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读后感
《荷花淀》读后感一
《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
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眼光却不狭隘,她能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如何处理爱国与爱家的关系。当她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
白洋淀的妇女代表了战争时期妇女的新思想,也象征着妇女运动的初步胜利。这些被的妇女加入到战争的大潮中,为全国的最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荷花淀读后感二
读罢孙犁的《荷花淀》,就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朴鼻而来,一幅幅淡雅、幽静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使人感到“诗体小说”的诗意:用诗一样的语言,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
作品第三节,写水生嫂深夜编席。“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两个比喻,既写出了夜的深远,又表现了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读后感 )作者让画面随人物的视线推移:“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银白的淀,使画面淡雅,写轻纱般的雾,又使画面静中有动,而荷叶荷花香更使这宁静优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质感,这是作者通过周围的景物抒写了自己美好的感情、愿望和理想。不仅如此,这幅画还隐寓着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景色是平静优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却不平静。夜这么深了,丈夫还没回来,她正在焦急地在等他呢。可见水生夫妇的笃深情意和恩爱,这与后面描写夫妻话别场面相照应,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了水生嫂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是,日寇的侵略破坏了这美好的生活,这就奠定了水生嫂最后决定参加抗日斗争的思想基础。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把写景、抒情、心理刻画融合在一起,象一曲随风飘来的乐曲,又象涓涓流水奏出的完整的乐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言尽而意无穷。
这夜景的描写作者抓住了“静”,文中对中午的描写却抓住了“动”。”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象无边跳荡的水银。”廖廖几笔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淀动态中的静美,衬托出荷花淀的明朗。景物描写的明快节奏使我们从中看到了这群年轻妇女装了一肚子的不快,那跃腾的浪花正暗暗反映出这群妇女乐观的精神。
淀上风光的描写,词浅意深,意境优美。可以想象:一群妇女坐在小船上,身后是一望无际的荷花淀,近景远景层次井然,线条分明。让这群妇女处在这种特定环境中,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同时从稻秧、芦苇、浪花的起伏跳跃,我们仿佛听到这幅画面外的风声、水声,那就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抗日的时代潮流。一处景物的描写,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内容,可见作家笔底的功力的深厚。
倘若我们对文中的几段景物描写对比嘴嚼一番,会从中获得无限美好的享受。它们的
构图不同、意境不同,那诗一样生动而凝炼的语言,创造了画一般美的充满诗情的意境。孙犁“诗体小说”的风格,我们从中可见一斑。
趁一切还来得及读后感(一)
作者●韩梅梅
人生中很多事是你在想珍惜的时候已经不能珍惜,能做到的时候却没有能去做,不想错过的又不知不觉地错过。一遇到太完美的东西是会让你措手不及,但是不能不知不觉让她从你的指缝中溜走……
这是一本作者的半自传体,所以里面的感触都是那样的透明,呈现在我的眼前。对于抛弃了自己的二十几年的亲生父亲,只有客套的嘘寒问暖,只有小心翼翼的浅浅关心。但是内心还是反复翻滚,对于自己父亲的称呼是“老杨”还是“爸爸”,对于是否应该要迈出一步去慰问一下父亲,这些问题都在得意(书中角色名)的心中捣腾着……
在我心里,其实有一个美好的设想,就是得意一开始就原谅了老杨,也一开始就喊老杨爸爸。这样的话,得意也不会在老杨的与世长辞之后,感到无比的愧疚,无比的不舍……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没有经历过最亲的人的生离死别,但就是明白距离一旦相隔很远,再也追不回来的感觉。所以,不能不知不觉!
有可能是受了她的影响……
早就步入古稀之年的她,两年前就动了一次时长九个小时的大手术。但,经过了那么久与病魔的拼搏,她还是依旧神采奕奕,为家里忙东忙西的。管理家里的大小事务,她总
是有她处事的方针,虽然时不时会招来家里人冷眼相对,觉着这点芝麻绿豆的小事不需要她来操着心。不过,她依旧这样我行我素,依旧这样与我们在一起,乐趣无穷。
时间还是那样的无情在她弱不禁风的躯体上又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这个小小的口子让她没有能够再站起来,没有能够让她再操心芝麻绿豆,没有能够让她再记起我。她就一直躺在床上,话也说不清楚,在她旁边坐着的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曾经一直跟她持反对意见的母亲。现如今,她就默默地坐在那里,摸摸她的手,给她无限的鼓励与支持,说:“咱们肯定可以的,可以站起来的,你看今天手指不是能动了嘛?而且还能感觉到我的手的存在了嘛?”她,吃力地把头扭过来,双眼呆呆地看着母亲,嘴角一张一翕,含糊地说:“你……你是?”
那一瞬间,母亲顿住了,但是没有流露出在绝望边界的深情,只是笑笑,跟她解释自己的身份,自己今天帮她做了些什么!
我想要帮我的母亲对她——我母亲的妈妈说:“对不起,我忘了你已年老,我忘了你已不能再等。希望你能怀揣着一切的可能活下去,不用丧气,我们会一直在你的身边!因为,在一起就好!”
夏冠珺,别以为,你还有的是时间。
趁一切还来得及,享受你的每一时刻。身边的人是上天赐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对自己的关心,不要不在意,否则老天会用时间来惩罚自己的!不能不知不觉就让她消逝……
趁一切还来得及,果断上路去,看看这个世界。()世界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不过,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少不了的就是你们,形影不离地陪伴我的你们!不能不在一起!
趁一切还来得及,听从自己的内心,只做喜欢做的事情。但是,还是少不了你们的指引,带领着我一直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能一意孤行!
趁一切还来得及,至少实现一个童年的梦想。
趁一切还来得及,在最美好的年华放纵地爱。不要拘泥于一个“爱”字,张开你的怀抱,奔向你的父母亲吧!
趁一切还来得及,快去孝敬你的父母,亲人只有一次缘分,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趁一切还来得及读后感(二)
这几日,我看了一本名叫《趁一切还来得及》的书。文章的主人公严得意从小不在亲生父亲身边长大。 2009 年,她亲生父亲杨大远来到大城市北京看她,想与得意相认,并获得得意的原谅。得意如生人一般对他客客气气,也没有喊他一声“爸”,更没有给他改过的机会。得意开不了口叫“爸”,她以为自己还有的是时间去弥补去喊,他以为还有许多时间与老杨相见,没想到父亲回乡半年后,得意同父异母的妹妹告诉她:老杨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得意赶回云南为老杨守夜,她第一次面对离别,思考死亡。
看到这里,我流泪了,严得意还没有来得及与亲生父亲相认,父亲就这样离去了,是啊!别以为你还有的是时间。记得有一次,我还有很多作业没有做,星期五放学后我想:还有两天时间!总来得及,就一个字没动。星期六,我早上上了一堂课,回家后有赖在沙发上:今天都这么累了,就不干了,反正还有星期天呢!到了星期天晚上,我终于抬起“千金”重的手做,直到 11 点多,开了夜车才结束。幸好没有像得意那样错过了,但今天能
做完的何必有拖到明天?倘若得意在老杨离京前就亲口叫一声“爸”,恐怕老杨就算走也走得安心了,能获得女儿的原谅,是他一辈子的愿望啊!
趁一切还来得及,去做你最想做的事;趁一切还来得及,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趁一切还来得及,去好好孝敬你的父母,亲人只有一次缘分,下辈子无论如何都不会再见。抓紧时间去做吧!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觉悟读后感生活中的位置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00字(一)
《三国演义》,一首用血肉之躯、灵魂之石谱写的历史悲曲。在刀光剑影、断壁残墙、千军万马之下,那种忠信仁义、生死不渝的英雄气概,又岂是卿卿我我、纸醉金迷所能比拟的?从古到今,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在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风云乱世中逐鹿群雄,东征西讨,最终却被历史所淘汰?
但,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在少年便被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曹操,对人才求贤若渴,而许攸就是一个实例。当初,袁绍骄傲自大,不采纳许攸意见并羞辱他。后来,许攸投奔曹操。没想到曹操竟连鞋也顾不得穿,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见到许攸倒头便拜。作为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级人物,面对贤才,能屈能伸,不耻下跪,这是一种何等难能可贵的高尚情操啊!真不愧为”大丈夫”!他,拥有远见卓识,凭借天子这个有利筹码,”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兵荒马乱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官渡之战中,凭借他的文韬武略,以少胜多,一统北方!但却又因他的多疑、刚愎自用,而令多数的战争以败局收场,令他的有才之士负屈含冤。神医华佗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里曹操因疑虑华佗借治病之名杀害他,却使一代神医华佗冤死狱中。难道,这就是英雄的所作所为吗?
那么,刘备是英雄吗?也许有人会举手投足地赞成。或许也是,刘备着以仁义当先,以仁政治国,三顾茅庐邀诸葛,真可谓集德仁义于一身的圣主。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的谈吐看似随意而闲适,却处处咄咄逼人、暗藏杀机。刘备心知自己羽翼未丰,仍需借助他人一臂之力,因而在谈吐中不断后退,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巧渡难关。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又有多少人质疑过?我认为,在某些时候,刘备毕竟也是”官”场之人,心思紧密。但他的用人之心,竟比墨还黑呀!其黑在利用人近乎残忍卑鄙。白帝城托孤时他对孔明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请自取。”这一招可真歹毒。一招欲擒故纵,便让一个抵三个臭皮匠的孔明死心塌地服从,抽泣着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想必善用心计的刘备一定是贻笑九泉了吧!若这不算,那么吕布之死又怎么解释呢?作为历史上礼贤下士的楷模,做出如此作为又何以成英雄呢?
那袁绍呢?我认为他色厉胆薄。爱才却不懂得敬才惜才,好谋划却无决断,贪生怕死,目光短浅,看见蝇头小利就拼命追逐,也不算英雄!
那关羽又何妨?他作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义的化身,一次战败被曹操所俘,为了兄弟情,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又回到了刘备的身边。他,忠于信,忠于义,真可谓是”玉可碎不可损其白,足可破不可毁其节”!做人就得像这样,说到做到。因为只有有信用的人才值得人敬重。信用是评价一个人关键的所在。要是没有了信用,那么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言归正传,说实话,关羽也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英雄。最终他的逝世,也是因为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而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
那么,谁,才是英雄呢?诸葛亮?张飞?孙权?司马懿……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为了信义,为了远大的理想而英勇奋斗。无论是卑微的小人物,还是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自己的楷模。因为他们都为这个世界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因而,正是在阅读《三国演义》后,我从中汲取了许多
为人处事之道。我才发现,《三国演义》被评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还真是名不虚传呐!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00字(二)
我用了近一个星期读了《三国演义》一书,真是收益非浅啊!《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
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我很是喜欢。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故事也同样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赤壁之战最为出色。使读者都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读后感:意外的《三国演义》
操雨展·湖北省武汉市粮道街厚朴中学九(1)班(430062)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战场硝烟,热血挥洒。若不是误打误撞翻开了《三国演义》,我又怎会明白。那在浪花中淘尽了的如烟往事呢?
——题记
晴朗的下午就像一壶暖酒,很容易让人陶醉在这一捧轻纱般的阳光中。窗子旁边一棵高大的杨树,正奋力撑着宽大的臂膀,扫出一片荫凉。树叶绿得就像是从一汪秋水中掬上来的,阳光淡淡地从缝隙中漏下来,洒下一地斑驳光影。这样的美好时光最为短暂。
夏天来了,知了趴在树枝上一个劲儿地发出那干燥的叫声,我这才意识到时间溜得太快。不知不觉之间,那本砖头一样的《三国演义》已经被我读了一大半了。
与许多女孩一样,曾经的我常常静静捧读《红楼梦》,不知不觉早已泪湿衣衫,心房也如同桃花瓣一样柔软潮湿。只是我没想到,有一天载会偏离原来的轨迹,去看那硝烟充盈着的满腔热血的世界。偶尔翻开那本沾着厚厚一层灰尘的《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便被带进了那热血沸腾、令人激动不已的三国乱世中,不能自拔。
本来应该像个淑女一样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龄,而我却完全无法做到那样文文雅雅的样子。本来应该感叹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者低吟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偏偏觉得这些风花雪月的诗词虽然充满美感,却过于小资情调,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哪里抵得上杨慎先生的《临江仙》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大气磅礴?疯狂的我,甚至将它一遍又一遍地抄写在桌子上,毫不在意会遭遇老师的批评。
“你这样可不像个女孩啊。”老妈看着这个突然“性情大变”的我,眉里眼里露出无可奈何的苦笑,“你可真是性情大变哦。”
我愣了愣,然后笑了起来,我的性格的确变了一些。曾经那个在阳光下捧读红楼,读到“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时候,泪水从眼角溢出的女孩不知去哪里了,
在时光中似乎已经悄然转过头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兴高采烈地看《三国演义》,看到精彩处会拍案而起的女孩。或许这样并不怎么像一个父母眼里合格的小女生,或许女孩子读三国就会有些疯疯癫癫,然而我喜欢那样的故事。
总是不禁想起,那个落日残阳映照的沙场,英雄的浴血拼杀。或者羽扇轻摇的高人,不出茅庐却知天下事,与敌人斗智斗勇,令人感到心潮澎湃。而我同时也知道那是一个生民百余一的年代,灾荒,战乱,令人心痛。我却依旧一页页贪婪地翻看。或许我的心里本来就有些或多或少的英雄情结吧。
随着书页一页页翻开,一个个在风雨中浮现的英雄逐渐映入了我的眼帘:欣赏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豪迈,“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轻轻地将这一行字念出来,我想他们一定将要为了平定天下而努力,不论结果如何,他们终究是迈出了豪迈而又艰难的脚步。桃花纷飞,曾经我在《红楼梦》里看到了林黛玉的忧伤多情,然而,同样的桃花纷飞,我却看到了英雄豪迈,义薄云天。
凤仪亭的一出闹剧,貂蝉的精心策划,谁说自古红颜祸水?正是貌美如花的貂蝉除掉了无恶不作的董卓,虽然没有别人的血腥厮杀,却能用柔情智慧让天下平安。貂蝉,不愧是我之最敬。
我也看见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忠义勇。关羽降汉不降曹,对于结义兄弟刘备的忠诚岂能改变?没有“三姓家奴”的忘恩负义,只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没忘桃园三结义的“义”。关羽,自然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而古城会兄弟相逢,那是怎样的欢乐与喜悦?在落花满天的桃林里相逢,依旧是义。曾经,我看到《红楼梦》里黛玉葬花,而今我明白原来温柔美丽的桃花也可以作为英雄花。
“乱世之奸雄”曹操,雄才大略,腹有良谋。尽管在戏文中被画成了一张大白脸,然而他的功绩却无法在历史的河流中淹没。他自己说过,如果没有他,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绝不是空话。就算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也无法忽视他的历史功绩。同时,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刻画出的是一幅寂静美丽的夜景。孔明和周瑜可以联手把他的船烧了,却不可能作出这样的好诗好句。
我也看见不出茅庐却知天下三分的诸葛孔明先生。孔明虽说是个军师,并未像关羽一样在战场上血染征袍地厮杀,然而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心一意辅佐刘阿斗,兢兢业业地为刘备亡后的蜀汉撑起一片悲壮的天空。后人提起蜀亡,总是长吁短叹,叹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最终还是无法扭转乾坤,而我仍深以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合上书页,我长吁一口气,然而那一首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乐章依旧回荡在我的心中,如同滔滔江水,不停不息。
曹操的煮酒论英雄,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夫英雄者,有包容宇宙之机,有吞吐天地之志。”能在如水的月光下,与好友煮酒论三国,真是一大快事。在时光的尘埃中沉湎的三国英雄们,月光中纷纷显现,我只觉得,我们是江渚上的渔樵,看那滔滔江水,品味那三国往事。
在我这个年龄的意境里,没有草长莺飞,没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诗情画意,只是因为不经意间偏离了原来的轨迹,于是才邂逅了英雄热血和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而且,即将离开初二的我,很可能马上就要和我钟爱的《三国演义》挥一挥手,说一声再见了,就像当初告别《红楼梦》一样,无奈地将它放进书柜。
我想《三国演义》,是一个盛开了英雄之花的地方,一首首豪迈悲壮的英雄之歌,在滚
滚长江的浪花中淘尽了往事……
窗外,阳光正好。
意外之外
英若
本文是作者意外看《三国演义》的一篇读后感。作者一直纠结或疑惑女孩是否该读《
[1] [2] 下一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