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61~62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测量以及计算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把对周长的认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2.使学生在认识周长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测量并计算出平面图形和简单多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观察操作,感知周长——火眼金睛

1.由动画情景引出周长概念,初步感知周长。

1

(1)初步观察,初识“边线”。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课间吗?是呀,同学们既玩得玩得开心,又锻炼身体。

每天锻炼身体好。连小动物都学会了呢!瞧,一大清早,几只小鸭就来到游泳池边,准备早锻炼了。想看看它们是怎样锻炼的吗?老师有一个要求:要找出它们锻炼的路线有什么不同?准备好了吗?仔细看!(整体出示三只小鸭的锻炼路线)

小结:我们发现,小黄鸭是在游泳池里面游泳的,而小白鸭和小黑鸭都是沿着池口的边线在跑的。(贴“边线”)

(2)比较观察,再识“一周”。

谈话:小白鸭和小黑鸭都是沿着池口边线跑的,它们路线完全一样吗?

小结:小白鸭沿着池口的边线跑了不到一圈,而小黑鸭呢?从这一点出发,沿着池口的边线出发,整整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这一点。像这样的一圈也可以说是一周。(贴“一周”)

2.丰富表象,充分感知“一周边线”

(1)启发:你能指出游泳池池口的一周边线吗?谁来当个小老师指给大家看一看。大家看清楚他是从哪儿开始指的,到哪儿结束。指名指。

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像他那样指一指,好吗?开始。

一定要从这儿开始指吗?还可以呢?指名指。从这里、这里,都可以吗?你有什么想

2

法?

小结:任意选一点出发绕一圈再回到这点,都是池口的一周边线。

(2)启发: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身边一些物体表面的一周边线。

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这是——课桌面,你能选择一个指出它的一周边线吗?

你还能找到数学书其它面上的一周边线吗?

3.完整感知,认识周长

(1)说明:我们把一周边线的长叫做周长。(贴“周长”)

(2)启发:什么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谁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

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闪烁“边线”)

(3)迁移类推,巩固对周长含义的认识。(课件出示)——能说会道

引导:你能像这样介绍它们的周长吗?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说一说。

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什么是课桌面的周长?

3

(4)小结:物体表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贴“物体表面”)

这两个周长中,哪个长,哪个短?

这说明物体表面的周长是——有长有短的。

【设计说明:由学生们喜欢的体育课联系到小鸭子也学会了早锻炼,这样熟悉的生活经验的引入让学生觉得亲切自然。呈现小鸭子早锻炼的动画时,让兴趣盎然的学生带着问题“三只小鸭锻炼的路线有什么不同”去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指一指,分层逐步感知“一周”、“边线”、“一周边线”, 积累“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周长”这一数学知识经验,并通过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边线,将这一知识经验进行巩固、迁移。】

二、操作测量,再识周长

1.认识并测量树叶的周长。

(1)谈话:那这样的一片树叶它的周长究竟有多长呢?

我们来同桌合作解决问题。(分步出示要求)

一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测量;

二选一选,从小盆子里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

三说一说,这片树叶的周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4

明白了吗?比比哪些同桌合作得最好!开始!

(2)学生活动。

①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

②汇报方法和测量到的结果。

结合交流分享经验:

围一围要注意什么?(紧贴边线围一圈、掐住终点)

量一量要注意什么?(拉直、0刻度)

(3)用电脑来演示一下他们的做法。(多媒体演示)

说明:可以先用线沿着树叶的边线围一周,把围到的线放到直尺上量一量,围到的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我们把把弯曲的边线的长转化成直直的一段线的长。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作“化曲为直”。 (贴板书“化曲为直”)

(4)启发:“化曲为直”的方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想想看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哪些长度?

2.认识并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

(1)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物体表面的周长。如果沿着物体表面的边线画下来,就可

5

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说明: 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贴“平面图形”)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选择其中的两个,用铅笔描出它们的边线。

谈话:怎样描得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完成。(电脑出示)

小结:大家所描出的每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谈话:平面图形的周长也有长有短。测量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是不是这里的每一个图形都必须同时用到这两样工具?

小结:像1、3、5这样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可以用直尺直接先测量每条边的长度,然后怎样就可以得到图形的周长?

(3)谈话:你们明白了吗?我们选择两个图形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

带做左题。完成右题。汇报结果。注意单位。

小结:三角形的周长就是三条边长的总和,四边形的周长就是四条边长的总和,那五边形呢,六边形呢?几边形的周长就是——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几边形的周长就是几条边长的总和。

6

3. 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神机妙算

谈话:大家已经会计算图形的周长了,下面我们就来场比赛,神机妙算,看谁能算得又快又对!

在书上列式计算。交流算法。

小结:同学们都大显身手,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每个图形的周长。

三、 巩固练习,识记周长

1.基本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多媒体出示无方格图形)

抢答:它们的周长是多少?学生疑惑。

(多媒体出示有方格图形)

现在可以了知道它们的周长了吗?

观察: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多少?

方格纸中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抢答: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抢答: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7

2.拓展练习。

(1)第一次拼。

谈话:如果把这样两个图形拼在一起,这个新图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课件闪烁)

(2)第二次拼。

谈话:老师换一种拼法,如果这样拼,这个新图形的周长是多少?你认为这个图形的周长是30厘米,你是怎么想的?好的,我们来验证一下:

①谁来指一指这个新图形的周长?(课件闪烁)

②它的周长是多少呢?大家可以在作业纸上看一看。

结合交流(数、连加、30减4) (课件展示)

(3)启发:这两次拼图形,带给你什么想法?

(两个图形拼合成新图形,有时周长等于原来两个图形周长的和,有时周长并不等于原来两个图形周长的和。

要知道一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关键是要看围成这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

四、评价总结,寻觅周长

8

1.揭题:今天我们学得好开心,一起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2.周长是我们数学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新朋友藏在我们身边许多物体表面上,在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来看一看。(图片欣赏:游泳池上、篮球场上、花坛的栅栏上)

3.谈话:你知道吗?(课件展示)在田径场上进行200米或400米赛跑时,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起跑时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站在外圈的运动员总是比站在里圈的运动员靠前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可以在课后交流你的想法。关于周长,今天我们就研究到这儿!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