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施工
1施工顺序
基础工程各道工序应采取流水作业方法连续施工,以浇筑混凝土为主导工序。
独立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挖土至设计标高放线支模素砼垫层放线基础底板支模、扎筋基础底板砼柱扎筋、支模柱砼拆模回填分层夯实。
2挖土及垫层施工
1、挖土施工
根据定位轴线,放出开挖边线,采用挖掘机进行大面积开挖与人工进行基坑(槽)的修边检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方开挖,开挖过程中随时与地勘报告和设计标高对照,防止超挖。
2、垫层
在挖至接近设计标高进,在坑(槽)壁抄平打水平控制小桩,留坑(槽)底200mm高暂不挖,经地勘和设计部门对地基验槽并符合要求后,再用人工清底修边,挖去余下200mm高土层,深度符合要求后,原槽浇灌垫层砼,振平压实。垫层均为100厚C10素砼垫层,垫层施工时采用水准仪抄平,确保表面标高准确无误。
3基础模板
见下图NO.15
垫木钢管支撑杯口内侧吊模杯口外侧吊模混凝土垫层杯形基础模板 图NO.15
1、本工程的基础全部采用多层板模,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扣件。模板支撑这前功尽弃制定好实施方案,做好测量、放样、弹线工作,施工中的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应认真测设,标注正确。
2、模板接头处、柱基交叉处的模板应认真配制,防止烂板、移位、胀模等现象的出现。本工程杯口模板采用木或钢定型模板,作成两半形式,中间各加楔形板一块,拆模时,先取出楔形板,然后分别将两半杯口模取出。为拆模方便,杯口模外可包钉薄铁皮一层。支模时杯口模板要固定牢固并压浆。
3、模板的支撑系统应联成整体。
4、模板工程施工中奕随做随检,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下道工序的施工。
4基础钢筋
1、施工准备
在钢筋工程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精心做钢筋翻样工作,并在制作前对钢筋料单经有关人员进行审核校对。
把工程的控制线放到垫层上。
2、钢筋绑扎的顺序
钢筋翻样→钢筋制作→按放垫块→底层底板钢筋排放→下层钢筋绑扎→绑扎支架→上层钢筋绑扎→柱插筋
3、钢筋翻样
根据底板设计意图及规范要求绘制出钢筋翻样图,根据钢筋实际长度合理布置钢筋接头位置。根据钢筋翻样图编制底板钢筋的下料表,成型时按料表加工然后根据使用的顺序挂牌堆放。
4、钢筋的排放
在钢筋的排放前先进行划线,钢筋搭接部位用20号铁丝绑扎固定,绑扎点数量,以保证钢筋不产生滚动为标准,钢筋排放要保证钢筋位置正确不得错位。
5、钢筋材料
本工程使用的钢筋一定要有质保书和出厂合格证,合格证上注明厂家出厂日期、规格、
型号、化学成份、物理性能等。钢筋进场后每批要取样见证进行原材料试验,取样的数量、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试验的结果应与质保书相符,同时应满足使用要求,使用的钢筋还要平直表面干净、无损伤及弯点,铁锈、油污等。
5基础砼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工作职责、内容要求。制定落实浇筑施工中的技术措施。
成立砼浇筑质量监督检查小组,落实专职人员,组织质量检查会同监理单位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
制定混凝土浇筑计划,明确供应日期、时间、数量。
2、砼浇筑
在浇筑时应注意地梁的位置,注意插入深度,严禁漏振,严格要求按照砼振动的操作规程,注意插点密度和振动的时间,插入的间距为400-600MM梅花状布置采用自后向前振动的顺序,振动器垂直插下直至表面气泡泛出完毕为止,上下、邻边结合良好。
3、浇捣杯口混凝土时,应注意杯口模板的位置,由于杯口模板仅上端固定,浇捣混凝土时,四侧应对称均匀进行,避免将杯口模板挤向一侧。
杯形基础一般在杯底均留有5cm厚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在灌筑基础混凝土时要仔细
留出。如用无底式杯口模板施工,应先将杯底混凝土捣实,然后灌筑杯口四周的混凝土,此时宜采用低流动性混凝土,或适当缩短振捣时间,或杯底混凝土浇完后停0.5~1h,待混凝土沉实,再浇杯口四周混凝土等办法,避免混凝土从杯底溢出,造成蜂窝麻面。基础灌筑完毕后,将杯口底冒出的少量混凝土掏出,使其与杯口模下口齐平。如用封底式杯口模板施工,应注意将杯口模板压紧,杯底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加强检查,以防止杯口模板上浮。基础浇捣完毕,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倒链将杯口模板取出。并将杯口内侧表面混凝土划毛。
4、由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严格施工程序及施工质量管理,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
6土方回填
当基础拆模且坑底清除积水、淤泥、杂物后进行土方回填。回填不得含有机质和大于50mm土块,回填每层虚铺厚度,用机械夯实不应大于300mm,人工夯实不应大于200mm,其含水率粘土最优为19~23%,压实系数要求≥0.94,干容重1.44~1.52g/cm2,填土超过1.2m时,应填加20~30%碎石,基层表面应以碎石加强处理。填土一般应中间稍高,以利排水,当天回填应当天夯实。回填土应两侧均匀下料,分层回填夯实,每层夯数为3-4遍,不能机夯的边角处,采用手工夯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