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土壤肥料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土壤肥料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撒施、条施、 等;给果树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常用的方法有 、放射沟施肥等。 2、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 和 。

3、不同矿质养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异很大,导致其再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钙是典型的 元素(难移动或易移动),再利用程度较 (高或低)。

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必要性 、 、 。

5、土壤中养分迁移的方式主要有截获、 、 。 6、土壤孔隙类型中,砂土中 孔隙较多,粘土中 孔隙较多。 7、土壤导热性最好的措施为调节土壤中 的含量;在相同含水状态下,砂土与粘土相比其昼夜温差 (大或小)。

8、农业土壤最理想土壤结构体为 ,中性土壤的pH值为 。

9、在我国北方地区,花岗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 ,石灰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 。

10、土壤水分含量测定的经典标准方法是 ,土壤pH测定方法有 等。

11、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包括离子 、 两个过程。 12、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截获、 和 3种途径。 13、有机物质的C/N值为小于等于 时,比较容易被 分解。 14 、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可分为 、 和速效性钾三种 15、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 和 。 16、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两个过程: 和 。

17、土壤孔隙据大小和水分的有效性,分为三级 、 和无效空隙。

18、在土壤中存在三种类型的水分运动: 、 水汽移动。

19、土面蒸发过程区分为三个阶

段: 、 、水汽扩散阶段。 20、 与 矛盾的统一是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二、选择题

1、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缺磷现象时,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较好( ) A. 增加磷肥用量 B. 施用生理碱性肥料 C. 施用中性肥料 D. 配合施用有机肥料 2、下列哪组肥料的混合是最不合理的( )。

A. 硫铵—过磷酸钙 B. 硝酸铵—新鲜厩肥 C. 氯化钾—硝酸铵 D. 磷矿粉—硫酸钾

3、小麦后期追施氮肥往往可提高籽粒中粗蛋白质含量,籽粒品质( ) A. 却不一定提高 B. 却不受影响 C. 提高 D. 反而降低

4、作物生长停滞,老叶呈现紫红色,此时植物可能缺乏( ) A. 铁 B. 硼 C. 磷 D. 锌

5、作物苗期钾营养不足,主要是因为土壤中( )含量少而引起的。 A. 矿物钾 B. 缓效钾 C. 速效钾 D. 有机质中钾

6、土壤有机残体的C/N比( )时,往往会发生微生物与作物夺氮现象。 A. >25/1 B. <25/1 C. >15/1 D. <15/1

7、土壤中各级土粒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块、土团、土片等,把它们 称为( )。

A. 土壤结构体 B. 土壤结构性

C. 土体构造 D. 土壤团粒 8、土壤有效水分的下限一般是( )。

A. 田间持水量 B. 最大分子持水量 C. 萎蔫系数 D. 最大吸湿量

9、某土壤的CEC大,盐基饱和度也高,则该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 )。 A、强 B、弱 C、中等 D、差

10、同晶异质代换作用中,高价离子代换低价离子时胶体( )。 A、电荷不变 B、带正电

C、带负电 D、有可能带正电,有可能带负电 11、 土壤中NO3-易流失,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胶体带负电荷 B.土壤还原性强 C.硝态氮为氧化氮 D.微生物利用 12、尿素属于( )。

A. 有机肥料 B.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C. 酰胺态氮肥 D. 缓释氮肥 13、普通过磷酸钙的制造方法是( ) A. 酸制法 B. 热制法 C. 机械法 D. 混合法 14、 制造混合肥料时,造粒的作用主要是( )。 A. 便于包装 B. 减少损失 C. 避免肥料分层 D. 提高养分效率 15、下列几种化学肥料中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 )。 A. 碳铵 B. 硝酸钠 C. 尿素 D. 硝酸铵 16、岩石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 )。

A. 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再变成细粒 B. 释放出盐基物质 C. 岩石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D. 母质中累积了有机质 17、单粒形成复粒最主要是阳离子的凝聚作用,最为理想的阳离子是( )。

A. 铁、铝等高价离子 B. 钠离子 C. 钙离子 D .A+B+C

18、土壤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土壤结构类型为( )。 A. 层状 B. 片状 C. 柱状 D. 团粒

19、当土壤含水量相同时,土壤水吸力最大的是 ( )。 A. 砂土 B. 壤土 C. 粘土

20、2:1型的黏土矿物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 ) A. 同晶代换的作用 B. 环境pH的改变 C. 吸附有机质 D. 其他原因 三、判断题

1、 石灰和过磷酸钙混合后施用于酸性土壤,既中和土壤酸性,又提供磷素营养,是一种好的施用方法( )。

2、 农业土壤中,最小养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3、 硅是水稻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因此属于必需营养元素( )。 4、 钾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大,缺钾症状往往首先在老叶上表现出来( )。 5、肥料发展中的“高效化”主要是指不断提高肥料中养分含量( )。 6、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高但O2含量比大气低( )。

7、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是来一种互相助长的关系( )。 8、腐殖质不同于土壤中动、植物残体的有机组分,它的化学稳定性强,对微 生物分解的抵抗能力大,分解周转的时间长( )。

9、土壤与岩石的根本区别在于土壤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收获物( )。 10、土壤耕性的标准是土壤质地适中,水分适宜,耕作省劲( )。 11、对一般的土壤而言,其最小养分是保持不变的( )。

12、作物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往往不是因为土壤中该元素的总量不足,而是因为其有效性太低( )。

13、 最佳施肥量总是低于高产施肥量( )。

14、 施用氮肥对作物器官的生长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 )。

15. 尿素肥料施入土壤后,在被脲酶水解前也能发生流失( )。

16、砂质土粗粒多,比表面积大,养分含量低,毛管性能好,作物反映“发小不 发老”,土温易上升,称为热性土,耕性差( )。 17、 自然界已经发现的矿物中

绝大多数是化合物、结晶质、固态的 ( )。

18、生物的出现才能使母质中养分的累积和集中成为可能( )。 19、土壤颗粒由粗到细养分含量逐渐增加( )。

20地形和土壤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它只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个条件( )。 四、名词解释 1、灰分元素: 2、农家肥(有机肥): 3、主动吸收: 4、化肥:

5、过磷酸钙(磷酸)的退化作用: 6、土壤孔隙度: 7、土壤粘化过程: 8、土壤容重: 9、土壤耕性: 10、土壤呼吸: 11、大量营养元素:

12、 过磷酸钙(磷酸)的退化作用: 13、 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14、 最小养分律: 15、经济最佳施肥量: 16、腐殖化过程: 17、土壤胶体:

18、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19、田间持水量: 20、肥料

五、简答题

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那些?如何分类? 2、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有何区别

3、土壤钾可分为哪些类型?什么是速效钾?

4、 简述如何挖掘农田土壤剖面及采集土壤农化样品?有哪些注意事项? 5、简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等方面上的作用及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措施。

6、影响土壤孔性的因素有哪些? 7、试论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植物缺磷症状和磷素过多症状是什么?

9、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的意义及其在合理施肥中的作用 10、不良质地的改良措施?

11、有机质在土壤肥力等方面上的作用? 12、土壤水分状况的调节: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撒施、条施、 穴施 等;给果树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常用的方法有 叶面喷施 、 放射沟施肥等。 2、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

3、不同矿质养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异很大,导致其再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钙是典型的 难移动 元素(难移动或易移动),再利用程度较 低 (高或低)。

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 必要性 、 不可替代性 、 直接性 。

5、土壤中养分迁移的方式主要有截获、 质流 、扩散。 6、土壤孔隙类型中,砂土中 孔隙较多。

7、土壤导热性最好的措施为调节土壤中 水 的含量;在相同含水状态下,砂土与粘土相比其昼夜温差 大 (大或小)。

8、农业土壤最理想土壤结构体为 团粒 ,中性土壤的pH值为 6.5-7.5 。

9、在我国北方地区,花岗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 中性至酸性 ,石灰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 中性至碱性 。

10、土壤水分含量测定的经典标准方法是 恒温箱法 ,土壤pH测定方法有 pH计法 等。

11、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包括离子被动吸收、主动吸收两个过程。 12、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截获、扩散和质流3种途径。 13、有机物质的C/N值为小于等于25:1时,比较容易被微生物分解。 14 、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可分为矿物态钾、缓效性钾和速效性钾三种 15、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

16、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两个过程: 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和 腐殖化作用 。

17、土壤孔隙据大小和水分的有效性,分为三级:通气孔隙、毛管空隙和无效空

通气 孔隙较多,粘土中 无效或毛管

隙。

18、在土壤中存在三种类型的水分运动:饱和水流、非饱和水流、水汽移动。 19、土面蒸发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大气蒸发控制阶段、土壤导水快慢控制阶段、水汽扩散阶段。

20、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是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二、选择题

1、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缺磷现象时,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较好(D) A. 增加磷肥用量 B. 施用生理碱性肥料 C. 施用中性肥料 D. 配合施用有机肥料 2、下列哪组肥料的混合是最不合理的( B)。

A. 硫铵—过磷酸钙 B. 硝酸铵—新鲜厩肥 C. 氯化钾—硝酸铵 D. 磷矿粉—硫酸钾

3、小麦后期追施氮肥往往可提高籽粒中粗蛋白质含量,籽粒品质( A) A. 却不一定提高 B. 却不受影响 C. 提高 D. 反而降低

4、作物生长停滞,老叶呈现紫红色,此时植物可能缺乏( C) A. 铁 B. 硼 C. 磷 D. 锌

5、作物苗期钾营养不足,主要是因为土壤中(C)含量少而引起的。 A. 矿物钾 B. 缓效钾 C. 速效钾 D. 有机质中钾

6、土壤有机残体的C/N比__A__时,往往会发生微生物与作物夺氮现象。 A.>25/1 B.<25/1 C. >15/1 D.<15/1

7、土壤中各级土粒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块、土团、土片等,把它们

称为__A___。

A.土壤结构体 B. 土壤结构性 C. 土体构造 D. 土壤团粒

8、土壤有效水分的下限一般是___C___。 A: 田间持水量 B:最大分子持水量 C: 萎蔫系数 D: 最大吸湿量

9、某土壤的CEC大,盐基饱和度也高,则该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__A__。 A、强 B、弱 C、中等 D、差

10、同晶异质代换作用中,高价离子代换低价离子时胶体___B___。 A、电荷不变 B、带正电

C、带负电 D、有可能带正电,有可能带负电 11、 土壤中NO3-易流失,主要原因是(A)。

A.土壤胶体带负电荷 B.土壤还原性强 C.硝态氮为氧化氮 D.微生物利用 12、尿素属于(C)。

A. 有机肥料 B.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C. 酰胺态氮肥 D. 缓释氮肥 13、普通过磷酸钙的制造方法是( B) A. 酸制法 B. 热制法 C. 机械法 D. 混合法 14、 制造混合肥料时,造粒的作用主要是(B)。 A. 便于包装 B. 减少损失 C. 避免肥料分层 D. 提高养分效率 15、下列几种化学肥料中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B)。 A. 碳铵 B. 硝酸钠 C. 尿素 D. 硝酸铵 16、岩石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A)。

A: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再变成细粒 B:释放出盐基物质 C:岩石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D:母质中累积了有机质 17、单粒形成复粒最主要是阳离子的凝聚作用,最为理想的阳离子是(C )。 A、铁、铝等高价离子 B、钠离子

C、钙离子 D、A+B+C 18、土壤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土壤结构类型为(D)。 A. 层状 B. 片状 C. 柱状 D. 团粒

19、当土壤含水量相同时,土壤水吸力最大的是 (C)。 A、砂土 B、壤土 C、粘土

20、2:1型的黏土矿物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A) A、同晶代换的作用 B、环境pH的改变 C、吸附有机质 D、其他原因 三、判断题

1、 石灰和过磷酸钙混合后施用于酸性土壤,既中和土壤酸性,又提供磷素营养,是一种好的施用方法(× )。

2、 农业土壤中,最小养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3、 硅是水稻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因此属于必需营养元素(× )。 4、 钾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大,缺钾症状往往首先在老叶上表现出来( √)。 5、肥料发展中的“高效化”主要是指不断提高肥料中养分含量( ×)。 6、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高但O2含量比大气低( √)。

7、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是来一种互相助长的关系( ×)。 8、腐殖质不同于土壤中动、植物残体的有机组分,它的化学稳定性强,对微 生物分解的抵抗能力大,分解周转的时间长( √)。

9、土壤与岩石的根本区别在于土壤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收获物( √)。 10、土壤耕性的标准是土壤质地适中,水分适宜,耕作省劲( √)。 11、对一般的土壤而言,其最小养分是保持不变的( ×)。

12、作物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往往不是因为土壤中该元素的总量不足,而是因为其有效性太低(√ )。

13、 最佳施肥量总是低于高产施肥量(× )。

14、 施用氮肥对作物器官的生长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 )。 15、尿素肥料施入土壤后,在被脲酶水解前也能发生流失(√ )。

16、砂质土粗粒多,比表面积大,养分含量低,毛管性能好,作物反映“发小不 发老”,土温易上升,称为热性土,耕性差(√ )。 17、 自然界已经发现的矿物中

绝大多数是化合物、结晶质、固态的 (√ )。

18、生物的出现才能使母质中养分的累积和集中成为可能(√ )。 19、土壤颗粒由粗到细养分含量逐渐增加(√ )。

20地形和土壤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它只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个条件(√ )。 四、名词解释 略 五、简答题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