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呈扩大趋势。正确分析和探讨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和恋爱心理对于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恋爱的发展过程、恋爱的特点和恋爱的观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恋爱心理卫生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选修了中国矿业大学《爱情心理学》的课程,而且也感触到了很多。 关键字:大学生 恋爱观 恋爱心理 对策
恋爱行为及其心理是人类最复杂的心理活动之一,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与恋爱心理,对于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恋爱发展过程分析
尽管大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恋爱的经理与方式也不甚相同,但总的看来具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大学生恋爱双方从相识到确立恋爱关系,大致经历勾勒期,初恋期,热恋期,苦恋期四个发展阶段。
(1) 偶像勾勒期。由于心理发展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是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对异性产生好奇,爱慕,接近,为异性所吸引。绝大多数学生考上大学后有一种轻松感,中学时代那种朦胧的幻想逐渐变得清晰。随着与异性交往的增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个人生理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在心目中逐渐除理想异性的轮廓,形成了自己的这偶标准,并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通过相互的了解建立优异,从中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心目中对理想对象的幻想色彩最为浓厚。
(2) 初恋期。初恋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人生第一次涉足爱河;另一方面也指恋爱过程的开始。初恋始于偶像确立的基础上,在交往过程中感到某一异性与自己心中的偶像相吻合,便产生明显的爱慕之情。于是,便通过各种方式向对方传递爱的信息,一旦成功,恋爱便拉开了序幕。
(3) 热恋期。从初恋到热恋是爱情升华的阶段。由于恋爱双方交往的频繁,进一步窥探对方内心世界成为双方的共同期望,从而使恋爱逐步向深度发展,谈论的话题也往往触及对方的心灵深处。通过日益深入的交往与了解,双方积极的情绪体验迅速升温,关系愈加密切,从而进入热恋期。热恋中的大学生往往看对方总是完美无缺的,同时双方都想在对方心目中树立起好的印象,所以,这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一致的。
(4) 苦恋期。连续一段时间的热恋,相互都有了较深的了解,谈论的话题也从海阔天空回到了现实。尤其到了高年级,家庭对其恋爱的态度、社会的舆论、未来的就业去向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迎面而来,双方都开始用更为现实的标准来审视对方,对双方在性格上的不合、兴趣上的差异、生活习惯上的不一样看,以及在交往中行为的适当等表现出失望,于是双方不是会出现一些难免的冲突。当然,这种冲突本身也是双方的再认识与磨合过程。
2.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分析
大学生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 (1) 浪漫性。由于大学生的爱情是在特殊文化环境下萌生的,而作为爱情之果的婚姻家庭在学业完成之后才能实现。所以,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更多的是重视对方的人品、才学和感情,谈论的话题大多是人生、社会、学习等,他们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
1
活,而很少涉及家庭、经济等现实问题,从而使得大学生恋爱富有浓厚的浪漫气息。
(2) 冲动性。大学生恋爱具有明显的冲动性。一方面表现在感情升温快。大学生从初恋到热恋,过渡时间很短,很难找到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在短时间就能达到形影不离。另一方面,其冲动性还表现在情感的强度大,具有不易控制的特点。
(3) 轻率性。大学生恋爱的轻率性,一方面表现在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择偶标准下仓促应对。有许多学生只是在好奇心、神秘感、性冲动等心理驱使下一拍即合而出现恋情的。由于恋爱开始就缺乏慎重的考虑,所以这种爱情往往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常出现恋爱挫折,赵成不必要的苦恼与焦虑。
(4) 自主性。大学生由于脱离了家庭生活,自立意识明显增强,表现在恋爱上就是自由恋爱,自己做主,有时直到毕业时家长也不知道。由于大学生的自由性很强,可以根据自己的医院自由地恋爱,但由于缺乏应有的指导看,往往在恋爱过程中无法摆脱挫折。
3.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分析
上述大学生恋爱的这些特点十余他们恋爱观念的变化分不开的。当今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注重恋爱过程,请示恋爱结果。恋爱一般被看作是为了寻觅生活伴侣,是婚姻的前奏。但是,多数学生是把恋爱的冬季只想恋爱过程的“体验爱情幸福”和“充实大学阶段生活”,只是少学生吧恋爱冬季指向婚姻。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注重的是恋爱过程本身,至于恋爱的结果已经不太在意。只重恋爱过程,请示恋爱结果,实质上市没有意识到爱的责任。
(2)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在对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上,多数学生认为“学业高于爱情”或者并重的观点。目前,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他们赞成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阶段应以学习为主,爱情应当服从学业:或者希望爱情与学业双丰收,既渴望学业有成,又向往爱情幸福。总之,他们大都想把学业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在这只是他们的主观愿望而已。现实中,真正在客观上、行为上能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为数不多。更有甚者是一旦坠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使学业收到严重影响。可见,摆正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是大学生难以控制又必须正确处理的重要问题。
(4)宽容对待失恋,承受能力弱。大学生中级热恋者多,毕竟“终成眷属”者少,这样就自然不断地产生失恋者。感情遇到挫折后出现一段心理阴影乃是正常的,其中多数人通过“找朋友述说“,货“理性思考”,对自己和对方产生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情感危机”,有的一蹶不振,沉沦自弃,认为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以至于悲观厌世;有的是对方如仇人,肆意诽谤,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伤害对方。因失恋而矢志、实德者,虽属少数,但影响较大。
4.大学生恋爱观的塑造及对策思考
当前,许多高校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和心理卫生指导,对于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爱情需要真诚互爱,正确引导学生建立“爱”的观念与行为。
大学生一般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触过社会,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个人的观察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都在急剧变化,难以掌握好选择配偶的标准。由于大学生尚无经济来源,恋爱势必增加其经济负担。而且,爱情的甜蜜往往有波折伴随,而大学生言语经历与阅历等因素,对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尚不足,容易陷入痛苦
2
而不能自拔,以至于影响学习与身心健康。爱情是以互爱为前提的,追求爱情不是为了只付出情感而又得不到回报的体验,爱情需要的是双方的心灵碰撞和一种彼此奉献的、真诚互爱的、幸福美好的感觉。笔者认为,应注重舆论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时光是人生的黄金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素养的黄金时期,更是决定人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阶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行者,学生工作人员应当担当起正确引导大学生建立“爱”的观念与行为的重任,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指导学生逐步学习处理学业、生活、就业、恋爱等各方面关系的能力,帮助学生确定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加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树立“学业为重,爱情慎重”的正确观念,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端正恋爱态度。加强对对大学生恋爱教育,是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情不仅是一只能够权利,更是一种持续的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慎重与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爱,首先意味着付出,把自己精神力量献给对方,为彼此缔造幸福。这种爱的权利与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
(2) 摆正恋爱的位置。摆正爱情在大学生活的位置,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是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今后爱情婚姻生活的完美的基础。所以,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用力想的感召力焕发学习的激情,把兴奋中心转移到学习上,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从而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是爱情服从于学业。
(3) 培养爱的能力。爱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谈恋爱,首先要了解爱、懂得爱、具有爱的能力。爱的能力主要包括:一是判断爱的能力。异性吸引不等于爱情。友谊与爱情,都是人所特有的社会感情,是人与人关系的反映。大学生要能正确区分友谊与爱情。友谊是广泛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是在友谊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与发展,是以特殊的温情与忠贞为特征的。个别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与处理男女生之间的友谊与爱情的关系,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错把友谊当爱情,自寻苦恼,既影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有阻碍了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而是拒绝爱的能力。这是指对不愿货不值得接受的爱加以谢绝的能力。拒绝爱的能力包括两方面:既是敢于理智地拒绝不希望的爱情,学会勇敢地说不,又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三是发展爱的能力。任何一个人在恋爱乃至将来的家庭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矛盾,这就需要具备妥善处理矛盾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就就不能维护,更不能发展。首先,爱情需要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才有生命力。所以年轻人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包括自己的知识、爱好和情趣。一个人越深刻、越丰富、越完善,她的爱情就越丰富多彩。其次,要学会克己与宽容。在爱情中,双方应该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自由在科技与宽容的基础上,才能互相尊重,彼此和谐,是爱情得到发展。
(4) 增强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往往遇到一些挫折,其中以失恋最为常见,对人的打击也较大,会使人产生焦虑、悲观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反映,甚至出现极端行为。遇到这种情况,要帮助他们寻找对待爱情挫折的正确方法。一是正确、合理地评价自己,及冷静地分析失恋的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设法改正,不断完善自己。二是积极的自我暗示,级失恋后不能用“我不如别人”来哀叹,避免情绪陷入一种消极的状态。要有坚定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三是合理的宣泄,挫折、懊恼的情绪不能过多的压抑而要适当的宣泄,“找朋友述说”比“放在心里、自己解决”好受的多。因此情感受挫之后,应找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帮助自己解脱。四是情感升华,以豁达的态度转向理性,把失恋的痛苦转为学习的动力。让大学生从理智上认识,失去爱情并不意味着失去人生的意义,而应该把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加倍追
3
求事业的成功,从而吧消极情绪转化成积极行为。
(5)积极开展恋爱心理辅导,教会学生面对现实、调整自我
目前,很多高校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教育方式与模式的调整及改革。其中,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具有深远的意义。很多学生因为恋爱问题的处理不当感到人生失去信心,甚至耽误或者荒废学业。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者,学生工作人员应该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开展恋爱心理辅导,教会学生如何面对现实、调整自我。更多时候,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大学阶段中爱情与学业、爱情与事业、爱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观念,并且为广大青年学生创造一个合理的宣泄感情、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的场所,与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通过理智的方式驾驭感情。
简言之,大学生恋爱是高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想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助于推动高校风气的长足进步,同时更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及早日成为国家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永平 王亚楠 当前大学生恋爱观念与恋爱心理探析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01.12 [2]郭亨杰,宋月丽 心理学教程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3]桑志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4]肖友琴 大学生失恋应对方式及其恋爱价值观的研究 西南大学 2009.5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