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科版《香山的红叶》综合资料

教科版《香山的红叶》综合资料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教科版《香山的红叶》综合资料

教科版《香山的红叶》综合资料教材说明

〔解题〕

本文是叶君健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

〔结构分析〕

本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_2自然段),从感觉上描写香山由于 红花 的盛开,而与别的山有所不同。

第一层(第1自然段),写普通的树叶在秋天令人感到凄凉。

第二层(第2自然段),写香山的秋天因红叶而与众不同。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具体描写香山的红叶带给人的美感。

第一层(第3自然段),写香山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的惊奇和快感。

第二层(第4自然段),写香山红叶创造了 秋天里的春天 的独特景观,世界上少有。

〔语意理解〕

但在北京西郊的香山,情况却不是如此。这里除了青松,几乎漫山遍野都是黄栌树。 黄栌 ,落叶灌木,叶子互生,卵形或倒卵形,秋季变红,花单性和两性同株共存,果实为肾脏形。木材黄色,可以制染料。香山的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多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持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

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林绿荫深; 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 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

林绿荫深 ,写出了黄栌叶没有变红时到处一片绿色的样子; 喜笑颜开 原意是心情愉快,满脸笑容;用在这里是一种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栌叶变红后,使这里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美丽起来。 凄凉萧瑟 ,寂寞冷落。 艳阳天 ,明媚的春天。这句话包含两个对比,一是叶子未红与红时的对比,一是有没有红叶的对比。两个对比同样突出的是黄栌叶变红以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正如下文进一步指出的 这确实是一种不寻常的变化,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 。

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尽。它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大红锦簇,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热闹。

这里具体描写了黄栌叶的样子, 无边无际 、 红 、 密 、 大红锦簇 、 热闹 ,寥寥几笔就将红叶的美写尽了,而且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无边无际 ,你的想象力能走多远尽可以走多远;樱花、桃花是可感的, 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 ,又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

了; 比不上它热闹 ,一个 热闹 就把红叶写活了,你可以感觉到它正在跳,正在跑,在招引你的视线随处观瞧。作者用朴实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

〔写作特点〕

1.语言朴实简练,含义深长。

2.通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红叶独特之美。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理解香山红叶在作者眼中与众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香山红叶之美的细致描绘,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4.认识 萧 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香山红叶的图片资料。

2.课前了解香山、黄栌树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⑴课文的把握。本文写香山红叶,突出了 与众不同 :一是红的时节与众不同,秋天到来,万物萧瑟的时候,正是香山红叶 全盛时期 的开始;二是红的色调不同,香山红叶给人带来一种艳阳天的惊奇与快感;三是红绿映衬的景象不同,营造了一个 秋天里的春天 。处理课文时,可以结合后面的思考题,紧紧抓住 与众不同 四个字展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文中的香山美景与自己生活中的秋天景色对比,从而品味出香山红叶之美,感受这美丽的红叶在作者心中激荡起了怎样的涟漪,寄托了何等的深情。

⑵课前活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黄栌树的相关知识,搜集香山红叶的图片资料

等。

⑶教学过程设计。

①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

这里提供两种导入方式:其一,出示香山红叶图片,请学生简要说说图片中最吸引自己的是什么,顺势板书: 红叶 ,引出课题;其二,直接由本单元主题引入:罗丹有句名言: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株植物都可能是一幅画。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叶君健去欣赏北京香山红叶的美。

②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

初读课文时,要求要明确,最重要的是疏通字词,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时要注意眼到、心到、口到。有些比较长的句子,在初读时要多读一读,断句要合理,必要时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读完课文后,想一想:香山红叶在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③深入精读,寻访红叶之美。

在学生交流阅读所获得的初步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启发:在作者眼中,香山红叶美得与众不同,那么,它的美不同在哪里?下面让我们仔细读课文,去寻访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

可以这样引导:香山红叶究竟以什么吸引了作者?你从文中哪些词或者哪些句子体会到

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