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初步探知,感受策略
想要帮助这些可爱的小猴,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想要知道9只小猴最少要几次才能全部过河,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怎么知道要这样做的?
刚刚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是从根据已知条件入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二、自主探索,体验策略
1.(ppt出示情景图)我们的好朋友来了,看看,谁来了?
小猴可真懂事啦,每天都帮妈妈摘桃。可是,它在摘桃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条件:“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
(出示题目)那这道题的已知的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指出:其实根据这两个条件只能求出第二天摘的,不能求出第三天摘多少个!
2.如果我把其中一个条件改一下,(出示修改条件“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现在可以算了吗?
3.我们来看第一个条件:第一天摘了30个,这里的30个就是第一天摘的个数。
那第二个条件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呢?
第四天呢?第五天呢?
我们通过读读题目,想想这个条件的意思发现条件里蕴藏着重要的数量关系。
好,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也可以说成第一天摘的个数+5=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5=第三天摘的个数,一起说。
谁来说说看,你想根据什么条件,求出什么问题。
这位同学根据小猴第一天摘的30个和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求出了第二天摘的个数,你们会求吗?
3.谁是填表解决这个问题的?汇报一下
(生汇报)你来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来求出第二天摘了35个的?
再根据第二天摘得35个和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求出第三摘了40个,以此类推填表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没有小朋友想出第三种方法的?
4.总结:这些方法都不错,刚才我们用了不同的形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填表、有列式。其实往往不同的外表下都隐藏着相同的东西。看看这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像这样根据条件、抓住条件,从条件想起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从条件想起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见过吗?(生答带兵打仗啊需要策略)
其实策略就是一种计策、一种谋略、一种手段。同样解决问题也需要计策和谋略。我
们今天学习的策略是什么?(从条件想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