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山东276000)
【摘要】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出现,开辟出了新的媒体市场格局,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传统媒体的发展问题成为我们重点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新媒体代表着未来的媒体市场、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一点是不可能发生改变的,所以作为传统媒体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应当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借助于新媒体探寻出全新的发展道路,唯有这样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了解,首先对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然后主要对当前传统广播节目如何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节目;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探讨
广
播是非常传统的一种媒体形式,其曾经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是媒体当中的主流,但现目前由于新媒
第二是信息量大且展现形式丰富。在目前的互联网新媒体当中,已经存在了巨量的数据信息,而且随着人们的活动,互联网新媒体当中的数据信息还在不断地增加,同时增加速度非常之快,只要有人操作新媒体,上传、发布信息,信息量就会不断地增加,显然当前每时每刻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在同时操作新媒体,这就给受众带来了极大的信息获取与选择空间。再者,新媒体当中的信息展现形式丰富,可以是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甚至是其他专业的图纸、图表,可以满足受众的不同层次需求[1]。
第三是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新媒体继承了互联网的特性,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例如人人都可以上传、发布、转载信息,人人都可以针对某一事物、事件、现象作出评论,成为媒体信息传播中的一员主体,这和受众过往的媒体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极大地满足了受众表达自身主观看法和意见的需求[2]。
二、传统广播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
从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来看,其与传统媒体相比,确实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所以未来整个媒体市场、媒体行业的发展,都将倾向于新媒体,这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作为广播节目,应当基于对新媒体概念和特点的认识、了解,来实现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探寻出全新的发展道路。
(一)健全广播节目播出平台体系
传统的广播节目播出平台是非常单一的,作为受众只能通过收音机进行节目的收听,这对受众来说限制是非常大的,在技术和物质条件有限的以往,受众只能被迫接受这样的情况,然而在当前新媒体全面覆盖的情况下,受众对于媒体的选择空间大大地增加,很多时候他们就没有必
体的快速发展,广播却逐渐的被边缘化,受众群体大量流失,未来发展陷入了不可忽视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广播媒体节目应当“顺势而为”,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来打破当前的发展困境,重新赢回受众,实现长远的发展。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广播节目要想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首先要对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有清楚的认识。
(一)新媒体的概念
从字面上来讲,“新媒体”自然指的是新出现的媒体、新兴的媒体,从技术和内涵层面来讲,其主要指的是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媒体形式,网站、贴吧、论坛、微博、微信、博客以及各种视频应用、资讯应用,都属于新媒体。新媒体在具体的形式表现上其实并不固定,终端形式多样,不仅计算机可以连接,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的可联网移动设备也可以连接,覆盖面广,目前的受众群体数量相当之大,造成了大量传统媒体受众的流失,如广播受众、电视受众等,都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了新媒体。
(二)新媒体的特点
第一是信息传播速度快。不论是哪一种具体形式的新媒体,其信息的传播均依靠互联网,所以其传播速度相当之快,而且由于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所以甚至可以在事件发生的即刻,就将相关信息发送出去,然后实现大范围的快速传播。站在受众的一方来看,他们便能够快速地获得信息,满足其对各类新闻和各类资讯的需求。
【作者简介】张安婧,现任临沂市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总监。
792018.7新闻传播NewsDissemination要再“死守”在收音机前,无疑这就会使得很多的受众流向新媒体[3]。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广播节目应当借助于新媒体,健全广播节目播出的平台体系,一方面继续保持传统,通过收音机播出节目,另一方面开拓新的播出平台、途径,例如可以建立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建立播客账号,或是在各类的语音、视频直播应用中建立账号,尽量做到对广播节目播出平台体系的全覆盖,给予受众更多的选择空间和余地,让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情况,轻松、随意、简便地就了解、收听到广播节目。
(二)强化节目的互动性
新媒体之所以对受众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形式新颖、丰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新媒体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能够与受众有效地、直接地、深入地互动,当前的受众在思想意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非常重视个人意见的表达,所以良好的互动性,使得受众越来越倾向于新媒体。像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在互动性上是较差的,这主要是由于技术的限制所造成的,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广播节目必须要大力强化自身的互动性,给予受众直接参与节目的空间和机会,这样一来就会有很多的受众重新流回广播节目[4]。
例如,在广播节目播出过程当中,可以同步进行微博更新,在微博平台上与受众进行互动,或是在微信公众账号上与受众进行互动,让受众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节目中予以转述。甚至还可以直接转播受众的语音,不再局限于以往电话线路有限的限制。更为深度的互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抽签”的方式,直接邀请幸运听众到现场来参与广播节目,这能够对受众带来很大的刺激,体现出广播节目在思想和形式上的新颖、开放。
(三)重视在移动化领域当中的扩展
从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来看,目前我国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已经占全部网民的85%以上,人数超过5.5亿。另外,我国三线城市的移动设备活跃率反而超过一、二线城市,我国移动手机增长速度最快的不是在一、二线城市,而是在三线城市,可见新媒体的渗透速度之快和渗透深度之深。这就给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必须要实现移动化,随时随地向受众提供媒体信息资源。作为广播节目来说,不仅要打破自身瞬时性、顺序性的播出限制,同时其在可移动方面的性能也还需要加强,虽然说传统的收音机设备也具有一定的可移动性,但是其受信号的影响和限制却较大,无法像新媒体那样,拥有更广泛和稳定的移动空间。
在广播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这个问题的解决其实不难,现代的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广播节目的可移动化播出提供了相当可靠的技术保障,例如可以通
80媒体融合过开发移动端APP的方式,来提升广播节目播出的可移动性,让受众可以通过手机或是其他设备上的应用,来接入广播节目,由于无线网络信号比传统的广播信号更加稳定,所以受众便可以真正地随处走、随处听,基本不受空间限制。另外,移动端APP的推出,还有其他很多的优势,例如其可以有效打破以往广播节目播出的瞬时性、顺序性限制,让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对节目进行播放进度的调节、选择[5]。
(四)树立以受众为核心的思想理念
在新媒体当中,受众的主体性、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但是作为广播节目而言,显然要想为受众提供如此之多的信息让他们进行随意地选择是不现实的,这主要是因为节目内容、节目成本等诸多因素限制造成的,而且这种限制不只是针对广播节目,对于其他任何媒体节目都是如此。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播节目如何树立并体现出以受众为核心的思想理念呢?
最重要的做法是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受众的喜好,并对受众进行需求划分,清楚、明确地掌握受众到底想要收听什么类型、哪些内容的节目,然后在避免与其他节目内容、性质过于趋同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主流受众的需求。在这方面需要涉及到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因为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真正深入、全面地分析出当前受众的喜好和倾向,至于大数据的来源,则应当以互联网上的各类数据为主,如搜索引擎上的关键词输入、网络信息的浏览频率等等,这些信息数据都可以反映出当前受众的需求。
结语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几点策略建议之外,广播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还需要格外地注意一点,那就是要始终确保节目的质量,不能为了片面地迎合受众、取悦受众,而不顾媒体的基本原则,粗制滥造或是照搬照抄,这样的话受众同样不可能真正地认同广播节目,甚至可能产生反感情绪。■参考文献:
略研究[1][J].武龙飞戏剧之家,.新媒体环境下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策2018(04):79-80.国广播[2],2017(07):29-33.
王慧.新媒体情境下广播媒体吸引受众的路径[J].中播力研究[3]伊莉娜,2017(10).谈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与发展:110-111.
[J].传中国传媒科技,[4]张帆.浅谈广播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互动需求2017(06):93-94.[J].视听[5],2016(10):9-11.
田园.基于听觉传播的广播新媒体平台建设创新[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