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汇编】

2021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汇编】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21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汇编】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3、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

4、“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1 / 10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7、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生石灰

8、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92

D.96

9、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生铁、天然气 C.干冰、可乐

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 D.液氧、冰水混合物

10、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 2 / 10

11、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12、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②④

1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15、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Zn(NO3)2 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3 / 10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7、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8、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19、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Cl2

B.NaCl

C.HClO

D.KClO3

20、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刻舟求剑

C.百炼成钢

D.大海捞针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4 / 10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食盐、②熟石灰、③小苏打、④石墨四种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其中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可用作面点发酵剂的是_____;常用作食品加工调味的是______;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 (2)农业上,碳酸钾(K2CO3)可用作_____(填“磷”或“钾”)肥。已知碳酸钾溶液呈碱性,则碳酸钾_____(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使火势更旺.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5 / 10

(1)若将A和C连接制取气体X,则X为:______。

(2)若将A和B或A和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X,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为____________。

(3)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来制取气体X,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除选取上图部分装置外,还需补充大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和_________(填一种仪器)。

(5)某小组将制取的O2和CO2(各一瓶)混淆了,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区分。 方案 方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方案2: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滴入少量的______溶液,振荡 方案3: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的水,振荡后再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2、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若溶液变浑浊 则该瓶气体是CO2 现象 若带火星的木条______ 结论 则该瓶气体是O2 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___色 则该瓶气体是CO2 6 / 10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为测定某盐酸的质量分数,往2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酸,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

(2)当滴加盐酸到图象中D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 (填化学式)。 (3)该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2、一些骗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他取一定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稀硫酸的用量/g 1 2 3 4 20 20 20 20 7 /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 10 8.7 7.4 7.2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2)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__________7(填“>”、“=”或“<”);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要求有解答过程)

8 / 1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D 3、A 4、B 5、C 6、A 7、C 8、B 9、B 10、D 11、B 12、A 13、B 14、A 15、B 16、B 17、D 18、C 19、B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离子 得到 2NaOH+SO2=Na2SO3+H2O AC.Se+O2

SeO2

2、④ ③ ① ② 钾 不能

9 / 10

.34 B.最外层电子数

3、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移走了可燃物 充足的氧气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氢气 过氧化氢溶液

CaCO32HCl=CaCl2+H2O+CO2

酒精灯 复燃 澄清石灰水 红

2、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 A。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8g(2)NaCl、HCl(3)29.2% 2、(1)11.3g ;(2)<;(3)9.8%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