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商论
改进综合评价方法的陕西公路物流业发展研究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申亮 刘丑宏
摘 要:改进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无量纲化采用的均值方法,用总和代替均值,使评价数据均处于0-1之间。结合AHP方法设置指标权重,得到综合评判结果;通过聚类分析表明陕西省公路物流业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结合具体指标分析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关键词:量纲处理 公路 交通物流业 SPSS聚类分析 发展水平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3(c)-136-02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的方法应用非常广泛,以往指标无量纲化时采用的是均值方法[1],由于使用均值时,必然会有大于1的评价数据产生,数据的意义便受到影响;本文中采用某项指标下各省数据加总的和来代替均值,当各省数据除以全国总和时,得到的数据便是各省占全国的比例,以比例的大小说明发展水平的高低,数据处于0~1之间,数据意义直观;且依旧保持均值所拥有的优良统计学性质,即保留指标的变异信息。
近年来我国在公路建设上取得较大的成绩,以公路为基础的物流业也有较快发展,公路交通物流业占据了物流业的较大的部分,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有很大的必要性。
1 分析方法
本文从六类一级指标和相对应的14个二级指标出发,采用
2010年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来源[2],
首先计算出二级指标31个行政区数据与该指标全国总体的比值,然后为二级指标设置权重,得出一级指标的数据,通过AHP方法设置指标的权重,得到各省市的发展水平数据。
1.1 指标选择及权重设置
经过研究,最终本文的指标体系由以下表1所列出的6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构成。
表1 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设置
总指数分类指标(A权重(wi)
具体指标权重(kj)n)
(pn)
(qij)
1.高速公路(/万平方公里)
0.51.交通通道
0.22
2.一级公路(/万平方公里)0.33.二级公路(/万平方公里)
0.22.货运站数量
0.20
4.公路货运站数量1.05.普通货物运输企业数量
0.33.道路货运经营
6.货物专用运输
0.2
公路交通业户数量0.17
物流业发7.大型物件运输0.3展水平
8.危险货物运输0.29.普货从业人员(驾驶员)
0.554.从业人员数
0.16
10.危货从业人员(驾驶员、押
运员、装卸员)
0.4511.普通货物运输汽车
0.555.车辆结构0.15
12.非专用货物运输汽车
0.456.公路货运量与13.公路货运量
0.5货运周转量
0.10
14.公路货运周转量
0.5指标说明:
136
2012年3月 www.chinabt.net
(1)qijn是指各省的指标占到全国总数的比例大小。
(2)kj为14个具体指标的权重值。
(3)qij指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第j类指标的值。(4)wi是六类指标的权重值。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为AHP层次分析法,由于有相关论文阐述,这里不再赘述,直接使用其最终得到的结果wi(i=1、2、…、6)取0.22、0.20、0.17、0.16、0.15、0.10。
(5)pn是各省市以公路为基础的物流业发展指数。1.2 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1)14项具体指标具有同趋势化,均为正向指标,所以无需进行正向化处理。由于本论文二级指标数据是以各省发展水平数据占全国总数据的比例为基础构建的,因此通过加权计算后的总体指标也应该体现比例特性。
(2)量纲处理的方法,采用改进的均值化方法。在本文中即: qijn = 本方法得出的数据不仅可以很形象的反映出每一个省市占到全国总体的比例,值均在0-1之间,便于比较和寻找针对性的对策,而且本身也保留了统计学上的优秀性质,即:均值化后各指标的方差是各指标变异系数的平方,它保留了各指标变异程度的信息。1.3 计算方法
以下以分类指标1,交通通道,具体解释计算、分析过程。(1)Qijn为第i类指标下第j具体指标第n个省(市)的实际数值。(2)某项指标下,某省的数据除以该项指标下全国的总和得到qijn qijn = 例如,北京市的一级公路公路2009年544.05公里/万平方公里,将各省的每万平方公里数相加,得到总量为5856.24公里/万平方公里。则去量纲后为q121=4.05/5856.24=0.0929,将全国各省数据都去量纲化,得到每一个指标下qijn的数据。
(3)通过具体指标的加权,得出六类指标的数据。 qin =例如,北京市高速公路、一级公里、二级公路比值数据分别
为q111=0.0715、q121=0.0929、q131=0.0598。三者的权重作者设置为k1=0.5、
k2=0.3、k3=0.2。加权计算后得到pn=q111×k1+q121×k2+q131×k3 = 0.0715×0.5+0.0929×0.3+0.0598×0.2=0.0756。同理计算得到其他行政区的数据。
(4)再通过六类指标的加权,得出各省的综合物流发展水平数据。 An =
以北京市为例,p1=0.0756、p2=0.0038、p3=0.0405、p4=0.0143、
p5=0.0205、
p6=0.0056,对应的权重值为w1=0.22、w2=0.20、w3=0.17、w4=0.16、w5=0.15、w6=0.10。所以北京市的评价值为:An = p1×w1+p2×w2+p3×w3+p4×w4+p5×w5+p6×w6=0.0756×0.22
+0.0038×0.20+0.0405×0.17+0.0143×0.16+0.0205×0.15+0.0056×0.10=0.300。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行政区域交通物流发展水平An。
2 数据结果
通过对An进行数据分析,即对我国31个省市2010年公路物流业发展水平数据按照大小排名,并进行聚类分析,将31个省市划分了五个类别,通过对五类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与分类指数的发展水平比较发现,全国地区之间的公路物流业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地区之间发展并不平衡。将陕西省公路交通物流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省市进行横向比较,如下表2所示。
表2 全国31个省市聚类分析的数据结果
聚类分析行政区评价数据排名聚类分析行政区评价数据
排名第1类
山东0.09551广西0.024217江苏0.08652山西0.022418广东
0.06773黑龙江0.02119第2类
河北0.06324内蒙古0.019620河南0.05515贵州0.018821上海0.04846第4类
陕西0.017622浙江0.0477福建0.016523湖北
0.04618吉林0.016424第3类
辽宁0.04299重庆0.015925新疆0.042710云南0.015626天津0.038711甘肃0.013727安徽0.035212宁夏0.00928北京0.0313海南0.008629湖南
0.025514第5类青海0.004730第4类
江西0.025115西藏
0.0014
31
四川
0.0249
16
陕西省以公路为基础的交通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排在全国的31个行政区的22名,即便在西部地区也只排在了第5位,处于新疆(0.0427)、四川省(0.0249)、广西(0.0242)、贵州(0.0188)之后,为0.0176,皆处于中等的水平。
3 研究结论及对策分析
列举了陕西省与全国先进省份在六类一级指标下对比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1)指标一:通道(0.0144),排名19;与前三名的上海(0.1536)、湖北(0.1226)、天津(0.1077)有较大的差距,交通通道建设是物流业的基础,这几年陕西省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陕西省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指标二:货运站(0.0061),排名23;与前两名的山东(0.1425)、新疆(0.1431)也有很大的差距;
(3)指标三:企业数(0.0110),排名28;排名前三名的是江苏(0.1513)、河北(0.0913)、广东(0.0845),由于民营企业的活跃,企业数量较多,对陕西省的发展,应该有其启示意义;
(4)从业人员数(0.0318),排名13;排名前两位的是山东(0.1107)、河南(0.0833),这两个省都是经济和交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雇佣了较多的从业人员,交通物流业处于第三产业,可以创造大量的
物流商论
Logistics
就业,所以陕西省应该为物流企业创造更好的政策条件,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改善当地就业状况;
(5)车辆结构(0.0224),排名19;排名前两位的是广东(0.1023)、山东(0.0808),在这个指标下能较好地反映出经济实力与物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装备技术和物流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物流业就应该成为国家的战略性行业;
(6)公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0.0298),排名14;排名前三位的是山东(0.1404)、安徽(0.0941)、河南(0.0883),陕西省的这一指标排名并不是很落后,处于全国中上等的水平,证明陕西省的货运质量还是较高的,应该以此为基础,更加强化物流的高级化发展,不断的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从六类一级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四项指标通道(排名19)、货运站(排名23)、企业数(排名28)、车辆结构(排名19),陕西省的排名比较靠后,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加强这四个方面的建设。公路交通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交通水平的排名基本与陕西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吻合,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强交通物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使交通物流业的发展成为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 叶宗裕.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
选择[J].浙江统计,2003(4).
[2] 中国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罗应婷,杨钰娟.SPSS统计分析从基础到实践[M].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2009.
[4] 韩胜娟.SPSS 聚类分析中数据无量纲化方法比较[J].科技广
场,2008(3).
[5] 陕西省“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R].陕西省交通
厅,2006.
[6] 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2009年年报[R].陕西省交通厅运管
局,2010.
www.chinabt.net 2012年3月
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