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施氮与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关系

施氮与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关系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 1年第lO期 (总第260期) 吉林农业 JILIN AGRICULTURE NO.10.20ll (CumulativetyNO.260) 施氮与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关系 田静 ,孙毅 (1.吉林省辽源市科协,吉林辽源136200: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 在吉林省乾安县的淡黑钙土上(P205、K20施用量均为75kg/hm2),研究氮与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试验施肥量范围内,氮与LAI、有效穗长为二次曲线关系,存在最大值,与百粒重、产量为三次曲线关系:除百粒重与LAI外,其 余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施氮180kg/hm2时,产量、百粒重和有效穗长均达到最大值。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高效施肥技术内容。 关键词:玉米;氮肥;产量;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53-2 0前言 表2方差分析 差 异 来 氮肥施用对增强土壤供肥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作 物品质起到很重要作用。美国科学家H.G认为,如果停止施用氮 肥,全世界的农作物产量将减少40%一50%。科学合理施用氮肥对粮 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吉林省西部地 区农田土壤的缺素状况,我们于2010年在吉林省乾安县进行玉米 主要营养元素氮的不同用量试验研究,探讨氮肥的施用效果、最佳 用量及氮营养元素在抗旱增产中的作用,以期达到玉米高产优质 高效,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株高 SS LAI F Ss F 穗粒数 Ss F 百粒重 SS F 有效穗长 SS F 产量 SS F (if 源 组 5 7&04 n 064 1.545 &540 3l91矗0 2 83l 24.98 重l嚣 2 34 &286 8863682.5 &79l 间 组 内 12 32 37 l_047 2 592 绷 5 5897Z 5 1屯52 3 50 l1.05 3&39 36734m 6 125371蜀 l 总 l7 瓢计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土壤与材料 试验于2010年在乾安县赞字乡实施。供试土壤为淡黑钙土, 有机质17g/kg、速效氮、磷、钾分别为115mg/kg、3img/kg、 228mg/kg。供试玉米品种为中度喜肥的吉单209。 1.2试验设计与处理 P2O5、K20用量均为75kg/hm ,N用量设0、90、135、180、 225、270kg/hm。,其中磷、钾肥的全部和1/4氮肥做底肥,其 注:FO.05(5,12)=3.106;F0.01(5,12)=5.064 2.2相关分析 由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可知,产量与LAI、百粒重、有效穗长 相关;有效穗长与LAI、百粒重相关;百粒重与LAI没有相关性。 其中,LAI与有效穗长相关极显著,产量与百粒重、有效穗长相关 极显著。 余3/4氮肥在玉米拔节期追施。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 33.75m。。4月3O日坐水播种,6月l6日灌水一次(灌水量141t/ hm )。 表3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 LAI LAI 百粒重 1 有效穗长 1 0.7883* 0.9426** 产量 百粒重 有效穗长 产量 0.6845 0.9268** 0.8568* 在玉米开花结束后,测定植株高度、叶面积指数(LAI),小 区取样20株。在玉米成熟时收获(每小区lOm。),测定指标包括 穗粒数、百粒重、有效穗长、产量。 1 0.8918.* 1 注:r0.05=O.7545,r0.01=0.8745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3施氮量与各项指标的关系 施氮量与LAI、百粒重、有效穗长、产量如下图所示。 2.1显著性检验 施氮与L A I呈二次曲线关系 (y:一 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方差分析,各处理的植  1)。根据趋势线,最大 株高度、穗粒数差异不显著,而LAI、百粒重、有效穗长和产量均 0.00002x2+0.0089x+2.7068,R =0.982;最大LAI下降5%时的施氮量 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2)。在施氮量为180kg/hm。时,LAI、百粒 LAI(3.67)的施氮量为222.5kg/hm。 重、有效穗长、产量均达到最大,虽然各处理的植株高度、穗粒 范围为126.4 ̄318.6kg/hm 。施氮与百粒重呈三次曲线关系(y一0.000001x3+0.0004x2— 数差异不显著,但也均在此施氮量下表现最大。 表I试验结果 处理 (kg/ 株高(cm) hm2) 0 LAI 穗粒数 百粒重 (g) 有效穗长 (am) 产量(kg/hm 214.1土15.1O 2 69±0.224 458±39.7 2L 3±1.22 l5.1±0.83 5689.0±445.20 90 215.4±14.55 3.39±0.302 550±48.0 2L 8±1.24 17.6士0.97 6575.0±521_34 135 215.1±15.50 3.44±0.305 555±48.5 24.1±0.94 17.8±0.98 7363.O±589.08 180 2l6.2±l6.3O 3.55±0.315 591±51.7 24.3±0.35 19.0±ll O5 7667.0±615.21 225 215.O±l4.80 3.5O土0.311 571±50.0 23.6±1.33 17.7±0.97 7586.0±608.25 270 209.9±l6.11 3.43±0.305 529±46.1 22.0士1.22 17.2±0.95 6569.0±520.83 0.015lx+21.228,R =O.9091)。根据趋势线,施氮量在25和 200kg/hm 范围内,百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200kg/ hmz时则有下降的趋势。 施氮与有效穗长呈二次曲线关系(y=一 0.0001x2+0.0385x+15.052,R =O.9056)。根据趋势线,最大有 效穗长(18.8cm)的施氮量为192.5kg/hm。;最大有效穗长下降5% 时,施氮量范围为95.7 ̄289.3kg/hm 。 施氮与产量呈三次曲线关系 (y=一 0.0006x3+0.1612x2+0.2818x+5685.3,R =O.9971)。根据趋势 线,施氮量在0和180kg/hm 范围内,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 而LAI ̄O低于最大值,表明保持玉米高产的群体叶面积并非越大越  加,超过180kg/hm 有下降的趋势:无论是理论值还是实际测定结 好,而应是适宜值。果,180kg/hm 施氮量的产量最高。 参考文献 4 3j [1】李生秀.提高旱地土壤氮肥利用率的途径和对策[J】.土壤 通报,2002,36(增刊):56—76. 要3.0 2, 2由 0 50 100 t50 200 250 3oD N(蛔Ih ) N(k| ) [2】高祥照,马文奇,杜森,等.我国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土壤通报,2001,32(6):258-261. [3】吕殿青,等.氮肥施用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J].植物营 养与肥料学报,1998,4(1):8-1 5. [4]沈其荣,土壤肥料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1. [5】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M】.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 社,1992. [6】李世清,凌莉.影响土壤中微生物体氮的因子[J】.土壤与 环境,2000,9(2):158—162. 0 50 100 150 200 25o∞0 N c t嘲 ) N( lt ) 图1施氮量与各项指标 .… [7]沈宏,徐本生.施肥对不同农田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J】.农村生态环境,1997,1 3(4):29—35,54. [8】吴景贵,姜岩.非腐解有机物培肥对水田土壤生物量态 碳、氮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8,29(4):I58一I60. 作者简介:田静,女,吉林辽源人,吉林省辽源市科协农艺 师,从事农村科普工作和土壤培肥研究。 通讯作者:孙毅,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铜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氮对穗粒数影响较小; 但对LAI、百粒重、有效穗长、产量影响较大。在这四项指标中, 百粒重和产量与施氮量均呈三次曲线关系,对氮最敏感;LAI和 有效穗长则呈二次曲线关系,存在最大值。最高产量时,其LAI为 3.66,略低于最大LAI;百粒重为25.6g,接近最大:而有效穗长 为18.7cm。由此可见,产量达到最大时果穗性状达到最佳状态, (上接48页) 2.4辣白菜对超氧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表2辣白菜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Table 2 Scavenging rate of the extracts on superoxide an1On 可能会更高。这个实验仅限于对辣白菜不同溶剂粗提物抗氧化活 性的研究,至于辣白菜中各个组分包括黄酮类和多酚类对清除自 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及其贡献的大小,以及对辣白菜提取物中抗氧 化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编号 1 2 7 50 10.O0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一) 提取液浓度(mg/mL) 水提液清除率(%) 25 25 34.25 醇提液清除率(%) 18.66 29 43 和探讨。 3 4 5 12.5 15.00 17 50 45.36 57.39 68.14 39 33 49.20 54.87 参考文献 [1】金清.朝鲜族传统发酵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J】.延边大学 农学学报,2004,26(3):2O8—212. (2】杜薇,刘国文.刺梨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资源利用[J】.食 品科学,2003,24(1):112-114. 注:醇提液清除率标准曲线 0.9989;IC50=i 3.40 mg/mL 水提液清除率标准曲线:Y 0.9947;IC50=I 5.67 mg/mL [3】雷桂兰,吴中华,刘世旺.苦剂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测定 [J】.长江大学学报,2005,2(1):37—39. 3分析和讨论 【4】丁利君,周国栋.莲子水溶性糖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清除 [5]金春英,张小勇,崔胜云.DPPH) ̄邻苯三酚法对牛蒡和小根 在所试对照品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提液和 能力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8):2 52—254. 醇提液对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8.18,6.12mg/mL。另外水提液 和醇提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t50值分别为13.40,l5.67 mg/ 蒜提取液及其他抗氧剂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比较研究【J】.延边大 mL。说明辣白菜醇提和水提液均具有较好的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知道水提液抑制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1):46—46. 【6】张海容,秦文j拿,赵二劳,等.沙棘多糖和黄酮清除氧自由 0・能力比醇提液强,然而这可能与水提液中含有较高含量的多糖 基的研究[J】.化学通报,2006,69:卜5. 和少量的多酚等抗氧化物质有关。而醇提液抑制・0H能力优于水提 作者简介:李铉军(1977-),男,朝鲜族,吉林长白人,延 液,则可能是由于醇提液中黄酮类物质比水提液中多的缘故。 本试验制备提取液时,试验中是60"C烘干,可能会对辣白菜 蛋白质和挥发性成分类会有破坏,这说明新鲜辣白菜的抗氧化性 边大学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