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通信频段多系统干扰讨论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SM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文通过详细分析GSM通信系统的现状,了解GSM通信系统运行的基本情况,阐述其中对其有干扰作用的GSM-R系统,针对具体的干扰问题进行相应的测试,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为有效的排除干扰奠定基础。
【关键词】GSM通信系统;SSM-R系统;频段干扰
在进行无线的通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不同网络之间产生互相的影响以及干扰。为了防止产生这样的不良现象,一般会在不同的通信传输系统之间开展相应的协调工作,实现其传输数据的频率是各不相同,进而达到传输不同信息的目的。目前,对于GSM通信系统而言,对其系统传递信息的干扰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详细分析GSM通信系统的现状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是由欧洲的一个电信标准协会(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所制定的数据移动通信系统。我国现阶段的GSM通信系统所采用的频段主要有两个,分别为900mhz以及1800mhz,其中900mhz频段的下行为935~960mhz,上行为0~915mhz;1800mhz频段的下行为1805~1880mhz,上行为1710~1785mhz。
从GSM通信系统方面来说,采用上下行的频段已经可以达到传输数据的相关要求,但是,进行实际运行的时候,GSM-R系统又是不容忽略的问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相关要求,GSM-R系统将与移动通信集团共同使用EGSM(Enhanced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频段。尽管是由于地理位置的才选用这样共用频段的方式,但是这样的使用结果就会给GSM通信系统与GSM-R通信系统带来诸多干扰。
我国移动通信数据系统所选用的就是EGSM频段的电平信号,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在铁轨上方4.5m的地方,其最大值不可以大于105dBm。与此同时,在一些相关的规定中也表明了GSM通信系统与GSM-R通信系统之间不同工作的地理位置,也就是说,在铁路两侧6km范围之内,一定要确保GSM-R通信系统的主导地位,当然在一些特定的地区或者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地区可以将范围适当放宽2km,以此来保证GSM-R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随着火车行驶速度的的逐渐加快,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信息可以快速有效的传达出去就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最佳手段。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到了铁路工作中,相关铁路工作的安全性得到了多重保证,但是系统中需要传输的信息总量也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面临这样的形势,GSM-R通信系统一定要在一种稳定、专一的环境进行工作,面对一些干扰因素
的时候,也可以随着铁路传输数据的需求以及数据通信技术的成熟而逐渐的完善抵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技术。
针对此种情况,GSM通信系统不仅要为GSM-R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还不能对其工作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GSM-R通信系统的自身干扰,保证其可以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
2 GSM通信系统和GSM-R通信系统之间的互相干扰
两个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是由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基站位置以及参数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而引起的。因为GSM-R通信系统的涉及范围太过广泛,其基站的数量也是非常多并且分布范围比较分散,所以排除干扰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相应的基站测试。从干扰测试方面而言,对于GSM-R通信系统的测试中,相对GSM通信系统的测试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一方面能够利用GSM-R通信系统对列车的覆盖达到测试地域广阔范围应用的过程,另外一方面GSM-R通信系统对GSM通信系统的影响是有限的,只要GSM通信系统不干扰GSM-R通信系统,就可以提高系统功率,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并且在每个地区GSM通信系统均有一个相应的区域管理,所以在面对两个系统之间干扰的情况时,一定要更加重视GSM通信系统对GSM-R通信系统的干扰。
在定位干扰的过程中,先要确定干扰的区域。具体而言,利用GPS接收机、场强测试仪、距离传感器以及相应测试主机的测试系统,并且选用测试手机作为辅助测试设备开展相应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由于GSM-R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太广,因此对列车的行驶过程进行测试,以此来提高测试效率以及工作效率。操作过程,利用GPS接收机或者距离传感器确定测试地点,并且在列车行驶的路途中相对比较均匀的位置上安置场强测试仪,以此来获取有关的数据。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列车行驶的路线,是否是一直保持直线,如果不是,那么在进行定位时,尤其要注意确定测试点,不可以将相对直线距离的标准作为确定测试点的唯一衡量指标。在记录各点场强的时候,一定要以GSM-R通信系统的基站区间作为基本标准,利用测试手机进行扫频,计算出干扰信号的基站来源并确定其识别码,进而取得干扰信号的具体场强。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干扰信号的频率超过80dB的地方,用测试手机在附近频率比较强的地点进行拨打测试,检查该地点的频率是否出现跳频的现象,计算出该点来源基站的识别码以及相应的场强。在取得相应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一些必须的加工处理。取得的数据尽管非常真实,但是也会夹杂着许多的偶然因素,致使系统中反映的问题不够全面。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用算术平均法对相应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这样才能够排除一些临时的干扰因素。除此之外,计算95%的电平累计概率也是初步处理数据的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天馈系统损耗以及测试系统本身所发生的偏差。然后根据处理过的数据进行整体系统测试区域的电磁环境图绘制,与此同时,结合系统的整体情况开展干扰因素的分析工作,最后完成电磁环境相应的测试报告。
除此之外,分析GSM-R通信系统对与GSM通信系统干扰的时候,一定要指派到GSM通信系统中涉及到铁路服务的干线区域,并且在当地有针对性的进
行相应的测试,取得有关的数据,对具体的干扰情况进行评估。因为GSM通信系统中服务区的范围不是很广泛,所以,对其进行的测试以及相应的干扰评估工作就相对比较简单。
在开展必要的干扰测试,并且取得具体的干扰情况后,首要工作就是排除目前系统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因为GSM通信系统与GSM-R通信系统是属于不同管理部门的,所以要想顺利完成排除干扰的工作,就一定要在两个部门之间建立一个长期并且稳定的连接纽带,在两个系统进行调试与维护工作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共享有关数据信息,便于协商进而作出合理的调度,保证两个系统均可以正常工作。除此之外,建立信息的闭合环,记录以及反馈每一次系统受到干扰的处理方法,这不仅是一次排除干扰的工作,也为两个通信系统的调整以及成熟提供有力的依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两个通信系统运用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相互的干扰,排除干扰的工作是确保整个系统可以正常运行的综合维护任务之一,只有采取长时间的不断观察、分析以及改进,才有可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武媛,张志强,蒋平杰等.GSM-R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及查找[J].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5(02).
[2]Star Lily.Antipolice/UMR-CNRS Design of an Internal Quad-band antenna for Mobile Phone[J].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2004(14).
[3]Vilma Lucy,M.K. Radio Lab.Helsinki Univ.of Tech,Meandered Multiband PIFA with Coplanar Parasitic Patches[J].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2005(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