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电池倍率的因素
像这类问题,我知道的基本也就是大家都懂的:
面密度低一些、压实低一些、配料时导电剂多一些、电解液的电导率高一些、箔材厚一些极耳宽一些。电芯放电过程太热就是两个方向的原因:
发热快、散热慢。对于发热量,那就与反应速度和电芯的内阻有关。反压速度自然就是放电倍率了,这个是电池的工作环境、没法改变。剩下的就是怎么降低电芯的内阻了。
对于散热,经你的提醒还可以再分两个方向:
电芯与环境间的散热以及电芯内部热量的分散。前者取决于环境的温度,环境与电芯的温差与环境与电芯热交换的速度成正比。电芯内部的热量应该是以电芯中心位置最热,四周温度较低。加了外马甲,电芯内部热量应该可以更平衡一些,但是对倍率、循环的帮助有多大,这个定量的问题没研究过,当然对于安全有帮助。
电池内部的热量来源共有4部分:
1、反应热,2.极化热,3.副反应热(锂电池的很少),
4.焦耳热;电池温度在70-80℃的时候,反应热占总热量的大部分,低于这个温度时,主要是焦耳热(我很好奇这些热量是怎么测出来的,不过这个理论很能说服我);弯曲电池的生产厂家会使用一些技巧使电池内部具有绝缘体,从根本上杜绝爆炸的可能:
1、针刺试验,钢钉穿刺电池,不爆炸(这个实验我曾经见过,跟随团队考察时在基安比看过); 2、热冲击试验,强高温电芯加热,不爆炸;
3、重物冲击试验,电力控制下的重物自由落体冲击,不爆炸(这个是在搜索弯曲电池时发现的);
1 / 2
4、9v反充电试验,9v电池组反向充电,不爆炸; 5、9v过充电测试,9v电池组过充电,不爆炸;
6、55度短路测试,55摄氏温度下的短路测试,不爆炸; 7、挤压测试,强力挤压测试,不爆炸。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