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与颈部交界R角处表面存在较深的加工痕迹及钻头硬度偏高等。关键词:40Cr钢;冲击钻头;疲劳断裂;热轧中图分类号:TG115.5?7; TG115. 21四槽圆柄
断裂位置 钻头颈部 硬质合金引言四槽圆柄冲击钻头采用40Cr钢热轧盘条制造,
图1断裂钻头宏观形貌其工序为:①12 mm盘条原材料酸洗\"磷化\"拉拔 一道至①10 mm\"加工钻头\"盐浴淬火\"回火\"焊
接硬质合金,钻头淬、回火后硬度要求为40-50 HRC。近期有一批钻头在出厂前进行破坏性试验
时,有多支钻头出现早期断裂现象。本文采用断口 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钻头 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1理化检验1.1宏观断口分析图2断裂钻头断口具有疲劳断裂特征钻头断裂及断口宏观形貌如图12所示,多支 断裂钻头的断裂均发生在钻柄与颈部交界R角处, 该部位正好为钻头直径尺寸的交变处,断口上存在
越直线的运动更快,通常尖锐的缺口会产生此种形 貌⑵。最后瞬时断裂区面积约占整个断面的40%。1.2 微观断口形貌分析较多锈斑,断口较为平齐,断面与钻头轴线相垂直; 在多支断裂钻头的钻柄与颈部交界R角处表面均
经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源区比较平整,这是由于 裂纹萌生初期断裂面相互挤压摩擦而导致的;在疲
发现存在大量较深的车削加工刀痕,刀痕排列均匀,
断裂面基本上沿刀痕扩展。将断口清洗后观察发 现,断裂钻头断口具有疲劳断裂的特征,断口分3个 区域:疲劳源区、疲劳扩展区及最后瞬时断裂区;多
劳源处断面上未发现异常冶金缺陷,但清晰可见钻
头R角处表面存在较深的加工刀痕,疲劳裂纹源在 刀痕沟槽谷底处形成并扩展;疲劳扩展区贝纹线形 貌清晰;最后瞬时断裂区微观形貌为撕裂韧窝,如图
处裂纹从表面刀痕起开裂,显示明显的多源疲劳断
裂特征;疲劳扩展区呈现明显的贝纹线形貌,贝纹 线大致呈反向圆弧状;表明裂纹沿圆周的运动比跨3-6所示。收稿日期:2019-07-11作者简介:徐和平((970-),男,工程师16现代冶金第47卷图9断裂钻头断口疲劳源处形貌图5疲劳裂纹扩展区形貌图4清晰可见疲劳裂纹起源于R处表面的加工
图6最后瞬时断裂区形貌痕迹(图中箭头所指为疲劳源)!3化学成分分析型直读光谱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表1所 示,可知钻头的化学成分符合GB/T3077-2015 +合
在断裂钻头上取样,使用德国超谱公司QSN750!(C)金结构钢》标准对40Cr钢的成分要求。表1断裂钻头的化学成分/%!(Si)0. 220. 17-0. 37w(Mn)0. 610. 50-0. 80!(P)0. 014#0. 030!(S)0. 007#0. 030w(Cr)0. 820. 80-1. 10!(Ni)0. 01#0.30!(Cu )0. 01实测值标准值0. 400. 37-0. 44#0.30金相检验在断裂钻头上取样进行金相检验,其金相组织
1.5硬度测试对断裂钻头进行硬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为回火马氏体,未发现异常组织,如图7所示。该钻头硬度技术要求为40-50 HRC,可见断裂钻头 的硬度实测值已超过技术要求的上限。表2硬度测试结果测试工件显微硬度/HV1568 ,557 ,562换算HRC53.0断裂钻头平均:5622分析与讨论断裂钻头的化学成分符合GB/T3077-2015 +合
金结构钢》标准对40Cr钢的成分要求,基体金相组
图7断裂钻头基体金相组织织无明显异常,但断裂钻头的硬度实测值已超过技
第6期徐和平,等:冲击钻钻头早期疲劳断裂分析17术要求的上限。断裂钻头的断裂类型为早期疲劳断裂,断裂位
3结束语(1) 该批次冲击钻钻头断裂属于多源疲劳断裂,
置均在钻柄与颈部交界R角处,该部位正好为钻头 的变截面过渡园角,是钻头应力集中最为严重区域,
在钻头使用过程中,容易在这些区域发生疲劳破坏。 大量试验表明,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的表面加工质 量对零件的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而断裂钻头在 钻柄与颈部交界R角处表面存在大量较深的车削
疲劳源位于钻柄与颈部交界R角处。(2) 造成钻头断裂的原因是:钻头钻柄与颈部交 界R角处表面大量较深的车削加工刀痕,在工作载 荷的作用下使刀痕根部形成应力集中,萌生了裂纹
源并扩展;同时因该钻头热处理后硬度偏高而脆性
加工刀痕,导致应力集中因素加剧,大大降低了钻头
的抗疲劳性能。该钻头热处理为整支淬回火处理,要求硬度为 4050 HRC,使钻头获得良好的强韧性。但断裂钻
头的硬度超过技术要求的上限达到53HRC,使钻头 的脆性增大,对其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由于该冲击头在破坏性试验时,承受着较大的
交变载荷,特别当被钻物体卡夹钻头时,则钻头将受
到扭转力增大,由于在钻头钻柄与颈部交界R角处 表面存在较深的加工痕迹,该部位又处钻头变截面 过渡圆角,易产生应力集中,使其萌生沿较深的车削
加工刀痕的线状疲劳源,加上钻头硬度偏高使其脆 性增大,最终导致钻头产生早期疲劳断裂。增大,最终导致钻头产生早期疲劳断裂。(3) 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制造,控制表面加 工及热处理质量。参考文献:[1]
斯海维.结构与材料的疲劳[M].吴学仁,译.北京:航 空工业出版社,2014.[2]
布鲁克斯,考藿莱.工程材料的失效分析[M].谢斐娟,
孙家骧,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王仁智,吴培远.疲劳失效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1987.(]郑承沛.材料力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张少名.实用应力集中手册[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 19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