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 数的世界

1.除法的意义 (1)求总数中含有几个每份的量;如求180里有几个30;用180÷30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求160是40的几倍;用160÷40

(3)求将总数平均分成几份;如求把2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用240÷6 2.除法中的数量关系(非常重要!):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3.笔算 (1)计算方法: 步骤:

①判断商是几位数的要领: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写在哪一位上。

如:234÷21看234的前两位是23 比除数21大;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3上面;商是两位数。

204÷21看204的前两位是20 比除数21小;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4上面;商是一位数。

②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

A、从最高位除起;B、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C、余数比除数小 注意: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③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1) 当除数的个位小于5时;可用“四舍”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且比它小的

整十数来试商。把除数看小了;可能会出现初商偏大的情况。 即:除数看小→初商偏大→调小再试

(2) 除数的个位大于或等于5时;可用“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且比它

大的整十数来试商。把除数看大了;可能会出现初商偏大的情况。 即:除数看大→初商偏小→调大再试

576÷18=32

(2)竖式中的0的特殊位置 (3)简便计算

1 / 5

4.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补充:当有余数时;余数也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 易错点:“被除数不变时;除数和商是反向变化的;其余都是同向变化的”

即: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要除以或乘几。

5.应用

1.几个数量关系式

①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单位:千米/时、米/时、千米/分、米/分、千米/秒、米/秒) ②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③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④1份的数×份数=总数 总数÷份数=1份的数 总数÷1份的数=份数 6.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乘除后加减;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二、 图形王国

1. 观察物体:

①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②几何体与三视图之间的转化(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称为三视图) 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时要注意用尺子画线且底边在同一直线上 2.直线、射线和角 1.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量出长度;无限长。 2.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伸;能够量出长度;有限长。

3.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量出长度;无限长。 直线、线段、射线 的区别和联系: 端点 延伸 长度 直线 0个 两端都可延伸 无限长;不可度量 线段 2个 不可延伸 可度量;有限长 射线 1个 一端可以延伸 无限长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2 / 5

(2)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叉开得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5.角的度量:

(1)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 “度”;用符号“ °”表示。出现角的度数的时候一定要带上“ °”

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 (2)量角的方法:①点点重合;(角的顶点;量角器的中心点) ②线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角的一条边) 易错:看清楚0刻度线在内圈还是外圈。 ③度数看另一边。 6.钟面时间问题:

(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因为周角是360°;而钟面上有12个整点刻度;所以每两个整点刻度间的夹角是360°÷12=30°

2:00或14:00;时针和3:00或15:00;时针和

分针夹角为2个整点;即 分针夹角为3个整点;即30°×2=60° 30°×3=90°

7. 熟练记忆三角尺各个角的度数:

8.角的分类:

(1)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 平角=180°;周角=360°

(2)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1个平角=2个直角; 4.画角

(1)画角的步骤 (2)角的有关计算

3 / 5

3.平行和垂直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与相交两种;其中相交又分为垂直和斜交两种。

斜交

相交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 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这两条直线的

交点叫做垂足。(如:AB⊥CD)

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AB//CD)

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 如: ②号线 ③号线 ②号线 ①号线

③号线 ①号线

②号线和③号线同时平行于①号线; ②号线和③号线同时垂直于①号线; 我们就说②号线和③号线也互相平行。 我们就说②号线和③号线互相平行。

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 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①号线和②号线互相平行; 如:图中的AF就是点A到直线的距离。 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会处处相等。 A

B C D E F G H 6.画平行线和垂线

(1)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性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画出一条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4 / 5

4.操作 1.量角; 2.画角:(1)量角器画角;(2)三角板画角;

3.画平行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4.画垂线: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操作题中;做完垂线一定要标上垂直符号“∟”)

三、 统计天地

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a、整理原始数据时;可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但是在整理完数据填写统计表时要用数字填;使得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结果;在最后计算合计数时可进行检验。

b、条形统计图是把整理好的数据以直条形式呈现出来;直条长度表示数据多少 c、条形统计图5要素:横轴(统计项目)、纵轴(统计单位)、统计直条(直条上标数字)、图名、制图日期 2.平均数

a、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计算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b、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但不代表其中某个个体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