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罪与罚》后感
在读完这本书的那一刻我觉得心里很堵。似乎书里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那么的让人难以理解,而每一人都有他的可怜可悲之处。而犯了罪的人注定会得到惩罚,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道德上。
这本书讲述的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在贫穷的压迫下反抗,杀害了放高贷的老太婆和她的妹妹,之后后悔,不安痛苦。他受不了痛苦向索尼亚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在索尼亚的劝说下他就去自首。但是他还是认识不到自己的过错,觉得不应该自首。最后索尼亚看望他来,他发现自己爱上了索尼亚,决心让索尼亚的信仰成为自己的信仰,得到了救赎。
在这本书中每个人的故事看似荒诞,却也觉得合理。拉斯科尔尼科夫在一个小酒馆遇到马尔梅拉多夫,听他讲叙他的经历。马尔梅拉多夫有一个美丽优秀的妻子,在生活的重担下变得憔悴,女儿也不得不去当妓女。当马尔梅拉多夫得到一份九等文官的工作时,一家人都很开心,觉得生活有了保证,女儿也不用去当妓女了。可是马尔梅拉多夫偷偷地把家里的钱偷了出来去买酒喝,甚至还找女儿要钱。在他的言语中他痛苦而绝望,“我就是这么个德行,我是个天生的畜生”,可是他也说:“这也让我觉得快乐!我并不感到这是痛苦,而是享—乐,先生。”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会让这个原本很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可他还是不顾一切的把家里的钱偷出来喝酒。这是为什么?这样的行为很荒诞,是无法理喻的。他的行为与他的痛苦是矛盾的。可是我们也看到了马尔梅拉多夫的痛苦,正是因为太苦了,所以他要用酒精来麻痹自己,哪怕喝完之后生活会变得更艰难。是那个社会太黑暗了,是那时的穷人受尽压迫却无力反抗。马尔梅拉多夫的行为是愚蠢的,他使得一家人陷入绝境。如果,没有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帮助,最后去世的人的安葬也成问题。
拉斯科尔尼科夫也是一个矛盾而复杂的人,他善良有同情心,同时也是个自私,冷默
的人。在同情马尔梅拉多夫家时候,他在马尔梅拉多夫家留下一把铜币。而后他就后悔了,想把钱拿回来。他考虑到钱要不回来了,在心里挖苦索尼亚当妓女,又对她给予同情的心。在路上遇到喝醉酒的姑娘被尾随的时候,一开始他义正言辞的去阻止,给钱让他叫车夫送姑娘回家。可是不一会儿他却说:“您别管了!关您什么事?您别管了!让他去关心她吧(他指指那个)。关您什么事!”。他对姑娘的遭遇表示同情,想帮助她,却又突然劝不要管闲事。这的确很矛盾。他还做了一些梦,梦里是一只可怜的马被人打死的事情,他在梦里是个小孩子。他看到那只马被人打,他难过,愤怒,哭泣,最后从梦中惊醒。他的的确确是个善良的人,同情弱者。他是个矛盾的人,舍不得钱是因为他自己也是弱者。在他想帮助其他人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也想他们一样可怜,所以他才反复无常。拉斯科尔尼科夫想当英雄,像拯救别人。于是他萌生了杀害放高利老太婆的念头。在杀害老太婆和她无辜的妹妹之后,他走上了他的罪与罚之路。他觉得十分痛苦,整日担惊受怕,害怕被人发现。同时面对侦查官的怀疑,与他斗智斗勇,逐步摆脱了嫌疑。这时拉斯科尔尼科夫已经痛苦到了极致,他主动向索尼亚坦白自己的罪行,诉说自己的痛苦。在索尼亚的劝说下,拉斯科尔尼科夫决定去自首,去赎罪。在狱中,他又不觉得自己有过错,觉得自己不应该自首。在索尼亚看望他时,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她,他愿意让她的信仰成为自己的信仰。拉斯科尔尼科夫善良而有同情心,他去杀人,是为了让自己解脱,也让别人解脱。他一直在怀疑,怀疑别人,怀疑社会,怀疑自己所做的事业——教师。他的复杂也是那个社会的复杂。穷人一直被压迫,一心想要解脱,却找不到解脱的办法,也无法做出反抗的行为。而他想反抗,却不小心走上了极端的路。他痛苦不安却又否认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他自首后还是否认自己的错误,只觉得不应该自首。最后他在索尼亚来看望他时发现他爱她,认同索尼亚的信仰,得到了救赎。
拉斯科尔尼科夫痛苦不安,想要用自己的痛苦来赎罪去解脱。书的最后拉斯科尔尼科夫与索尼亚一起渴望着七年后幸福的生活。七年之后,拉斯科尔尼科夫也肯定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为之赎罪。那时他的良心就不会在谴责自己。他一定会与索尼亚幸福的生活下去。
在他朋友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至少不会受人压迫,还要去称赞他的善良。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痛苦来源于道德的谴责。一开始拉斯科尔尼科夫一直不认为自己犯罪,他觉得自己是除掉了社会的败类。可那还是犯罪,他受到法律的制裁,“走向新生”。 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社会上受到压迫,他想反抗,他的反抗就是杀人。于是这注定就要受罚。他觉得杀了老太婆是好的,是在替他人除害,解决社会的败类,所以在道德心上他说没有压力的。所以在杀老太婆是他麻木而冷静,没有恐惧和愤恨。在被老太婆妹妹发现,将她杀害后,他开始慌张害怕。因为他杀害了无辜的人,在道德上开始内疚悔恨。陷入了痛苦之中。这种痛苦也是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的罚。其实在犯罪中,真正的惩罚并不是来自法律的惩罚,而是罪犯自己在痛苦后悔中煎熬而不得解脱。从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作为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你的理由是多么的冠冕堂皇,多么的正义,还是掩盖不了犯罪本身罪恶的事实。就算在犯罪的时候多么地麻木,事后也会后悔内疚。杀人本身就是罪恶的,无论你是什么出发点,那就是种错误。所幸的是,拉斯科尔尼科夫最后在索尼亚的感化下明白了自己的罪行,救赎了自己。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不禁想到了《偷自行车的人》这部电影,它同样也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那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发生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需要一辆单车才可以获得工作的人,他的妻子当了家里所有的床单赎回以前的破单车。正当他因为获得了工作而欣喜时,他在工作的第一天丢失了单车。这也意味着他将失去这份工作。于是他就去找单车。而那个小偷也因为没有证据而得不到惩罚。最后他铤而走险去偷单车,结果被当场抓住。我看完这部电影也觉得很心酸。偷单车的人是想获得工作,养活一个家。被人偷了单车,找到了小偷却没有证据抓他。不得不去偷车却被人抓住。这样的经历和拉斯科尔尼科夫也是很像的。其实他们都很可怜,同样的被社会现实所压迫,同样的反抗,同样的失败了。他们都做错了,无论偷东西还是杀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一个是觉得除了社会的败类,一个是要养活一家老小,他们都很可怜,他们都是被社会压迫的代表。他们想反抗,想改变,不被社会
所容许。拉斯科尔尼科夫有索尼亚来救赎他,而那个偷自行车的人最终会被社会同化而变得麻木。
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的罪在于他的反抗已经是一种极端的行为了。这是罪恶的,于是他决定以他的苦难来救赎。因为爱情,他将索尼亚的信仰当成自己的信仰。拉斯科尔尼科夫是幸运的,他没有走上犯罪的不归路。他受到良心的谴责,恐惧不安,在索尼亚的感化下,他自首,自我救赎。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个善良的人,而他却选择了杀人。因此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如今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已经赎罪,他的生活也不再受人压迫了。其实在他们一家人生活变得很好的时候,他应该很后悔吧。如果他没有杀人,他们就会这样幸福的生活下去。但是和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自己犯的罪要自己来赎。最后,拉斯科尔尼科夫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赢得了新生。
再想想我们如今的生活,比拉斯科尔尼科夫无疑是幸福多了。我们从小无忧无虑,不用为了生计而忧愁奔波。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犯罪必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也会早到良心的谴责。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是错误的,是一种极端的行为,他大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我们呢?生活固然会有小挫折,但我们不能因此走上极端。这个世界上没有理由是可以违背法律与道德的。遵守法律,坚守道德底线,坦坦荡荡的做人才会赢得幸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