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应急用血工作预案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保障紧急抢救患者的血液能快速安全输注,制定应急工作预案
一. 人员组成: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
二. 职责
1. 医务科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
2. 医务科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预案具体实施
3. 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的应急工作。
三.紧急用血标准:
1.患者失血量大于血容量20%的。
2. 临床输血评估用血大于800毫升。
3. 其它抢救措施已展开症状改善不明显
4. 患者各项指标已达输血指南标准。
5. 确定突发危重症患者或新入院危重患者。
四.预案
1. 临床科室需要大量输血救治时,由医务人员立即向输血科提交输血申请单和配血标本,并在申请单上注明紧急程度。
2. 输血科收到紧急输血申请单后,查看库存血量,同时组织人员快速准确无误配血,先少量配血以应急用,再继续大量配血。
3. 如需血型的血量不足时,应立即通知省血液中心紧急送血。
4. 一次应急用血超过16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用血事后应按要求报医务科补办手续。
5. 对于RH(D)阴性和其它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1) 如库存没有同型RH阴性血,可先输注同型RH阴性血浆,同时联系省血液中心紧急送血。
(2) 如RH阴性患者需抢救输血,库存又没有同型血,要输注RH阳性血是抢救生命的唯一选择,但需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输注。
a. 危及生命的失血。
b. 患者血清中无抗D抗体(输血前做抗体筛查)。
c. 男性没有输血史。
d. 女性没有输血史与妊娠史。
e. 在《输血治疗同意书》基础上,告知患者家属利害关系,家属同意,报领导批准,需有文字记录,需医患双方签字备案。
五. 接到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伤事件后,需大量用血,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其执行。
六.总结评估与改进
对每一起紧急用血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发现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对预案进行调整和修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