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服务自由化的不断深入, 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只有认清我国银行业的 优势、劣势、矶遇和风险,才能制定好进一步开放我国银行 业的具体措施。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口 曹永峰 一 lj 鑫 窿j誊一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现状 1979年日本东京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标 彝 志着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我国的开始。随着我国改 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对外资银行准入限制的 不断放宽,来自欧、亚、美、大洋洲几十个国家 和地区的外资银行国内获得了迅速发展。 一。 、外资银行数量众多,但资产规模不大。  ●冒 器 ; 截至2001年底,在华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已达 1分9行1家,其中独资、合资银行13家及外资银行 翼 露 ll  霪 一 ^_ l j159家,但与其数目的膨胀相比,外资银行 ●l _自 在资产规模上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发展。在1997 年以前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增长较快,1997年后 却出现了近十个百分点的下降。究其原因,一是 i强 罄曼 - 受亚州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采 取较为谨慎的策略;二是随着中央银行连续7次 下调人民币利率,外资银行资金成本优势已逐渐 丧失;三是受现金在先约束的影响,三资企业对 l 船 翟 l 豳 藿霾 P 融蠕 人民币的需求有增无减,许多跨国企业转向中资 眼行进行融资;四是我国对外资银行的业务限 辫 l 制。我国已加入WTO,入世时承诺的扩大外资 鼠行的业务范围和市场准人等必定会促进外资银 资产规模和银行数量双增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二、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与各国(地区)在 华的FDI正相关,与各国(地区)同中国的进出 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加人5年内,允许其 向所有中国客户堤供服务,允许外资银行完全的 市场准人,取消所有的地域限制,允许外资银行 在现有的业务范围基础上增加票据贴现、代理收 口贸易正相关。截至1999年底,来自18个国 家(地区)的68家银行在中国设立157家分行, 在我国设立分行最多的外资银行所属的国家(地 付款项、提供保管箱业务等。4.允许外资银行 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 5.加人后,允许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人我国 区)正是在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地区)及与 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三、外资银行的分行高度集中在沿海省 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开展业务,而且在市场准人和 国民待遇方面没有限制。6.经审批,允许外资 金融租赁公司按照与中资金融租赁公司相同的条 市。20世纪80年代,外资银行在全国设立分行 2l家,集中于深圳(12家)、珠海、海口和厦 门。进入90年代,市场准人的放松主要在沿海 城市,#1-资银行大举进人。上海由于既是外商 投资集中、外贸交易量大的城市,又有发达的 金融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而成为首选城市。90年代上海共开设了44家分 行。北京在1995年对外资银行实行准人,5年 内设立18家分行。 四、外资银行业务以批发为主。90年代中 期前,在华外资银行只能经营外币业务,不能 件,提供金融租赁服务。按照我国的承诺,外资 银行将逐步扩大其经营范围,并最终取得与中资 银行平等的地位。因此,中国加入WTO是融人 世界经济的过程,也是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 的过程,而外资银行肯定会是这个过程中的受益 者。 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福利效应分析 1.竞争压力效应。来自国外的竞争从总体 上看,无论从强度还是从范围都大大超过来自国 经营人民币业务。1996年12月上海允许符合条 件的外资银行试营人民币业务。1998年8月深 圳的外资银行才开始进行人民币试点工作。加 内的竞争,这必将打破国有银行垄断局面,迫使 国内银行业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偏好,改善服务 质量,最终造就一个多元化银行主体竞争的局 上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网点少,目前外资银行的 业务主要以批发业务为主,服务对象集中于跨 国公司的在华企业、经营出色的三资企业以及 面,提高整个银行业的效率。 2.技术转移效应。金融业是技术密集型行 业,是受信息技术、互联网络影响最强烈的产 业,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使我们仿效国外金 融企业的新金融产品或新服务方式以及先进的风 大型外向型国有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为外 汇贷款以及其他的增值服务。 险管理等技能。同时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国内 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 l };f{ f{#;一企业的技术学习和创新是主动的、积极的,从而 保证技术转移的有效性。同时,通过本国雇员和 !{{i l{f{{. {l rl { ÷} }}{{{{i{} 、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开放的承诺 外国雇员在外国公司和国内公司之间的流动,使 技术扩散成为可能。 根据有关协议,我国将向外资银行在营业 许可、人民币业务、外币业务等方面履行以下 承诺:1./JnA.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 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 一3.制度创新效应。中国银行业在融人国际 体化的进程中,必然遵循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 的统一规则,接受以巴塞尔协议为准绳的国际银 行业监管原则、标准和方法。这将促使银行业加 强全面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进信息 披露制度,并推进监管的规范化、全程化,保证 监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构和许可证发行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2. 加人后,外资银行可以立即向中资企业和中国 居民全面提供外汇业务。3.扩大外资银行人民 币业务范围。加入后2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 港澳价格/2 ̄o2年第l0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 — 4.吸引外资效应。外资银行的进入必定带 来大量的国外金融资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4.供应商。在信息技术使用与合作伙伴关 系方面,国内银行没有像国外银行那样把供应商 中国投资资金的不足。外资银行的进入、金融监 管制度的完善也提升了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吸引 外商直接投资。 的价值链整合到自己的价值链中,缺乏与供应商 之间的战略合作。 5.产业竞争力提高效应。由上述三个效应 的作用导致银行业低成本、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将 进一步开放我国的银行业 我国银行业的SWOT分析 直接引起其他产业生产成本的下降,从而提高其 他产业竞争力。技术转移效应也会促进其他产业 的技术创新和升级,制度创新效应所导致的稳定 一、我国已加入WTO,认清我国银行业的优 势、劣势、机遇和风险,才能制定好进一步开放 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措施。(见表)。 二、进一步开放我国银行业的战略选择 1.全面清理和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为我国 的宏观经济环境将保证其他产业稳定的预期,也 会使政府趋向于适度公共债务水平和赤字水平, 从而减少政府税收增长的可能,减轻企业税收负 担,最终提升本国公司及产业的竞争力。 三、我国银行业面临新的竞争格局 1.客户。WTO作为一个推动全球贸易自由 化的机构必定会慢慢造成目前管制的放松,随着 金融业稳健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加入WTO后, 随着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对外资银行将 逐渐实行“国民待遇”。我国不少法规已不适应 金融业的发展和对金融机构监管的需要。我们要 根据加入WTO的承诺表,从提高竞争力的战略 高度,抓紧清理现有法规,保持未来金融法规与 WTO的基本规则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承诺相一 致。同时,根据金融市场开放的现状、加入 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经营情况、国际 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金融El益发达将造成“脱 媒”及结构化跳跃等体制性变化,增大竞争的激 烈性和隐蔽性。因此,我国银行不应只停留在客 户竞争的表面,而应注意国外银行在客户竞争背 后的整个策略和内部管理。 2.竞争对手与潜在竞争对手。来自外资银 金融监管趋势的变化,修改和完善有关金融法律 框架,为我国金融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全面的法律 保障。 2.加快国有独资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提高 行和非银行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是全方位的, 不同层次的。国内银行是政策导向,而外资银行 是利润导向和市场导向,外资银行在业务和产品 方面有很好的信贷控制能力与风 险管理能力,因此,外资银行又 是客户驱动产品,产品周期短, 而且价格灵活。 项目 我国银行的SWOT分析结果 主要内容 强大的服务网络;熟悉本国政策、历史、民俗、人文和环 优 势 境;拥有广泛的国内客户、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对人民币强 大的吸存能力;有国家信誉的支持。 银行机构的体制性弊端严重;盈利水平不高;服务水平 低;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资产比重大, 势 急需调整资产组合;创新能力弱;风险控制能力弱;人员 素质不高,人才培养不足,员工人数众多,机构庞杂;信 息化程度低,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通讯网络、软件开发 与配套能力差;外部政策不利于我国银行的竞争。 3.未来银行替代者。目前 由于政策保护的原因,国内银行 替代者还仅限于金融类企业。国 外银行由于管制的放松,使得其 替代者层出不穷,特别是国际互 联网络市场革命性的发展,虚拟 劣化银行凸现。从它们身上,我们 可以看到国外银行今天的替代者 就是国内银行明天的替代者。 、祝可以有机会向外资银行学习,加快自身改革步伐;可以根 遥 据国民待遇原则,到缔约国发展业务;有利于银行调整信 贷 结构;对银行新的国际业务、外汇业务、创新产品需求 增加。 胁 人才流失;客户流失;诱发银行系统发生金融危机。 威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哑田囫 --7_0 P e r s p e c t I V e 参与国际银行业竞争的能力。由于我国股份有限 银行脱胎于国有独资公司和有限责任银行,与西 方银行成熟的股份制差距很大,股份制的效能未 能完全体现,股东中国有大股东一股独大,股权 不分散。加快银行的改革,一种模式是国家作为 国有银行的投资主体,通过建立委托——代理关 系,找到尽职尽责的代理人,监督银行治理结构 的建立和经营状况的改善。但是,由于所有者缺 力把每位员工都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在人才培 养上公开、公平、公正,重视员工的能力开发和 绩效评价。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期权激励机制:一 是员工持股计划,员工通过参与持股计划,以公 司股东的身份自我激励;二是认股权证,即一种 买方远期看涨选择权证券,有利于引导员工行为 长期化;三是高息公司债或可转换公司债券,高 息公司债是向本公司员工以较高的利率发行本公 司的债券,但期限较长。 5.加快银行的创新步伐。加快推进银行的 电子化、网络化进程,缩小同国际大银行的技术 差距和经营水平差距。目前,网络银行正以其拥 有广泛的资源、独特的运作方式成为国际金融业 发展的方向之一。此外,网络银行还突破了地域 与时间的限制、拓展了银行发展空间、增强了交 易的灵活性,网络化已成为银行取得竞争优势的 关键。目前,必须加大银行投入,大力发展网上 位,尽管我门曾经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但这种委 托——代理关系难以建立。另一种模式是通过优 化投资人结构,引进非国有投资主体来加强优化 法人治理机制的建立。而引进外资银行之时,积 极加强和它们的合作,鼓励中外合资方式,是完 善我国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T-段。通过 引进外资和民有投资主体,强化投资主体地位, 从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3.实行审慎监管政策,提高监管水平。一 是提高对金融企业的监管标准。在符合WTO基 本原则的前提下,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有关银行监 管的协议和我国实际,通过审慎监管T-段严格掌 银行,与此同时,要提高安全防范措施,以保障 网上银行的正常运行。 6.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现代管理理论表 明,一个企业要保持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 必须比竞争对手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同时这个企 业的学习能力并不会因为公司职员的流出而下 降。x,l-于机制转换过程中的我国银行这一点很重 要。 握市场准人标准,控制金融机构的发展规模和发 展速度。二是增加金融监管透明度。对外披露有 关信息、增强金融监管透明度是强化市场约束的 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既要外资银行提供详细的 信息资料,包括定期的统计资料、资信情况和经 营状况等,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公布自己的有关 信息,做到真实可靠、不弄虚作假。三是加大监 管力度,健全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银行监 7.引进外资银行的战略选择。一方面,在 引进外资银行时应注重其布局的相x,l- ̄中性,最 大限度的利用产业积聚效应。从世界经验来看, 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一国的金融中心。因而,我 {,;l管的组织形式,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大 对违法、违规人员和机构的查处力度。 , { l{lll}f ill{f t- {{f{{ l i{ j 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时应有意识地促进上海、北  ; {{.j{ 4l4.加强人力资本管理,造就一支高素质的 京等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 合作。我国银行与外资银行各有所长,除了竞争 外还存在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机会。我们有广 泛的国内网络,熟悉国情,人民币业务根基扎 员工队伍。银行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和依据就在 于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必须改变传统的人事 管理办法,创立一套面向市场的人事管理办法, 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淘汰机制,留住人才、淘 汰过剩人员。在人事管理中制订切实可行的人事 实,具有较强的优势来与外资金融机构联合开展 业务,合作前景广阔。既可以建立中外合资银 激励机制应成为重点,这也是银行吸引人才、稳 定人才的关键。一是薪酬激励,这是最基本、最 重要的手段;二是培训开发;三是工作激励,努 行,也可以在业务上合作,如合作参与银团贷 款、项目贷款等。同时,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使我 们能够学习先进技术和创新、管理技能等。■ 粤港澳价格/2∞2年第lO疆 0 厂■ ■ ■■—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