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浏 第5届钢结构国际学术会议 本人于2009年3月11~16日期间赴韩国首尔参加由韩国钢结构协会举办的第5届钢结构国际学术会议(ISSS’09),收 获颇丰。 首先,了解了国内外钢结构与混合结构的研究动态,对钢结构建筑、桥梁与复合结构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国际会议是了解目前研究动态最好的平台,从会议的发言与提交的论文可以看出,欧美学者大多集中在单个构件的试验研究与 数值分析上,对整体结构研究较少谈及,这与欧美等新建筑较少有关;日韩学者对桥梁的抗震研究较多,国内学者的研究范围较 广,从桥梁、复合结构到新型建筑结构,无不涉及,研究水平与成果也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让人感到欢欣鼓舞。本人作为山东大 学的教师,从事钢结构的科研与教学,作为大会邀请发言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介绍山东大学与自己的科研成果,是一件非常有 意义的事情。 其次,与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交流是国际学术会议的又一主题,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是科研的发展趋势,闭 门造车是不会有进步的。会议促进了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绝大多数的知名学者均对中国较为熟悉,对山东大学土木工 程的了解也逐渐深入;另外,与国内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学者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韩 林海教授和陶忠教授就薄壁钢管混凝土的研究应用达成一致意见,计划联合申报09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侯和涛,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济南250061) 2009计算生物与系统生物学国际会议 2009年1O月9—1 1日,由国际交叉学科科学家联合会(Intemet Association of Scientists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Area,IASIA)发 起,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2009计算生物与系统生物学国际会议a'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ee on Compurational and Systems Biology in 2009,ICCSB2009)在上海举行。来自全球各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参会人员进行了1天的大会报告和1天的分会 报告,以及1场Poster展示讨论。众多知名科学家出席了本次会议报告最新科研进展,复旦大学的理论物理、计算物理学家郝 柏林院士和日本大阪产业大学陈洛南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敖平教授等25人作大会报告。开幕式上,大会主席 魏冬青教授代表共同主席李亦学和梁志培教授致开幕辞。 会议期间,众多世界知名研究者的精彩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 生物和系统生物越来越被科学家所重视。计算生物和系统生物的研究领域不仅仅停留在生物学,而且已经渗入到了材料科学、 物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医药学的研究领域。计算生物与系统生物学国际会议(ICCSB)作为计算与系统生物领域的综合性 学术研讨会,受到了从事理论计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应用方面,会议关注计算生物与生活、健康和环境。围绕该主题,会议设 立“系统生物”、“结构与分子模拟”、“纳米技术与纳米科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和“环境”等5个议题,与会报告 均围绕这些主题展开,探讨了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会议接受的论文全文由美国IGI—Globle出版社以及期刊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和Molecular Simulation出版。并且,会议 还将所有大会报告摄像录制下来,提供在“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网站,供有关学者参考。 在会议晚宴上,大会宣布并颁发本次会议的多项重要奖项。其中,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Southern California)的 XianghongJasmine Zhou荣获“Young Computational Biologist Award”(计算生物学杰出青年奖)。来自德国Max—Planck—Institute的 HolgerConzelmann和来自中国辽宁大学的于媛嫒则因在Poster展讲中的优秀表现获得“rI’lleExcellentPosterAward”(优秀海报 奖)。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