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姓名普遍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之中,传达着各种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意义及内涵。了解姓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某一特定文化。本文通过中英文姓名的结构、起源文化内涵以及姓名翻译差异分析,旨在更好地进行中西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摘要】: 姓名作为人类语言的一部分,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几乎所有社会的姓名都提供两种信息。一、给社会成员提供有关个人身份的信息。二、给被命名人提供有关其身份或被期望的身份的信息。正是这种姓名所提供的信息和所赋予的期望引起了我对反映在姓名中的性别歧视的研究兴趣。 在语言与性别研究的早期阶段,语言学家们主要对与性别有关的语言素材感兴趣,把它们当作一种纯语言现象来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语言与性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使女性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作用上。总的来说,对语言和性别的研究分为两类,第一类“支配说”把女性看作是受压抑群体,用男性的支配和女性的屈从来诠释男女语言上差别。第二类“区别论”着重强调男女是属于不同的亚文化,这种性别特定的亚文化可以解释男女语言上的区别。本文用“支配说”来揭示名字与命名习俗中的性别歧视。 本文的第三章是主要部分,研究了在两种语言中的命名习俗及姓名中所存在的性别歧视。许多中英姓氏源于父名的姓;子女通常随父姓而不是母姓;女性的姓氏婚后将会改变。这些说明在姓氏中存在性别歧视。分析两种语言中的名字,我们发现男性的支配地位在名字含义上的表现非常明显。男性名字通常含有权力、威望或领导的含义,显得坚强有力。而女性名字含着柔弱、低微或微不足道等。很明显,女性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贡献被弱化,她们的重要性只是在于取悦男人。姓名中对女性的歧视显而易见。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命名习惯和姓名含义的探讨,论述了性别歧视在这两种语言的名字中的表现,指出性别歧视的普遍性。阐述了性别歧视归根结底是男尊女卑,男性为主,女性为辅的社会现实在命名中的反映。本文强调,姓名中的性别歧视从客观上再现了对女性的偏见,从而对她们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她们产生自卑心理。这种负面影响和自卑心理会成为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障碍。提高女性地位,实现男女平等,需要女性和男性的共同努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性别歧
视现象会逐渐消失。 对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全面研究,无论在语言教学,语言学习和在跨文化交际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而形成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