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瓜种植

黄瓜种植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黄瓜种植

优良品种

最好的黄瓜是黑龙江省产的黄瓜,分旱黄瓜和水黄瓜,其味儿道有润甜,因全世界只有三块黑土地,而中国只有黑龙江全境、吉林少部分是黑土地,黑土地要四亿年才能形成,是动植物的尸骨在经历很长时间才形成的高有机土壤,在这样的黑土地长出来的作物其营养特别丰富,由其寒冷地带的黑土地冬季土地和植物在大雪的覆盖下进入冬眠,更加便黑土地有生气。所以,黑龙江的农作物是最好的!

黄瓜(Cucumis sativus)

目前广州市生产上种植黄瓜有华南型黄瓜和华北型黄瓜,栽培品种主要有以下几个:

1、园丰元6号青瓜:山西夏县园丰元蔬菜研究所生产,一代杂种,中早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雌花率高,瓜条直顺,深绿色,有光泽,瓜长35厘米,白刺,刺瘤较密,瓜把短,品质优良,产量高,亩产5000公斤。适宜春、夏、秋种植。

2、早青二号: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主蔓结瓜,

雌花多。瓜圆筒形,皮色深绿,瓜长21厘米,适合销往港澳地区,耐低温,抗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耐霜霉病和白粉病。播种至初收53天。适宜春秋季栽培。

3、津春四号青瓜: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主蔓结瓜,较早熟,长势中等,瓜长棒形,瓜长35厘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4、粤秀一号: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主蔓结瓜,雌株率达65%,瓜棒形,长33厘米,早熟,耐低温,较抗枯萎病、炭疽病、耐疫病和霜霉病,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5、中农8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分枝较多,主侧蔓结瓜,抗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虫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种植方法

1、土壤选择和整地

选择酸碱度在6.0-7.5之间,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与瓜类作物连作,前茬最好为水稻田。整地采用深沟高畦,畦宽1.8米-2.0米(连沟),畦高30厘米,南北走向,双行植,株距30厘米。

2、适时播种、育苗与定植

早春1-3月播种,夏秋植6-8月。春播采用浸种催芽后育苗或地膜覆盖直播,夏秋

手植黄瓜

季浸种直播或干种直播均可。

浸种催芽在黄瓜播种中普遍应用,用50-55℃温开水烫种消毒10分钟,不断搅拌以防烫伤。然后用约30℃温水浸4 -6小时,搓洗干净,涝起沥干,在28-30℃的恒温箱或温暖处保湿催芽,20小时开始发芽。早春小拱棚保温育苗,用育苗杯或苗床育苗,苗龄15-20天(2片真叶)时定植,于晴天傍晚进行,要注意保护根系,起苗前淋透水,起苗时按顺序,做到带土定植,以防伤根。

3、肥水管理与培土

施足基肥是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黄瓜对基肥反应良好,整地时深耕增施腐熟有机肥,亩施2000公斤-3000公斤,毛肥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作基肥。植株2-3片真叶时,开始追肥。黄瓜根的吸收力弱,对高浓度肥料反应敏感,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每隔6-8天追肥1次,亩施尿素5公斤-6公斤。

卷须出现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培肥,采收第一批瓜后再培土培肥1次,亩施花生麸15公斤-20公斤,复合肥30公斤,钾肥10公斤。

夏秋季由于气温高,生长发育迅速,衰老也快,加之降雨量大,肥水流失多,除了施足基肥外,要早追肥。1-2片真叶期和采收第一批瓜后各培土培肥1次,要重视磷钾肥,以避免陡长、早衰。

春黄瓜苗期要控制水分。开花结果期需水量最多,晴天一般一天淋水1次,旱情3-5天灌水1次。雨天时要做好防涝工作。

4、搭架引蔓与整枝

一般卷须出现时插竹搭架引蔓,搭\"人字架\"。引蔓在卷须出现后开始,每隔3-4天引蔓一次,使植株分布均匀,于晴天傍晚进行。黄瓜是否整枝依品种而定,主蔓结果的一般不用整枝;主侧蔓结果或侧蔓结果的,要摘顶整枝,一般8节以下侧蔓全部剪除,9节以上侧枝留3节后摘顶,主蔓约30节摘顶。

5、采收

春季黄瓜从定植至初收约55天,夏秋季35天。开花10天左右可采收。即皮色从暗绿变为鲜绿有光泽,花瓣不脱落时采收为佳。头瓜要早收,以免影响后续瓜的生长,甚至妨碍植株生长,形成畸形瓜和植株早衰,从而影响产量。

病虫害防治

危害青瓜的常见病虫与苦瓜同,还有灰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

1、灰霉病

(1)生态防治: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过量;

(2)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3)药剂防冶: 发病初期喷施25%敌力脱乳油3000-4000倍液、30%爱苗乳油3000-40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3000-4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交替使用,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细菌性角斑病

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病菌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病原菌经伤口和水孔入侵发生为害。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积水,多年连作,肥水管理不当,都会加重发生。暴风雨后迅速发展,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应以预防为主,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浸2小时, 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9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按常规操作浸种催芽;

(2)药剂防治:可采用30%氧氯化铜胶悬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加收米液剂400-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农抗120、2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