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是音乐专业学习的延伸课程,对于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来说,是提高和增强同学们对音乐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属专业实践课程。依据音乐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于第三学期至第七学期开设,专科教学计划第三学期第五学期开设。本科约计256学时,计8—10个学分,专科4—6学分。选修本课的学生本科至少应修满8个学分,专科至少修满4学分。
2.教学要求
《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是一门互动性很强的实践课程,需要师生密切配合,合奏曲目选择典型的、特色各异的曲目,以培养学生对乐曲风格的理解与把握。同时,还通过接触一些新的作品来了解民族器乐合奏的发展动态。
为使本课程开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临沂师范学院大学生民族乐团独特的地域特色,从而达到服务沂蒙,弘扬沂蒙文化的目的,本课程将选择一些具有沂蒙地方特色,体现沂蒙风土民情的曲目作为教学排练及演奏曲目。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本课教学内容涉及民族管弦乐队编制、分组、声部、功能、类型及合奏形式等。合奏曲目涉及传统曲目、近现代曲目、当代曲目及外国改编曲目等。
为保证本课教学计划高质量地完成,本课将采取以下教学原则与方法:
1.围绕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本着“兼收并蓄”的原则,精选经典曲目作为合奏 排练分析内容。不断充实新创作的.富于时代特色的优秀曲目,丰富更新教学内容。 2.本课程的教学应与其它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以保证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协调一致。注重结合学生在《声乐》以及《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欣赏》等课上所接触到的曲目进行排练。并通过合奏排练及演出,加深对民族管弦乐艺术表现技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及演奏水平。
3.发挥教师在合奏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开拓学 生的艺术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多种形式,如:课堂提问、分组排练、集中排练、舞台演奏等形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4.教书育人。在合奏排练中,注重对民族优秀曲目的赏析。从而起到弘扬民族文化, 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5.本课程注重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要求及教学规律,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 手段,启发学生从声音.图像.文字等方面全方位地理解民族器乐合奏艺术。 6.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当)地吸收校外专家参与乐队排练;并在适当的时候
邀请国内著名乐团挥与演奏家指导乐队排练,以提高乐团演奏水平。
第一层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能够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民族管弦乐合奏对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了解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分组及构成原则。 [重点与难点]
民族乐器的定弦 [教学时数] 6—10学时 [主要内容]
1.民族管弦乐合奏的重要性 2.民族和弦乐队的乐器分组与座次 3.民族管弦乐队法
(1)民族管弦乐队中各乐器的定弦 (2)民族管弦乐队中各乐器表现特点
第二层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乐器调音.定弦等;学习D.G等简单的调式音阶。了解乐队指挥的基本手式.肢体语言;基本能够演奏较简单的民族器乐合奏曲目。 [重点与难点]
1.乐器调音.定弦; 2.D.G调音阶练习。 3.乐队指挥的基本图示 [教学时数] 10—16学时 [主要内容]
1.乐器调音.定弦;D.G调音阶练习。 2.乐队指挥的基本图示 3.较简单的传统曲目的合奏练习 (1)民乐小合奏《喜洋洋》 (2)民乐小合奏《金蛇狂舞》
第三层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乐器调音.定弦等;学习D.G等简单的调式音阶。了解乐队指挥的基本手式.肢体语言;基本能够演奏较简单的民族器乐合奏曲目。分组练习与集中排练相结合,将上一层次的排练曲目做进一步深入细化的排练;使之能够达到提高演奏水平,磨练演奏队伍的目的。 [重点与难点]
1.乐器调音.定弦; 2.D.G调音阶练习。
3.乐队指挥的基本图示 [教学时数]16—20学时 [主要内容]
巩固复习:1.民乐小合奏《喜洋洋》 2.民乐小合奏《金蛇狂舞》 排 练:1.民乐小合奏《花好月圆》 2.民族管弦乐合奏《雪绒花》
第四层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乐器调音.定弦等;学习C.F等调音阶。熟悉和基本掌握乐队指挥的手式.肢体语言;通过分组练习与集中排练相结合,将上一层次的排练曲目做进一步入细化的排练;使之能够达到提高演奏水平;排练具有一定难度的民歌伴奏曲及器乐伴奏曲。 [重点与难点]
1.乐器调音.定弦; 2.C.F调音阶练习 3.乐队指挥的基本图示 4.乐队的音准与节奏 [教学时数] 20—30学时 [主要内容]
巩固复习:1.民乐小合奏《喜洋洋》 2.民乐小合奏《金蛇狂舞》 3.民乐小合奏《花好月圆》 4.民族管弦乐合奏《雪绒花》
排 练: 1.女声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2.女声独唱《绣荷包》 3.笛子独奏《沂河欢歌》 4.柳琴独奏《春到沂河》 5.女声独唱《盼亲人早日养好伤》 6.女声独唱《父老乡亲》
第五层次
[教学目的与要求]
培养学生掌握乐器调音.定弦等能力;学习常用的各调音阶。熟悉和基本掌握乐队指挥的手式.肢体语言;通过分组练习与集中排练相结合,将上一层次的排练曲目做进一步深入细化的排练;使之能够达到提高演奏水平;排练具有一定难度的民歌伴奏曲及器乐伴奏曲。 [重点与难点]
1.乐器调音.定弦; 2.C.F调音阶练习 3.乐队指挥的基本图示 4.乐队的音准与节奏 [教学时数] 20—30学时 [主要内容] 巩固复习:
1.民乐小合奏《喜洋洋》 2.民乐小合奏《金蛇狂舞》 3.民乐小合奏《花好月圆》 4.民族管弦乐合奏《雪绒花》
排 练: 1.女声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2.女声独唱《绣荷包》 3.笛子独奏《沂河欢歌》 4.柳琴独奏《春到沂河》 5.女声独唱《盼亲人早日养好伤》 6.女声独唱《父
老乡亲》
第六层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熟练掌握基本的乐器调音.定弦等以及各调音阶。熟悉和掌握乐队指挥的手式.肢体语言;通过分组练习与集中排练相结合,将上一层次的排练曲目做进一步深入细化的排练;使之能够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平;通过与歌手(乐手)的合作,达到与独唱(奏)者之间的默契。排练具有一定难度的传统曲目及近现代合奏曲目。 [重点与难点]
1.乐器调音.定弦; 2.乐队的强弱力度变化 3.乐队的音准与节奏 4,乐队的音色 [教学时数] 20—30学时 [主要内容]
巩固复习:1.民乐小合奏《喜洋洋》 2.民乐小合奏《金蛇狂舞》 3.民乐小合奏《花好月圆》 4.民族管弦乐合奏《雪绒花》及独唱(奏)曲目。
排 练:1.民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吹打乐合奏《龙腾虎跃》3.京胡与乐队《夜深沉》
第七层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熟练掌握基本的乐器调音.定弦等以及各调音阶。熟悉和掌握乐队指挥的手式.肢体语言;通过分组练习与集中排练相结合,将上一层次的排练曲目做进一步深入细化的排练;使之能够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平;通过与歌手(乐手)的合作,达到与独唱(奏)者之间的默契。排练具有一定难度的传统曲目及近现代合奏曲目。 [重点与难点]
1.乐器调音.定弦; 2.乐队的强弱力度变化 3.乐队的音准与节奏 [教学时数] 20—30学时 [主要内容]
巩固复习:1.民乐小合奏《喜洋洋》 2.民乐小合奏《金蛇狂舞》 3.民乐小合奏《花好月圆》 4.民族管弦乐合奏《雪绒花》.独唱(奏)曲目。以及前一个层次排练的1.《北京喜讯到边寨》 2.《龙腾虎跃》3.《夜深沉》
排 练:1.民族管弦合奏《拉德斯基进行曲》2.民族器乐合奏《谁不说俺家乡好》3.民族器乐合奏《好日子》
第八层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熟练掌握基本的乐器调音.定弦等以及各调音阶。熟悉和掌握乐队指挥的手式.肢
体语言;通过分组练习与集中排练相结合,将上一层次的排练曲目做进一步深入细化的排练;使之能够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平;通过与歌手(乐手)的合作,达到与独唱(奏)者之间的默契。排练具有较大难度的传统曲目及近现代合奏曲目。 [重点与难点]
1.乐器调音.定弦; 2.乐队的强弱力度变化 3.乐队的音准与节奏 4.乐队的音色 [教学时数] 20—30学时 [主要内容]
巩固复习:1.民乐小合奏《喜洋洋》 2.民乐小合奏《金蛇狂舞》 3.民乐小合奏《花好月圆》 4.民族管弦乐合奏《雪绒花》.独唱(奏)曲目。以及前一个层次排练的1.《北京喜讯到边寨》 2.《龙腾虎跃》3.《夜深沉》
排 练:1.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春节序曲》 2.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3.大型民族管弦合奏《沂蒙山小调》 [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所包含的所有环节均属于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个别练习.分组排练.集体排练.专业汇报.音乐会演出等。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参见乐队排练要求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包括讲授.示范.观摩.分析.演示.排练等演示.幻灯.投影.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一些教学内容有特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明确写出。
四、教材.辅助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 材]
(1)《民族乐队合奏曲集》李复斌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民乐合奏·重奏曲精选》周国华 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3)《中国民族乐队合奏曲选集》1—5册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4)《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集》禹疆编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参考书目]
(1)由作曲家直接提供的排练曲目总谱 (2)根据乐队演出需要自己编创的曲目 五、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参见本本课程各层次中提示的作用.要求及安排等。 六、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
本课以排练为主,附以课堂讨论,课下作业.分组练习.音乐会.对外演出等形式。 七、考试考核
学生的学业成绩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平时成绩:30%(出勤.分组排练情况) (二)实践成绩:40%(参加音乐会及各类演出)
(三)综合考核成绩:30%(排练过程中的演奏质量情况及小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