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年10月第12卷第10期 Chinese Jo¨rnal ofCardiovascularResearch,October 2014,Vol・12,No・10 .911. 尹白梅【81对12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多元化健康教 育,其结果表明与常规健康教育组相比,多元化健 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8—69. [2]李敏.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 活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2—43. [3]Downes L.Motivators and barriers of a Healthy Lifestyle Sca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ic characterristics.J Nurs Meas, 2008.16:3—15. 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促进患者形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王娟[9】对社 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其结果显示多 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对疾 病的认知水平。分析其可能原因如下:①良好的住 院环境可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建立和谐 的护患关系,使健康教育功能更好地落实。②建立 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让患者在良好的氛围下获取 疾病信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③根据患者个 性特点,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并给予合适的心理干 [4]张美玲,黄丽,范吉辉,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老年血液透析患 者中的应用及效果.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15—117. [5]缪爱风,谌绍林,钱红继,等.评判性思维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 肌梗死患者行为依从性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 446O一4462. [6]淮盼盼,陆萍静,王霞,等.糖尿病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进展.护理研究,2013,27:3720—3721. 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④定期对患者进行多媒 体授课,让患者更好地了解心肌梗死发病机制,提 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综上所述,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改善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存 质量。 [7]张镇陵.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 析.安徽医药,2012,16:1035—1036. [8]尹白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l0:133—134. [9]王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2, 27:374—375. 4参考文献 [1]陈雪.陈瑰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 (收稿日期:2014—07—16)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Correla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缪惠宁 王艳飞 王雨水赵伟 卢春燕 李丽 臧伟伟赵海兰 作者单位:071000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市中心血站(缪惠宁、赵伟、卢春燕、李丽、臧伟伟);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王艳飞):河北高碑店市医院心内科(王雨水、赵海兰) 通讯作者:王雨水,E-mail:wyszy2008@163.com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 年1月至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 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260例,非冠心病组90例;依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再 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1l3例,双支病变组89例,三支病变组58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三组间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 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分别为(1.37 ̄0.23)、 (5.37+3.98)、(23.32+7.33),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 病变组的斑块检出率为79.8%和81.0%,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分别为(1.31 ̄0.21)mm和 (1.37 ̄0.27)mm,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与颈动脉IMT值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组间比 .912.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o14年10月第12卷第lO期 Chinese JoMrnal ofCardiovascular Research,Oct。ber 2014, 。1.12,No・10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 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 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14.10.014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01(2014)10—0911—04 Correla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IA0 Hui—ning ,WANG Yan-fei,WANG Yu-shui,et 01. Badinng Local Blood Center,Baoding 071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Yu—shui,E-mail:wyszy2008@163.com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athem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35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Hebei Univer- sity Hospital heart medicine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2,an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coro— nary angiograph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HD group(n:260 cases)and non CHD group(n=90 cases).Agai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maging,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including single lesion roup 1g 13 examples,double branch lesion group 89 examples,three lesion group of 58 cases.The count of IMT, plaque integral and Gensini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CHD group and non CHD group and among the three roups of coronargy artery lesion;coronary artery lesion cou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bove observation index were analyzed.Results Compared with non CHD group,carotid IMT,plaque integral and Gensini score in CHD group were(1.37+0.23),(3.98+5.37),(23.32 ̄7.33)respectively,were higher than in the CHD group,the COB— 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P<0.05).Compared with single lesion group.double branch lesion group and three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plaque detection rate was 79.8%and 8 1.0%.the IMT of carotid artery in double lesions group and three lesions was(1.31 ̄0.21)and(1.37 ̄1.37),double branch lesions and the three lesions of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plaque detection rate IMT values were higher than in single lesion group(P<0.05).Coronary artery lesion count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IMT and carotid plaque score.Gensini score was signiicantfly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IMT and carotid plaque score.Conclu- sion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s 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and thus the ul- trasound detection of carotid atheroselerosis may reflect the degre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 words]Carotid atherusclerosis;Coronary heart disese;Coraonary atherosclerosis;Correlatio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 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 呈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 疾病之一。99%的冠心病患者发病病因是由于冠状 样硬化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并为相 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 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进而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成为广大 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临床上,冠心病诊断的 “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但由于冠脉造影为有创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0 例,均行冠脉造影检查。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 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冠心病组260例,男性147 例,女性113例,平均年龄(61.3 ̄10.6)岁;非冠心病 组90例,男性4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62.9-+ 检查,费用及风险较高,因此在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中受到一定的限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 的最早期表现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加,采 用二维超声方法可以清晰准确地检出颈动脉的 IMT,为CAS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诊 断方法。而CAS是否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9.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此外,依据造影结果将 冠心病组患者再次分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 变组、三支病变组。其中单支病变组113例,男性 57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61.9 ̄9.1)岁;双支病 变组89例,男性51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 (63.3-+10.2)岁;三支病变组58例,男性33例,女性 25例,平均年龄(62.4 ̄9.6)岁。三组患者的一般资 (CAAS)病变程度还不确定。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治 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 与非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并探讨冠状动脉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年10月第12卷第10期 Chinese JoHrnal ofCardiovascularResearch,Oct。ber 2014,VoL12,No-10 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冠状动脉造影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 影检查.采用Judkin法,多体位左、右冠状动脉造 影【 。由2位介入专家共同判断病变血管的狭窄程 度。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为【s】:至少有1支主要血管 (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 分支)狭窄程度≥50%。同时,对病变受累的支数及 狭窄的程度进行详细记录,并采用Gensini法积分 系统进行评估,狭窄<25%为1分,25% ̄49%为2 分,50%~74%为4分,75%~89%为8分,90% ̄99% 为16分,100%为32分。不同节段再与相应的系数 相乘,左主干×5,左前降支近段×2.5,中段×1.5,远 段×l,第1对角支×1,第2对角支×0.5,左回旋支近 段×2.5,远段及后降支均×1,后侧支×0.5,右冠状动 脉近、中、远和后降支均×1。患者各节段积分之和则 为其最终的总积分。 1.2.2颈动脉超声方法所有检查操作由同一医 师完成。分别对颈动脉管腔内膜面到中膜与外膜交 界的垂直距离进行测量,其最大测量值即为IMT最 大值。局部IMT在1.2 mm以上即为动脉斑块。将 各个独立斑块的最大厚度进行相加即为动脉斑块 积分,但是斑块的长度除外。 1.2.3评价标准 收集两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 分、Gensini积分,分别在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之 间、冠心病组不同病变支数间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方差分 析及t检验对组间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 比较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的颈动脉 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 Gensini积分比较 ) .913. 2.2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间的比较经统 计,冠心病组中的单支病变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 41.6%(47/113),双支病变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 79.8%(71/89),三支病变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 81.O%(47/58);与单支病变组相比,双支病变组及 三支病变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颈动脉 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较高(P<0.05)。冠状 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 关(P<0.05),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 分呈显著正相关(P<O.05)。见表2。 表2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间的比较 )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多发于中、老年人,属于全身性 疾病,通常表现为逐步进展、动态变化的病变过程。 其早期的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的内膜, 表现为IMT改变而非管腔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相同、危险因素相 近,颈动脉IMT能代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4I s】。孙洪勇等【6]研究发 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 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肖润平和任永林 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 有相似的发病机理,而且可能与冠脉造影所示的狭 窄程度呈明显相关。 杜海萍等f81研究发现颈动脉IMT和颈动脉斑 块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 事件相关,所以通过测定IMT可间接地反映动脉粥 样硬化的情况。Balbarini等【9】的研究也发现颈动脉 IMT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并能对冠心病 的预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段胜稳【m】研究发现, IMT在超声扫描中表现为增厚往往表明该部位形 成粥样斑块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增加,而动脉粥样硬 化的病变程度也会随着斑块的形成而加重。郭瑞强 等…】通过测量健康成人和冠心病患者的l、2、3支 冠脉狭窄组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CrOuse积分 和血流频谱测值,发现冠心病病变组的IMT值明 .914.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年10月第12卷第10期 Chinese Jourhal ofCardiovasc“z Research,0cto6er 2014, z・12,No・10 显高于对照组,但冠脉病变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 危险因素分析.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32—534. 义。卢娜等【也】研究发现,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 加重,颈动脉IMT值也会增加。本研究符合这一观 点,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具有明显较高的 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冠心病组的亚组中,与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8:251,300. [4]Mattace—Raso F,Van NM,Schalekamp MA,et a1.Intima—me— did thickness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is related to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ophy irn older adults, Angiology,2002,53:569—574. 单支病变组相比,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的 斑块检出率与颈动脉IMT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 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 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 [5]叶炳华,管耘园,卢辉和,等.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超敏c一 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卡维地洛干预研究.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9:572—575. 分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外 [6]孙洪勇,黄健,胡小丽,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研 究探讨.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73—74. [7]肖润平,任永林.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的临床分析.中国 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也越重,这说明颈动脉粥 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 因此,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了解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病变的一个窗口。 医药指南,2012,10:234—235. [8]杜海萍,王晋军,李宝明,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疗前沿,2011,6:1-2. 1 9 j Balbarini A,Buttitta F,Limbruno U,et a1.Usefulness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measurement and peripheral B-mode ul- trasonnd scan in the clinical screening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 着良好的相关性。虽然冠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心 病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性检查,且风险高、费用 高、技术水平要求高,限制了其成为冠心病诊断的 常规检查方法。而颈动脉超声检查简便、无创、重复 性好,被美国心脏协会推荐作为唯一一个评价冠心 病危险因素的非侵入性影像方法【13】。再加上颈动脉 artery disease.Angiology,2000,5 1:269-279. [10]段胜稳.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 关系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7—118. [11]郭瑞强,周青,陈孝义,等.高频超声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颈动 脉粥样硬化.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577—579. [12]卢娜,刘炎,徐丽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 间的关系.中华老年学杂志,2012,32:50—51. [13]Oleary DH,Polak JF.Intima—media thickness:A tool for atherosclerosis imaging and event prediction.Am J Cardiol, 2002,90:18—21. 位置表浅、固定、干扰性小,随着高频超声的应用, 更容易获取较高质量的图像和数据,便于在临床中 广泛应用,重复施行【M, 】。总之,在冠心病的诊断特 别是早期预测中,颈动脉超声检查较为可靠,而且 动态定量监测颈动脉IMT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估 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 为预防、诊断、治疗冠心病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值 得推广。 4参考文献 [1]夏德军,陈伦坤,杨运垫,等.浅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 关系.医学信息,2017,25:218—219. 『2]赵宏坤,蒋逸民,沈彬.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 [14]薛铮,吕吉元.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中西医 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349. [15]吴志红,刘再宇,白静茹,等.阿托伐他汀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临床观察.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9,7:760—762. (收稿日期:2014—07—16) 关于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的写作要求 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尚未通过审定的,可选用最近版《医学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 主题词。中西药名以最近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 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药品和化学试剂必须使用通用名称,并注明剂量、单位、纯 度、批号、生产单位和生产时间。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在其通用名称后的括号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