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学积极影响论文

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学积极影响论文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学的积极影响

摘要: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教师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意义重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师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条件,会对学生,对自己的教学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70-01

教师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一扇窗,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学生每天在学校与教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学生都有向师性,什么都向老师学习,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学生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祸及的是他自己及其家人,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老师祸及的可能是一大批或或许多批学生。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可以说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那么,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对自己的教学,对学生有哪些积极影响呢?答案当然是很多的,这里我就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可能都在试图传播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对学生来说,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

师,一个心理健康的老师,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定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他们有着高昂的教学热情,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学生,有爱心,与人为善,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教师虽然没有时刻扮演道德榜样的角色,但自己的价值观念会不自觉的渗透在自己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上课的表情,态度,言行表现出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日久天长,学生会自然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有爱,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彼此互相了解,互相尊重,能够很好的沟通。心理健康的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信任、欣赏、赞美多于厌恶、憎恨、歧视;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并以诚相待。做到这些,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形成。这样不仅能树立教师威信,赢得学生尊重,还能指导学生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身体力行的言传身教,久而久之,内化积淀为学生的固有品质,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营造温馨、快乐的学习氛围。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向过程,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对师生来说都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教和学的效果。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老师,会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每次走上讲台,都会把所有与课堂无关

的事抛在脑后,对学生充满激情。他会用自己的语言、行为、情绪创设一种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会用自己饱满的情绪,热情的话语来鼓励学生,感染学生。这样轻松快乐的氛围,自然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愉快的接受教育,积极的探究问题。

四、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健康心理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 :亲切的说服教育,耐心的辅导讲解,仔细的批改作业,对学生严格要求,言必行,行必果。这样的做法,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学生能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从老师作业批改到辅导学生时的一丝不苟中,体会到老师所付出的心血,以及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十分高涨,学习潜力也将随着老师的引导发挥出来,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那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重要,因为教师担负的使命是培养一代新人,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人格。所以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思想,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心理健康的老师,教出健康的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