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4期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边疆经济与文化 Nn4.2Ol2 (总第100期) Genera1.No.100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杜震钢,刘震,郑建峰 (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严重威胁着 消费者的健康。食品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等级主要在于强化法律、 信用、监督队伍、市场秩序、执法机制和国际合作建设。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S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2012)04-0176-02 近年来,某些食生产商家丢失了道德,只为眼 染,而在生产过程中又不能彻底灭菌,在销售环节 前利益,不顾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问题,导致食品 又很可能被再次污染,甚至有些产品还可能会被病 安全问题频发。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 菌污染,这些都会使得菌落总数等严重超出国家标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 准的规定。食品加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 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油炸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油温度过高,或 食品合格率依然较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仍处于风 者重复利用食用油,都会造成食品中氯化值超标而 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我国食品安全合格率仍然 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处于中下水平,据食品商务网报道:2011年曾发 3.滥用添加剂 生双汇瘦肉精事件、雨润烤鸭问题内事件、进口奶 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过量使 粉死虫活虫事件、全聚德违规内事件、染色馒头事 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甚至有些小型的手工作 件等多起事件,考验我国食品安全防线。 坊,对食品进行加工时大量使用工业用的防腐剂、 化学合成甜昧剂等。有些非法企业在食品中添加禁 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和其他工业添加剂,例如将吊白 1.食品中残留有大量有毒物质 块添加到豆制品中,在水发产品中使用甲醛,在火 在农牧原料产品的生产中,经常出现大量对农 腿生产中添加敌敌畏等。而且有许多食品是小作坊 药、兽药等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加剧了农业和农村 生产的散装货,没有商标,或者使用伪造的食品标 环境的恶化,使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附着在农产品 签为自己的不法行为做掩饰。 中,例如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粮食作物中的 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检测水平低 铅、镉重金属污染,草莓、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 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 熟剂,猪肉中含有瘦肉精,这些都很可能引发急性 行业标准等,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分卫生 或慢性的食物中毒。而有些不法业主为了提高水产 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 品的成活率,在水产品养殖中大量使用禁用鱼药, 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 或者使用激素类药物,部分药物代谢速度非常缓 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 慢,在成品种很容易形成残留,对人民的身体健康 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 有着极大的威胁。 有较大差距。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 2.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 在生产加工、储存中很多食品都难以符合卫生 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相 要求的标准。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受到了严重的污 仿,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 收稿日期:2012-02.10 ‘ 作者简介:杜震钢(1990一),男,山东德州人,本科生,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郑建峰(通讯作者)(1974一), 男,山东德州人,讲师,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州Jl №J| Jl Ww 一-ut 杜震钢,刘震,郑建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5.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食品监管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上逐步 发展形成的,目前主要以单一部门、地区监管为 主,缺乏相互协作监管,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整体 效能的发挥。食品安全监管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 过程,涉及到农业、工商、质检、卫生、食品药品 监督等多个部门。但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地区之间 往往缺乏协作和联系,部门之间联动不够,对区域 间或异地出现的新问题难以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 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食品药 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卫生行 政部门严格执法,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 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 处,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 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5.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 权力监督 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最具权威的监督机构,依法 实施法律监督和经济工作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 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规章、地方法规、规范性 文件等多层级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 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建立新的食 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 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 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 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2.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 行机制,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 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 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 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 依,有章可循。 3.推进体制改革,加强监督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加大食品卫生监督 的力度,改革卫生监督体制,集中原来分散的卫生 监督职能,撤销市、县级卫生防疫站、公共卫生监 督所、劳动卫生监察所,组建新的跨地区卫生监督 所,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建立 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 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三大目标以 及具体指标,同时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等方 面落实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明确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4.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权,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果断启动监督程序, 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 食品安全的行政行为。 6.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 供技术支撑 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人、产品抽检或是进 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为适应新形势 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 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要 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及时了解当前食品 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 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 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7.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 安全管理经验 我国已加入wro,为排除技术壁垒对食品出口 的阻碍,保障食品的出口安全和人们身体健康,食 品的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必须按照国际 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要系统研究和全面了解国际标 准,找出我国现行标准与国际标准间的差异,为采 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依据。要培养一批 懂专业、外语好、能在标准化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 高级人才,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为建立 能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打下基础。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Ft趋完善,食 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切实担负 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 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 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 工作的新局面。 [1] 张婷,吴秀敏.我国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7):286—289. [2] 杜淑琴.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的构想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0,(9):82—83. [3]石朝光,王凯.基于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1):30—34. [4]王华书,林光华,韩纪琴.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的构想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267—271. [5]焦志伦.我国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及其政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5—8. 。【责任编辑:张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