。
面对同样作为道教名山的青城山、齐云山等同 类旅游景区的竞争,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面 对旅游产业自身脆弱性的特点,如何避免受到多种 因素影响而陷入发展困境等等,都是武当旅游产业 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
三、促进武当山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1.强化政府统筹规划的计划职能
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通过宏观调控 来实现,即主要通过政策指导(确保旅游开发工作 不违背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违背已获通 过的旅游发展规划),酌情示范(对于具有成长潜力 的新型旅游项目,政府率先进行开发)和必要补充 (对于旅游企业不能或不愿承担的必要项目进行直 接的补充)等方式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干预和介 入。根据武当山地区经济实力和有关开发项目的投 资效益预测,分期分批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旅游开 发和建设,遵循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统一的原则,推 进武当山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工作,是在处 理好保护与开发关系的前提下,立足长远,编制科学 合理的旅游规划,这也是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的 重要内容。旅游资源脆弱性的特点,使得其一旦遭 到破坏,便很难再生,因而统筹全局的旅游规划就显 得尤为重要。为此,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政府聘请 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帮助编制《武当山风景名胜区规 划修编》,邀请国际大师带领100多名博士共同完 成了《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严格按照 “山上旅游、山下消费”的原则,规划游客集散中心、 游客活动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遗憾的是,并未落到 • 34 •
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武当太极湖旅游养生度假 区,规划建设成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并举,山上世 界遗产、山下太极养生,现代文化产业项目群与世界 文化遗产保护区相得益彰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但实 际的开发建设情况显然未能达到总体规划的预期效 果,未来规划落实的重点应在于突出养生文化,完善 基础设施,以及增强招商引资渠道,丰富旅游产品种 类,提升产品档次。
此外,拓宽武当山旅游产业链,改变长期依赖 “门票经济”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其他服务性的产 业,形成食、宿、行、游、娱、购等产业的协调发展,推 进“山上旅游、山下消费”的旅游发展模式;加大对 武当山道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推进道教养生及 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增加参与性强、吸引力大的特 色旅游产品,形成集观光、度假、养生等特色为一体 的旅游产品体系,整体提升武当山旅游产业的综合 发展水平。
2.突出政府环境保护的监督职能
以促进武当山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为基本原 则,了解当地旅游物质环境、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社 会承载力,避免因过度开发或开发不当而导致的水 质污染、空气污染及噪音污染等情况。在深度挖掘 资源特色、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关注旅游 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协调资 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关系,促进武当山旅游产业健康 快速发展。
加大武当山旅游资源整合的力度,整合景区内 各项资源要素,将有形旅游资源与无形旅游资源的 开发相结合,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结合,增强旅游资源开发的弹性,拓展武当山旅游 产业范围。同时,也要考虑武当山在鄂西生态旅游 圈的战略地位,注重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合开发, 尤其是与其他两大品牌长江三峡和神农架的战略合 作以及与丹江口水库的联合开发。
另外,还应挖掘武当山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旅游 产业深度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旅游者 自身的日益成熟,旅游消费需求也在转型升级,休闲 度假的旅游需求成为主流,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 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方式正 在发生改变,理性消费、品质出游成为一种趋势,旅 游消费市场正加速向深度游发展。武当山作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其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充分利用武当文化特色,设 计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除了现有主打的 观光旅游产品,还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施,需要政府直接投入或通过引导性投入及政策驱 动,调动或吸纳社会资金进入旅游产业来完成。良 好的旅游道路交通、城市及景区绿化、供水供电等旅 游基础设施,完善的政策法规,方便快捷的旅游咨 询、投诉服务,以及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是提升政府 服务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目前,武当山已经基本 完成了景区内道路交通建设,游客乘坐景区旅游大 巴能够抵达各主要旅游景点。武当山景区还需要引 入智能交通系统,改善武当山山门至太子坡、太子坡 至琼台及南岩的换乘系统;建立智能调度系统,采用 穿梭式公共交通系统,增强各乘车点的联络,实时掌 一是深度挖掘道教养生文化,面向休闲度假旅 游市场,重点打造武当山综合旅游度假区,打响“养 生天堂”的旅游品牌。道家历来注重养生,有着一 套完整而独特的养生理论,道士们日常的生活作息 对于游客而言也充满神秘感,深度挖掘道教养生文 化,开发养生产品,有极大的需求市场。二是充分利 用武当山是武当武术发源地的影响,包装武当武术, 不断创新武术产品,增加趣味性、参与性都相对较强 的武术产品,促进其产业化发展。武当武术早已被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海内外,因此,武 当山应当营造崇武爱武的武术氛围,将武当功夫表 演、武当武术探秘及以武会友的武当武术精神发扬 光大。三是开发、整合武当民俗文化,促进旅游产品 的丰富与发展。武当地区民俗文化极富特色,如武 当山三月三庙会、九月九庙会,多数游客对此有着极 大地兴趣,却苦于没有了解参与的途径。被誉为 “中华汉民族民歌第一村”的丹江口市官山乡吕家 河村,被誉为民间故事村、“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 六里坪镇伍家沟村,都是丰富的民俗资源的载体,为 武当山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 武当山民俗文化进行深度开发的关键在于创新活动 形式,增强参与性,强化民俗活动的欢快、热闹气氛。
此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其资源特色 就在于它本身的原始风貌,任何建设性的开发或过 度开发都是对其独特性的破坏,是消减其核心吸引 力的行为。目前金顶、紫霄宫、太子坡、琼台等主要 景点过热的商业化开发,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 重的破坏,加上某些商业设施过于现代化的建筑不 符合道教圣地的总体风格,影响武当山的整体形象。 有鉴于此,为促进武当山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应突出生态保护,始终把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放在 旅游开发的首位。
3.提升政府助力旅游产业发展的服务职能
旅游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
控客流变化,根据游客量的变动调度车辆,以提高车 辆流动性、利用率和运载力,减少游客的等候时间, 优化游客体验。
游客中心是面向旅游者的服务窗口,也是提升 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武当山已经建有山门、 太子坡和乌鸦岭三个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由武当山 风景管理局、特区管委会负责管理,“小红帽”已经 成为武当山的一道亮丽风景。美中不足的是,游客 中心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或培训, 缺少专业知识和服务意思,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健 全旅游服务体系,首先要加强旅游职业教育与培训, 加大旅游伦理宣传、树立旅游服务意识,提升旅游从 业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其次,要 建立科学有效的旅游应急事件处理机制,应对各类 旅游突发事件及游客的投诉,保证旅游安全,确保旅 游活动的顺利开展。
4.优化政府协调多方利益的组织职能
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规划引导,也离不开旅游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当地 居民的全面配合,只有建立多方共建、利益共享机 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组织作用,才能实现旅游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要关注不同利益 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科学实施旅游公共利益导 向,优化利益分配机制,维护政府与旅游企业、政 府与公众以及公众与旅游企业的良好关系,实现 旅游产业发展的稳定与和谐。其次,协调社会多 方力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鼓励旅游企业尤其是 有实力的大型旅游开发公司,对武当山旅游资源 进行合理的商业开发,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利益协 调,实现与旅游企业的双赢。最后,充分发挥当地 居民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出台相应的优 惠或扶持政策,鼓励他们出资出力,参与到旅游开 发及旅游服务的各个行业中来,共同分享发展旅 游产业带来的效益。
• 35 •
5.政府主导建立企业化的旅游经营机制 旅游产业的根本特点是它的经济性,旅游开 发建设的主体是企业,这也就决定了政府主导不 能替代市场作用,更不能直接参与旅游企业的生 产经营活动,否则旅游企业由于缺乏自主经营权, 可能导致经营管理混乱,经济效益低下,进而影响 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推进武当山旅游产 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要深化体制改革,改 变武当山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现状,致力于培 育市场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现代化的旅游企业经营机制。 具体来说,就是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将特 许经营权通过招标的方式有偿转让给企业,或者 筹集社会资金组建武当山旅游集团股份公司,具 体负责武当山景区的经营,而政府集中精力做好 景区管理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傅才武.区域综合协调发展的新引擎[].中国文化报,
2010-10-15.
[2] 戴丽君.东太湖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管理研究[].杨
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 ]徐栽娟,刘洪作.长株潭城市群旅游资源合作开发中的
政府行为研究[].神州,2013(12).
[4 ]潘威.论我国旅游行业管理中的政府行为与旅游管理体
制[].现代企业教育,2013(24).
[5 ]秦岩,王衍用,代志鹏.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建构与发
展模式研究[].特区经济,2011 (8).
[6 ]王颖.新公共管理在我国行政改革中的适用性与路径选
择[].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7]彭芳.新公共管理思想指导下的政府主导:对政府主导
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考(2).
N
D
J
J
J
J
[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
(责任编辑刘成贺)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udang Mountain
Tourism Industr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Toursim and Management,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hiyan Hubei 442000, China)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Wudang Mountain, as a world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Western Hubei ecological tourism circle,with its unique tourism resources,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ower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lightMountatin tourism industry,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government predominance; tourism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udang Mountain
CHEN Li - hua
Abstract: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a basic principle of the devel
• 3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