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36分)和第Ⅱ卷主观题(114分)两部分,共15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知识技能 内容 基础 分数 32 文言 诗歌小说学习能力 语言应用 写作技能 72 习惯养成 卷面整洁 150分 减3—5分 总分 阅读 鉴赏 阅读 20 8 18 第 I 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24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赍(jī)发?? 懿(yì)范 拔擢(zhuó)?? 庇(pì)佑 .... B.泠(líng)然 ? 耘耔(zǐ) ? 棨(qǐ)戟???? 玷(diàn)辱 .... C.迤(yǐ)逦 ? 福祚(zhuò)? 讥(jī)诮 ??? 壶觞(shāng) .... D.央浼(měi)?? 襜(chān)帷 ?? 睇(tì)眄 潦(lǎo)水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老当益壮 一愁莫展 斐然成章 沧海一粟 B.矫首暇观 沐浴清化 携幼入室 意气用事 C.相形见绌 夙遭闵凶 乐天安命 叨陪鲤对 D.天高地迥 三径就荒 垂天之云 如愿以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 《反分裂国家法》。 ② 由24名聋哑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精妙绝伦,??????? 人心。 ③ 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 了4年。 A.制定??? 振奋??? 推迟??????? ?B.制定 震撼??? 推迟 C.制订??? 振奋??? 延迟???????? D.制订 震撼??? 延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B.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挖掘和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5.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所写。
B. 陶渊明,名潜,号五柳先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 C.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他的代表作。
D.“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君主的一种文书,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和东晋李密的《陈情表》是“表”中的代表作。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遂见用于小邑 见:表被动 . B.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不久 . C.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待 .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发 .7.下列句中相同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之二虫又何知? B.实迷途其未远 ..? 识盈虚之有数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 C.何则,质性自然????? D.将有事于西畴 ..?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访风景于崇峨 ..8.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彼且恶乎待哉 C.皆口腹自役 D.纤歌凝而白云遏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ù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 .
开元初,拜中书舍人,迁并州长史,天平军节度使。有告其反者,鞫¢ú之无状。玄宗将罪告事者,嘉贞谏曰:“准法,告事不实,虽有反坐,此则不然。天下无虞,重兵利器,皆委边将。若告事者一不当,随而罪之,臣恐握兵者生心,.
¢?为他日之患。且臣为陛下腹心,不宜为臣以绝言事之路。”玄宗大悦,许以衡轴.
处之。嘉贞因曰:“臣闻时难得而易失,及其过也,虽圣贤不能为时。昔马周起徒步谒圣主,血气方盛,太宗用之一尽其才,才五十而终。向用稍晚,则无及也。今臣幸少壮,陛下不以臣不肖,雅宜及时用之。他日衰老,何能为也!”玄宗曰:.“卿第往太原,行当召卿。”卒用之为相。在职尚简易,善疏决。论者称之。
注:①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 ②鞫,审问。 ③衡,车辕头上的横木;轴,车轴。衡轴,喻指重要的职位。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次蒲州驿 次:经过、路过 .B.使务不决者,意颇病之 病:以……为病 .C.不安则天甚异之 异:惊异、诧异 .D.若告事者一不当 当:适当、得当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同的一组是 A.因请以己官让之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B.乃召见内殿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臣恐握兵者生心,为他日之患 .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D.陛下不以臣不肖 .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张嘉贞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①布衣环堵之中 ②嘉贞随机应变,莫不豁然 ③用命表,又出意外 ④臣恐握兵者生心,为他日之患 ⑤臣闻时难得而易失,及其过也,虽圣贤不能为时
⑥陛下不以臣不肖,雅宜及时用之 ⑦在职尚简易,善疏决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②③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嘉贞为人不卑不亢,忠诚直率,颇具政治才能,最终官至宰相,他执政崇尚简易,善于疏导,为人称道。
B.张循宪向张嘉贞请教事情,发现了张嘉贞出人的才干,他不妒贤,在向武则天复命时,据实回答,请求把自己的官让给张嘉贞。
C.武则天赞扬张循宪的举贤行为,又在召见中发现张嘉贞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授与张循宪监察御史的官职。
D.玄宗皇帝对张嘉贞不因个人恩怨而危害国家的做法很赞赏,并听从张嘉贞的劝告,及时任用张嘉贞,先派他去太原做官,最后用他做宰相。
第Ⅱ卷(共114分)
三、(24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3分) (2)准法,告事不实,虽有反坐,此则不然。(3分) (3)臣闻时难得而易失,及其过也,虽圣贤不能为时。(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8分)
(1)既自以心为行役, ?悟已往之不谏,????????? ?。??
(2)云无心以出岫, ;景翳翳以将入, 。 (3)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4)披绣闼, ,山原旷其盈视, 。 (5)渔歌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8)臣之辛苦,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界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人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他裸露在她面前,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他时而仰泳,时而俯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个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后是平扑在地。
16.“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这句话有何作用?(4分) 17.文章的结尾反复强调“赤裸”一词。你认为有何深意?(4分) 18.文中有多处自然景物的描写,请简要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4分) 19.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震撼人心;也有人说,去掉结尾一段更耐人寻味。哪一种结尾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语言表达与运用(12分)
20.请在庄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海明威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3分)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
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21.请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9分)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的写作提纲。(10分)
阅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中缺少阅读将是可怕的,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雨果也说:各种蠢事,在每天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的确,人生需要阅读。 23.请根据下面的要求作文。(50分)
《庄子》中有一则寓言:宋国一个家族能制造一种防治皮肤冻伤的药,
因此,这一族人世世代代都以在水中漂洗布絮为业。后来有一个十分精明的商人探听到这一消息,出资百金,买下了他们的秘方。此人拿着这个“专利”来到南方的吴国,他知道当时吴越两国正在大动干戈,吴军将士若使用了这种药,在水战时便不会生冻疮,于是就将此秘方献给吴王。吴王得到这种药后,如获至宝,在严寒的冬天向越军发动进攻。越军虽奋力抵抗,但因将士生了冻疮,战斗力锐减,最终溃不成军。后来,吴王封给这个商人一大片土地,顿使一个小小的商贩富敌王侯。然而,原来发明这一秘方的宋人家族却依旧以给人家洗布为生。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请你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题
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静海一中2016-2017第二学期高二语文(9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答题纸
得分框 知 识 技 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题号 1 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50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I 卷(共36分)
1.B2.C3. 9.C 10.D11.B12.C
第Ⅱ卷(共114分)
13.
(1)张循宪叫来张嘉贞和他相见,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咨”1分,定语后置句式1分,句意1分)
(2)依照法律,告发的事情不属实的,虽然可以反判告发者有罪,这次却不能这样。(“准” 1分,“坐”1分,句意1分)
(3)我听说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等到时机过去了,即使圣贤也不能制造时机。(“虽” 1分,句意1分)
14.(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分)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等 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 (3分)
(3)采菊东篱下(1分)率性自然,超凡脱俗(2分)
15. 每句1分,全对才可得分。
16.(1)与前文照应,强调禁令对士兵的钳制,使他们失去自由;(2分)
(2)成为后文的引线,预示着这个士兵将失去生命。(2分)
17.“赤裸”表现了人们摆脱了种种外在束缚后回归自然、终将平等的关系。(2分)作者认为自然、平等的人是不该相互残杀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反对战争的主题。(2分) 18.这些景物描写表现出对生的渴望,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衬托出年轻战士的生命力,(2分)侧面烘托了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主题。(2分) 19.(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保留现有结尾更好。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陡然生出波澜,情节出现撞击心 灵的高潮,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表现手法上看,悲剧性的结尾与前面所描写的美好 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艺术上强烈的感染力;从主题上看,悲剧性的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2)去掉现有结尾更好。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 味;从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
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去掉现有结尾凸显出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20.例:
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与人物相吻合1分,修辞1分,语言1分)
21. 符合题意(3分),语言流畅(3分),富有文采(3分) 22. (60分)请依据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嘉贞潦倒失意而胸怀大志,既不自认为与众不同,也不自卑于人,从平乡尉任上免官归乡,身为平民住在四围土墙的屋子中,凄清冷落而怡然自得。当时人们并没有谁了解他。
张循宪凭御史身份出巡,回来时住蒲州驿站。循宪将要回报情况,出使的事情还有没有解决的,心中很是忧虑。张嘉贞问驿站的小吏:“这里有好的客人吗?”小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和他相见,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随着情况灵活应答,没有什么事情不通达。等到让张嘉贞写奏章,(那文辞条理)更是出乎意料。他日,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他全按实情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嘉贞。则天皇帝说:“你能举荐贤能,是好事啊,我难道没有一个官位自己进用贤人吗?”于是在内殿召见嘉贞,隔着帘子与他谈话,嘉贞容貌高大英俊,神采出众,武则天认为他与众不同。张嘉贞于是上奏说:“我生长于民间荒野,眼睛没见过朝廷的事,陛下误听他人的话,招引我到皇宫,这是万代才有一次的机遇。然而咫尺之间,像是覆盖着云雾,我恐怕君臣之间的道义,有一些没有完全做到。”武则天说:“好。”急忙下令卷起帘子。第二天,嘉贞被授官为监察御史。
开元初年,张嘉贞升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升迁为并州长史,兼任天平军节度使。有人告发他谋反,经过审查,并没有罪状。唐玄宗将要治告发者的罪,嘉贞进谏说:“依照法律,告发的事情不属实的,虽然可以反判告发者有罪,这次却不能这样。现今天下太平无忧,重兵利器,全都交托给边关守将。如果告发者一有不准确,随即就要治他的罪,我恐怕掌握兵权的人会萌生异心,成为日后的祸患。况且臣下是陛下信任的人,不应该因为我而断绝了(天下人)上表言事的途径。”唐玄宗十分高兴,应允给他朝廷中枢重要的职位。嘉贞于是进谏说:“我听说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等到时机过去了,即使圣贤也不能制造时机。当年马周起身徙步拜见圣主,正当年少年气盛、
血气方刚,太宗任用他,让他充分发挥才能,他仅仅五十岁就去世了。假如任用稍晚,就赶不上(那个时机)了。现在我幸好在少壮的时候,陛下不认为我没有德才,很应该及时任用我。日后我衰老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玄宗说:“你只管去太原(上任),我很快会召你回来。”最终玄宗任用他当宰相。张嘉贞在任上崇尚刑清政简,处事善于疏导开通。议论政事的人都称赞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