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要点
【摘要】水泥稳定砂砾以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能。水稳性以及抗冻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修建高等级路面基层或底基层。尽管其优点很多,适用范围也比较广,但若不了解其特性,施工质量控制不好,也很难发挥它的长处。甚至还会留下工程隐患,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关键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质量管理
1.原材料
1.1水泥
水泥作为唯一的一种稳定剂,其质量至关重要,施工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为6h以上),标号较低(如P.O 32.5R )的缓凝水泥为使稳定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保证有足够的强度,不能使用快凝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和储存过久的水泥。
1.2骨料
碎石:水泥稳定底基层分0—4.75mm、4.75—37.5mm两种规格的料.水泥稳定基层分0~4.75mm、4.75—19mm、19_31.5mm_种规格的料,并且颗粒组成应是一根平滑曲线。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类型的岩石(轧制碎石除外),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28%,其中针片状颗粒的总量不宜超过15%;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树根、杂草等腐质物-石屑或细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
代替石屑。天然砂砾的颗粒尺寸应该适合,必要时应筛除其中的超粒径颗粒。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不同的粒料堆放要合理,以便于施工。
1.3水
凡人或牲畜饮用的天然纯洁水均可使用。当水有相当量的杂物(泥、粘土、酸碱盐等有机物)时,对混合料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遇此种水时,要进行试验鉴定。
2.混合了的组成设计
这是施工前最为重要的一环节,是关系到工程质量能否有效保证,施工是否经济合理的关键。混合料组成设计需要确定必须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取拌和站现场的水泥,按不同的水泥计量进行分组试验,根据经验及技术规范规定,本工程选用4.5%、5.0%、5.5%三组不同水泥计量的混合料做7d浸水无侧向抗压强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但综合考虑水泥稳定的温缩性,干缩性以及经济性,最后选定水泥剂量为5.0%.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为p=2.26g/cm3最佳含水量为W=5.8%。
3.混合料的拌和
3.1混合料拌和前再一次检查所有设备包括配套设备,并在前后场的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开始施工拌和。
3.2混合料在开始拌和后,对混合料的水泥剂量和含水量进行检测,若有不符及时调整。
3.2.1水泥剂量的控制
水泥剂量,是影响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强度的重要指标。水泥剂量太小,不能保证水泥稳定层的工程质量要求,水泥剂量太大,会引起水泥稳定层表面的裂缝增多、增宽,另外也不经济。考虑到施工离散性的影响,施工配合比的水泥剂量应比设计配合比的值增加0~0.5%。
3.2.2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中又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拌和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略高1.0—1.5%,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另外还要考虑施工时气温高低、风力大小、运距的远近,对混合料含水量进行及时调整。含水量过低混合料很难碾压成型,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其强度也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不能保证;含水量过高,水稳料在碾压过程中会粘轮,基层(底基层)表面会产生麻面,有时还会产生“弹软”、波浪、离析等现象,从而影响基层强度和平整度,并且还容易产生干裂缝。每天开始拌和之后,出料时要取样检查是否符合施工配合比,在施工拌和正常情况下,每隔1.0—2.Oh抽查混合料各项指标是否合格,若有不符应及时调整。
4.混合料的运输
运输混合料,最好采用大吨位(15T以上)状况较好的自卸卡车,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中途停车和颠簸,要选好运输路线和做好临时道路的修补工作,以确保混合料顺利正常的运送到施工现场。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车内混合料必须在初凝时间内运到施工现场,否则此料必须按废料处理。此外,运输车辆应加盖防水篷布防止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雨淋、污染环境。混合料在卸入摊铺机未料斗时,要有专人指挥,避免料车撞击摊铺机,影响基层(底基层)摊铺的平整度。
5.混合料的摊铺
5.1摊铺现场准备工作
5.1.1在摊铺基层之前一定要对底基层的高度、宽度、横坡度等进行全面检查,若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同时将其表面的浮土。杂物等清理干净,以免产生松铺起皮现象,开始摊铺基层时,要在底基层表面洒水使其表面湿润(最好是稀释的水泥浆)。
5.1.2要准确进行放样,为了避免由于基准钢丝绳的垂度影响基层(底基层)摊铺的厚度及平整度,其钢钎纵向间距不宜过大,本标段在直线路段按10m控制,弯道处按5m控制,并用紧线器拉紧,钢钎距下坡角线30cm,钢钎上挂2.5mm高强度钢绞线,张紧长度控制在200m以内,在摊铺前进行各项指标的复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5.2混合料的摊铺
5.2.1摊铺设备的选型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基层混合料必须用摊铺机摊铺,因而摊铺设备的选型十分重要,本标段选用德国ABG423型全自动找平摊铺机,两台摊铺机平行作业,一次成型整幅13m宽,能够很好的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两台摊铺机之间的间距宜控制在5m左右。
5.2.2摊铺作业
拌和好的成品混合料,应及时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
厚度为20cm,松铺系数为1.26.摊铺机在正常工作时,必须要保持匀速行驶。一般行驶速度为1.5~2.Om/min,不宜间断,以避免路面基础出现“波浪”和减少施工接缝。为了确保摊铺机行驶方向的准确性,可在路基上用白灰撒好基层底坡角线的轮廓线来控制摊铺机的行驶方向。实验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水泥剂量,并及时反馈到拌和站,杜绝不合格混合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要及时的复合标高,厚度和平整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同时设专人消除离析现象,若发现粗集料窝应及时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此项工作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以免贴补层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压碎,引起沥青面层的推移或碎裂。
6.混合料的碾压
混合料的压实压实是一个关键的工序,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混合料摊铺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应及时根据试验段确定的碾压工艺(碾压机具:1台双钢轮压路机,2台CA30振动压路机,l台YL20胶轮压路机),先用双钢轮压路机不挂振动静压一边,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各压两遍,双钢轮挂振动压一边,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跑光一边(为什么我们采用双钢轮先静压一边,为了防止基层的边部压实和边部塌肩现象,另外基层平整度也会好一些)。碾压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现静后振、从路侧到路中心,在弯道处,从内侧到外侧。
7.混合料的养生
水泥稳定碎石的养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养生期间的湿度及龄期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影响相当大。本标段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在养生期间要做好交通管制,只允许洒水车辆通行,行车速度不超过15km/h,洒水次数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而定,只要保证水稳表面保持湿润即可,在养生期间,洒水必须到位,特别是基层,养生期不宜少于7天。
8.结语
实践证明,只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要求,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环节(下转第169页)(上接第300页)的组织管理到位,就能够确保工程质量,从而发挥水泥稳定碎石的优点,从而是水稳技术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于红杰,姚艳红.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研究.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156-157.
[2]高晓刚.纤维碎石封层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7-11.
[3]马高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探讨.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6):177-1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