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结构学知识解释“树怕剥皮,而不怕烂心”的道理?
答:(1)在植物的形态结构中,广义的树皮是包含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结构成分,它包含了运输有机物的韧皮部(2分),因此,树皮被剥后,切断了运输有机养料的运输通道,使植物的根部得不到有机养料的供应,而使根部逐渐衰老死亡,进而引起整个树木的死亡(3分);(2)在植物的形态结构中,“心”主要是木材的心材部分(1分),由于心材中的导管已经被堵塞而失去输导能力(它在植物体中主要起支持作用)(1分),因此,在植物体中实际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区域是靠近维管形成层的边材(1分),所以,树木烂心并不影响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而使植物体能够正常生长(2分)。综上所述,对树木而言,怕被剥皮,而不怕烂心。
2. 试述双子叶植物根、茎初生结构主要区别(可表解)。
项目 表皮 皮层 根初生结构 有根毛,细胞不角质化,无气孔; 占据较大体积,无厚角组织、绿色组织,内皮层细胞壁常有增厚 茎初生结构 无根毛,细胞角质化,有气孔; 占据体积较小,幼茎中常有厚角组织及绿色组织,内皮层一般无特殊的增厚结构 中柱 有中柱鞘 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辐射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外始式 多数植物不具有髓和髓射线 无中柱鞘 木质部与韧皮部内外排列(韧皮部在外,木质部在内)(并生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内始式 具有髓和髓射线
3. 试述双子叶植物茎次生构造的形成过程。
答:(1)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结果;
当茎的初生构造形成以后,束中形成层开始活动,此时与束中形成层相连接的髓射线细胞,恢复能力形成束间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一环称为形成层(2分)。形成层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组成(1分),形成层细胞进行平周,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
形成层通过垂周而增大了形成层环自身的圈围(2分),并且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向内向外产生一些薄壁细胞,构成次生射线(1分)。(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结果。 木栓形成层通常可由表皮、皮层细胞恢复能力产生(1分)。木栓形成层平周向内产生栓内层,向外产生木栓层,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此外,在原来表皮气孔的部位向外形成大量的补充细胞构成皮孔(2分)。木栓形成层的寿命较短,一般仅生存几个月的时间,在植物的一生中可多次形成(1分)。
4.试述被子植物双受精的过程及意义。
答:双受精过程:花粉管进入胚囊后,其顶端或亚顶端的一侧形成一个小孔,释放出营养核、两个精细胞和花粉管物质。(2分)其中,—个精细胞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合子(1分),另一个精细胞与细胞的两个极核或一个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1分),这就是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双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①通过精、卵细胞结合,形成一个二倍体的合子,使各种植物原有染色体的数目得以恢复,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2分)②同时通过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组,使合子具有双重遗传性.既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又为后代中可能出现新性状、新变异提供了基础;(2分)③由另一精细胞与细胞受精形成的三倍体性质的初生胚乳核及其发育成的胚乳,同样兼有双亲的遗传性,更适合于作为新一代植物胚胎期的养料,可以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2分)
5. 以油菜为例,阐明被子植物生活史的概念、过程、两个基本阶段(要说明其起止点)及世代交替的概念与世代交替过程中的两个转折点。
答:被子植物生活史概念:从上一代种子开始到新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之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或生活周期(严格地说,被子值物的生活史的确切概念应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生长发育和繁殖,直到下一代受精卵为止)。(2分)
过程:以油菜为例,种子播种后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体,经历一段时期的营养生长后,便转入生殖生长,在植株上分化出花芽,再发育成花朵,产生雌、雄性配子;经过开花、传粉和两性配子的融合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包藏于子房中的胚珠发育为种子,完成整个生活史。(2
分,大致过程答出便可)
两个基本阶段:在被子值物的生活史中,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受精卵(合子)开始,直到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时为止,这一阶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二倍体,称为二倍体阶段(或称孢子体阶段、孢子体世代);另—阶段是从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经过减数分别形成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和单核胚囊(大孢子)开始、再到各自发育为含精子的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以及含卵细胞的成熟胚囊为止,此时,这些有关结构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单倍的,称为单倍体阶段(或称配子体阶段、配子体世代)。(2分)
世代交替的概念:在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变替。(2分)
两个转折点:被子植物的世代交替中,减数是从二倍体世代进入单倍体世代的转折点,而受精作用是单倍体世代转入二倍体世代的转折点(2分,答出两个转折点即可)。
6. 为什么说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进化?植物的花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适应异花传粉的性状?
答:从生物进化的生物学意义分析,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优越,是一种进化的方式。实践证明:异花传粉植物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往往植株强壮,开花多,结实率较高,抗逆性也较强,这是因为异花传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是在差别较大的生活条件下形成的,遗传性具有较大的差异,由它们结合产生的后代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和较强的适应性;而自花传粉植物,如长期连续自花传粉,往往导致植株变矮,结实率降低,抗逆性变弱;栽培植物则表现出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抗不良环境能力衰减,及至失去栽培价值。这是因为自花传粉的卵细胞和精细胞产生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遗传性差异较小,经结合后产生的后代生活力弱,适应性差,因而形成衰退现象。(6分,基本要点答到即可得分)
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避免自花传粉而适应异花传粉的性状,如:单性花;雌雄蕊异;雌雄蕊异长;雌雄蕊异位;自花不孕等。(4分,每答对一个得1分,最多得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