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伦教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伦教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伦教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 4NH3 + 5O2 4NO + 6H2O,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

示,正确的是( )

A. 4 v(NH3)=5v(O2) B. 6 v(O2)= 5v(H2O) C. 4v(NH3)=6 v(H2O) D. 5v(O2)= 4v(NO) 参: B 略

2. 在标准状况下,n L NH3溶于m mL水中,得到密度为的氨水,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是 ( ) A、

B、

C、 D、

参: B 略

3. 合成结构简式为的高聚物,其单体应是

①苯乙烯 ②丁烯 ③13-丁二烯 ④丙炔 ⑤苯丙烯

A.①② B.④⑤ C.③⑤ D.①③

参: 略

4. 关于石油和煤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液态烃的混和物,煤是组成复杂的混和物 B.煤的气化液化可制得清洁燃料,减少大气污染 C.直馏汽油、裂化汽油、合成汽油均是石油产品 D.用适当的方法使煤气化,可制得甲烷 参: AC 略

5.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的是 ( ) A 漂白粉 B 二氧化氯 C 甲醛 D 氯气 参: C 略

6. 在给定条件的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Ca2+、NH4+、HCO3-、Cl-

B.c(Fe2+)=0.05mol/L的溶液:H+、Na+、NO3-、SO42- C.常温下,pH=12的溶液:Na+、K+、Cl-、NO3-

D.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K+、Ba2+、ClO-、NO3- 参: C

7. 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 (CH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

A.高温低压 B.低温低压 C.加催化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剂 D.低温高压 参: A 略

8. 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A.橡胶 B.蛋白质 C.尼龙 参:

C

9. 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A.苯与Fe、Br2混合 B.氯乙烷和NaOH溶液共热 C.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 D.乙烯和溴水反应 参: C 略

10. 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

B.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

C.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ks5u

D.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 参: D 略

11. 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mol/L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mol/L

.纤维素C.10mL 1mol/L甲酸恰好跟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甲酸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参:

A

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根据氢离子浓度的大小判断是否完全电离,若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反之是弱电解质; B、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的大小无关;

C、酸碱是否完全反应取决于二者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与是否强弱电解质无关. D、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成正比.

解答:解:A、如果是强电解质应该完全电离,那么H+

浓度应该是1mol/L 而不是约为1×10﹣2

mol/L 说明甲酸不能完全电离,肯定是弱电解质,故A正确;

B、溶解性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故B错误; C、完全反应与强弱无关,故C错误;

D、没指明强酸为几元酸以及酸的浓度,通过导电性无法比较电解质的强弱,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难度不大,明确弱电解质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12. 已知:2CH3OH(g)

CH3OCH3(g) + H2O(g) ΔH=-25 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c/(mol·L-1) 0.8 1.24 1.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 B.平衡时,c(CH3OCH3)=1.6 mol/L C. 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 kJ

D. 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参:

B 略

D

1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

、Fe2

+、Cl-、NO3- B.c(H+

)=10-12

mol·L-1

的溶液:K+

、Ba2+

、Cl-、Br- C.c(OH-)/ c(H+)=1012

的溶液中:NH+

34、Al+

、NO-、CO2

33-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L-1

的溶液中:K+

、NH4+、AlO2-、HCO3-

参: B 略

14.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通常不采用启普发生器的是 A.NO B.

C.

D.

参:

B

15.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 8、8、18、32 B. 8、18、18、32 C. 8、18、18、18

D. 8、8、18、18

参: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选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纯净乙炔并进行有关乙炔性质的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I.(1)A中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2)制乙炔时,旋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滴下的原因是 ;

(3)用电石制的乙炔中常含有H2S、PH3等杂质,除去杂质应选用 (填序号,下同)装置,

气体应从 进;干燥乙炔最好选用 装置。(提示:PH3与CuSO4反应可生成Cu3P沉

淀)

Ⅱ.为了探究乙炔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后的有关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1)操作b的名称是 ;

(2)有机混合物I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写结构简式)。

(3)最后得到的有机混合物Ⅱ中含两种有机物,其中一种是饱和一元醛,其结构简式为 ; 参: (14分)

(1)CaC2+2H2O→C2H2↑+Ca (OH)2(2分)

(2)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2分) (3)C(1分)d(1分)D(1分) II.(1)分馏(或蒸馏)(2分) (2)CH2===CHBr(1分)CH3—CHBr2(1分)CH2Br—CH2Br(1分) (3)CH3CHO(2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2分)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碱式滴定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m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为V1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V2 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D

(2)操作E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3)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 。 (4)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5)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它操作均正确)。

(6)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 。

参:

18.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和C均为4.0摩、D为6.5摩、F为2.0摩,设E为x摩.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

(1)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

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 .

(2)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 (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其理由

是: 参: (1)正反应 7.0

提示:设达平衡时E的消耗量为2a摩 .

起始时:6.5 x 2.0 平衡时:6.5-a x-2a 2.0+2a

因左侧反应混和物总的物质的量为12摩,所以达平衡时,右侧反应需满足:

(2)不相等(1分)因为这两种情况是在两个不同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的,平衡状态不同,所以物质的量也不同.(2分)

注:①凡是答成\"相等\"的,无论理由是否正确,此小题均为0分.

②对于理由,需答出\"不同温度下\"或\"温度不同\"等含义,否则此空为0分. 略

19. 乙烯、乙炔、丁二烯、甲苯和苯乙烯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充分反应。

(1)若烃与氢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说明该烃分子结构存在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

(2)若烃与氢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说明该烃分子结构存在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

(3)苯乙烯与H2完全加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

参:

(1)苯环 甲苯 (2)一个C

C或两个C==C 乙炔或丁二烯 (3)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