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开区简介
(一)发展历程
重庆经开区1993年经批准设立,是重庆首个、西部首批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位于南岸区。2001年开始形成一区两园格局,南园5.0 平方公里位于南岸区、北园4.6 平方公里位于北部新区,发展重心由南向北转移,并在北部新区设置了83.7平方公里的拓展区。经过17年的快速发展,顺利完成了近9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任务,培育形成了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绿色食品、服装等六大产业,汇聚了4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
2010年7月,重庆、市决定,对重庆经开区的管理进行战略调整,让重庆经开区回归南岸区,并在南岸区的茶园组团地区设置了59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其中可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赋予重庆经开区承接两江万亿工业板块、引领江南万亿工业板块、带动重庆主城东南片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使其继续发挥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助推南岸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窗口、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重庆经开区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切从零开始,迈开新一轮发展步伐,跨入二次创业的新腾飞时期。
(二)综合环境
区位优势显著。现在的重庆经开区区位优势显著,是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北临长江,拥有10公里的长江岸线和10平方公
1
里的滨江地带,毗邻长江内河流域第二大岛——广阳岛,是发展高端住宅、水路休闲、品牌业态的首选之地;拥有长江中上游的天然良港——东港,泊位丰富,正在重点开发建设,是发展仓储物流的优良港口。东西侧倚铜锣山、明月山两大山脉,森林覆盖率超过50%,拥有“山城花冠”和“重庆肺叶”——南山,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交通四通八达。经真武山隧道、大佛寺大桥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火车北站仅需20分钟;经内环快速干道、长江大桥或菜园坝大桥至碑、朝天门、重庆火车站仅需10分钟;经慈母山隧道、朝天门大桥至江北嘴仅需10分钟;南山隧道建成后,通往渝中区、江北区将更加快捷。东港码头滨临长江黄金水道,可直接实现海上航运;绕城高速公路、内环快速干道、江南大通道、东城大道,以及轻轨6号线、轻轨8号线、铁路东南环线,形成便捷的陆路网络。
能源供应充足。拥有110KV迎龙、峡口、莲池、东港变电站4座,在建220KV书房变电站1座,电力保障能力强;拥有覆盖全境的供气管道,并与重庆外环高压燃气管线相连,气量气压充足;拥有日供水能力10万吨的臭氧深度净水水厂1座,水源清洁,出厂自来水达到直饮水标准;拥有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工业和生活污水可全部纳管。
2
(三)发展战略
经过反复研究、集思广益,重庆经开区科学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12345”发展战略。围绕1个目标。围绕将重庆经开区建设
3
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实现投产、在建和招商项目产值2000亿元,其中实际投产项目产值1000亿元。立足2大定位。立足“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港口开放基地”两大定位,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高端产业集聚地。做强3大产业。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完成4大任务。到“十二五”末,拓展区可建设范围内土地整治基本完成,基础设施配套趋于完善,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推进5区建设。1年打基础、3年上台阶、5年见成效,10年内把经开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的先导示范之区、高端产业之区、临港生态之区、开放创新之区、和谐幸福之区。
按照上述战略,确定“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为:5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50亿元;GDP年均增长25%,达到55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达到1200亿元,产能达到200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外资累计分别突破400亿元、13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0%,达到7.3亿美元。
(四)主导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东港港区是重庆重点发展的“三基地四港区”之一,依托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建设东港集装箱码头、船舶修造基地,重点发展船舶行业。作为重庆主要的机电装备制造基地之一,以重庆机电控股集团旗下的机床集团、通用工业集团、美的通用制冷设备公司、博森电器公司整体迁入为契机,重点发展
4
数控机床、通用机械、制冷设备、电力设备行业。
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拥有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移动终端及物联网设备检测认证机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以及国家级移动通信终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物联网)示范基地、3G技术产业化基地。入驻了国虹科技、凌进电子、英业达、万利达、鼎暄科技、大唐新数码、索伦科技、组源通信等电子企业。今后将重点发展微型电脑、上网本、手机、电子芯片、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信息服务外包行业。
现代服务业。发展仓储物流,建设东港仓储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市场、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将设立农产品交易所。发展总部经济,将设立进出口离岸结算中心、电子商务结算中心。发展商务楼宇,建设商贸购物中心、高端住宅区、休闲度假区。
(五)支撑
优惠。重庆经开区不仅具备国家级经开区的优惠,而且享有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号文件等配套,此外重庆、市还特批了重庆经开区享有与重庆两江新区同等的优惠,对入驻企业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的叠加达到了全国最优。
审批。重庆市常委会颁布的《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赋予了重庆经开区管委会市级管理权限,可以对相关的规划、建设、城市管理事务进行直接审批,能够为企业入驻和项目投资提供快捷高效的审批服务。
服务。牢固树立“小、大服务”意识,建立健全适应
5
国家级开发区的企业服务制度,组建招商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专门承担企业服务职责,实现“一次性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打造“高效、透明、公平、规范”的服务型,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人才。建立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给予购房、租房、培训、探亲补贴及安排子女入学等特殊,搭建一流平台、营造一流环境、引进一流人才,鼓励和帮助人才创造一流业绩。
更多详情请参考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主页www.cqjkq.goc.cn。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