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環境手冊

文件修訂記錄

版次 A 文件發行 修訂理由、內容簡述 修改日期 目 錄

章節

名 稱

頁次

00 01 02 03 04 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環境手冊》頒佈令 管理者代表任命書 環境手冊說明 公司簡介 環境管理體系 環境方針 環境因素 法律及其它要求 目標、指標和方案 資源、作用、職責和權限能力、培訓和意識 資訊交流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文件控制 運行控制 應急準備和響應 監測和測量 符合性評估

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記錄控制 內部審核 管理評審

環境管理組織結構圖 環境管理體系要素分配表體系文件與要素對照表

3 4 5 6 7 7~8 9 9 9~10 10~1111~1212 12~1313 13~1414 14 14 15 15 15 16 17 18 19

00《環境手冊》頒佈令

本《環境手冊》由管理者代表組織相關部門依據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編制。

本手冊對公司的環境管理體系進行了概括性描述,適用於本公司生產之活動、產品及服務等與環境產生互動事項之管理。

本《環境手冊》是本公司環境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適用於公司一切與環境管理工作有關的部門,是全公司各職能部門及全員必須遵守的環境管理工作基本準則。現予以批准頒佈實施,全體員工必須遵守執行。

廠 長:

日 期:

01管理者代表任命書

為了建立、實施和保持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確保公司的運行持續符合ISO14001標準要求、國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方的期望,持續提高公司環境表現,任命 先生為本公司環境管理者代表。其職責是:

在總經理領導下,負責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保持及持續改進,確保環境管理體系正常運行;

組織安排內部環境管理體系審核,向總經理報告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並將報告內容作為管理評審和環境管理體系改進的依據,並提出改善建議;

協調環境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產生的重大爭議事項,採取有效措施提高整個組織的環保意識;

按照總經理的要求,組織和協調管理評審活動,代表公司就環境管理體系有關事宜對外進行聯絡。

總經理:

日 期:

02環境手冊說明

環境手冊管理

本手冊由總經理指定管理者代表組織相關人員編制,經管理者代表審核,廠長批准後發佈並實施。

環境手冊按《文件管理作業程序》規定進行編制、審核、發放、修訂、回收及保管。 環境手冊每年至少評審一次,並於管理審查會議中討論,經管理者代表審核,廠長批准後實施修訂。

術語

本手冊中所用的術語引用ISO14001:2004標準中的相關用語。 EMS: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手冊中為了與標準中的條款相對應,04章節包括了標準中&條款內容。章節與ISO14001:2004中的相應條款相應對應。

03公 司 簡 介

聯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簡稱 AMC) ,致力於多層印刷電路板、電子封裝與壓合板

的電子材料之生產及銷售。

創建日期: 1998 年 9 月 15 日

蘇州聯致科技有限公司是AMC於2006年12月在蘇州工業園區建的新廠 產品項目:高階銅箔基板、MASS-LAM與壓合代工、鑽孔代工以及FCCL COVERLAYOR(保護膜)等電子封裝材料 。

04環境管理體系

公司按照ISO14001標準要求,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並通過日常的維護管理,保證公司的EMS持續符合標準要求。本章描述了公司如何實現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環境管理體系適用範圍見”00《環境手冊》頒佈令”。

環境方針

1公司制定了本公司的環境方針(見附件)。

2環境方針作為公司整體戰略方針的組成部份, 應能體現公司的環保理念、對客戶及社會的承諾。公司在制定時,應考慮: 公司規模、經營理念及企業文化;

所在的行業及產品特點,未來環保發展趨勢; 公司生產及服務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等因素。 3公司的環境方針必須體現: 對持續改善及污染預防的承諾;

對符合國家及當地適用的環保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承諾。 4公司環境方針為環境目標和指標的制定和評審提供框架。

5環境方針必須文件化,並通過對員工的培訓,確保員工瞭解其內容,從而推動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和維護。

6公司的環境方針應向外界公開。傳達給所有為組織工作及代表組織工作的員工,如承包商。

7環境方針每年在管理評審中進行評審,確保其適宜性。

附件:

環境方針

蘇州聯致科技有限公司為專業製造生產高階印刷電路板材料及部分代工工廠。使用之主要原物料為銅箔、玻纖布、及各類化學藥品,並於生產及服務過程中,衍生廢水、廢液、廢氣、粉塵、噪音等污染物,對此蘇州聯致科技本著永續經營目標及計劃有完善之管理與設備,以求公司於活動、產品及過程符合相關環保法規、公約、ISO14001及客戶特定要求事項,進而使其對環境所造成之衝擊降至最低。此外,我們更重視目前日趨嚴重的環保問題,積極落實環境政策,對內我們將環境政策傳達每一員工,以求真正落實,對外將環境政策公開於社會大眾,以示蘇州聯致科技積極保護環境決心。同時,我們也建立嚴謹之管理審查制度,設定環境目標與標的,並監督以達成環境績效。基於此,我們承諾持續維持公司環境管理系統之第三者認證;我們更承諾做到環境政策:

遵行環保法規 珍惜自然資源

持續減廢及防治污染 全員參與

環境因素

1公司工務部制定《環境因素鑒定管理程序》,對環境因素的識別及評估進行了規定。程序中規定:

環境因素識別的主要流程為:

a.識別環境因素應覆蓋範圍內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中能夠控制、或能夠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並考慮到已納入計畫的或新的開發、新的或修改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等因素;

b.盡可能地確定一切選擇的活動、產品或服務有關的環境因素; c.確定環境影響; d.評估重要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重大程度的評估,必須考慮國家和當地政府相關法規及其他要求。 環境因素應適時修改,定期評估,以保證其持續符合公司的實際情況。 公司在建立、實施、保持環境管理體系時,會考慮這些重要環境因素。 2支援性程序檔

《環境因素鑒定管理程序》

法律及其它要求

1公司工務部制定並執行《環境法規及其他要求管制程序》,確定與公司產品、生產及服務中環境因素有關的環境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a.工務部應建立獲得法規的管道,如向環保單位聯繫、上網查找等方式瞭解並跟蹤法規的變化,保證公司收集的法規是足夠的、最新的。 b.來確定這些要求如何應用於環境因素。

2公司在建立,實施和保持環境管理體系時,考慮適用的法律要求和其他應遵守的要求。

3支援性程序檔

《環境法規及其他要求管制程序》

目標、指標和方案

1公司工務部制定《環境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對公司環境目標指標、方案的制定、修改進行規定: 目標指標的制定及評審:

公司各部門的環境目標和指標的制定,應符合環境方針,並包括對污染預防的承諾。 制定環境目標和指標時,應考慮法規及其他要求。

制定環境目標和指標時,應考慮重大環境因素鑒定結果、相關團體、公司員工的意見,以及效益、成本技術等相關要求。 環境目標應具體,指標應量化。

當公司環境方針變化、法律法規變化及其他相關要求等變化時,環境目標和指標要及時進行修改。

管理方案的制定、實施、評估:

環境管理方案的規劃與執行,必須能達到環境目標和指標。 環境管理方案中應規定實現目標指標的措施、完成時間、責任人。 方案應適時進行修改。 2、支援性程序檔

《環境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資源、作用、職責和權限

1環境管理組織結構圖(見附件一),環境管理體系職能分配圖(見附件二) 2各部門環境管理職責: 總經理、廠長:

批准建立環境管理組織機構,任命環境管理者代表;

為環境管理的建立與運行提供資源的保證; 確定批准公司環境方針;

批准環境目標、指標及環境管理方案,批准公司的《環境手冊》; 定期進行管理評審,保持環境體系正常運行; 必要時,仲裁重大的環境事項; 管理者代表:

對本公司環境體系的建立、維護、有效運行負責; 負責定期組織進行法規符合性評估;

組織建立並審核環境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 負責對環境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的實施進行日常監測; 負責公司環境因素的管理;組織公司內部環境審核; 負責對外宣傳公司的環境方針、環境績效;

向最高管理者報告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以供評審,並提出改進建議。 公司各部門:

收集本部門的環境因素;

負責針對本部門的重要環境因素制定環境目標、指標; 負責制定本部門的環境方案並按時完成;

維護公司的環境管理系統,並對新發生的環境因素進行收集匯總; 按照環境體系檔要求執行相關作業。 工務部:

負責與外部政府機構的資訊聯絡,如消防安全、環保局等; 負責內部環境資訊的管理;

負責公司的辦公環境管理,包括辦公設施的維護、辦公區域的保潔;

負責生活垃圾的處理,負責選擇生產廢棄物處理商,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廢進行處理及最終的合法處置;

負責對工程承攬方的管理監督;

負責工廠生產設備、公用設施的維護保養,包括對維修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的合理處理。維護設施於良好的運行狀態,減少由此對環境的污染;

負責生產設備的選型,在同等價格性能比的前提下,儘量選擇對環境影響小的設備;

負責在設備的安裝、維修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如建築垃圾的處理,對施工方的管理等;

負責公司應急準備與響應管理。 品保部:

負責文件及記錄的控制;

負責對本部門涉及的環境因素進行管理; 環境監測計量器具的檢定管理。 PCB代工和基板材料部:

根據公司的環境目標指標制定相應的環境管理方案,並負責實施; 負責本部門的化學品、有機溶劑的貯存、使用、廢棄等管理;

負責生產現場廢棄物的分類、收集、暫存、標識,並將廢棄物運送到公司指定的統一堆放處。負責生產消耗控制,減少浪費,控制污染; 工程部

負責識別本部門的環境因素; 負責對本部門環境因素的管理。 生管課:

合理安排生產計畫,儘量節省資源、能源的消耗;

負責產品的運輸,負責國外進口原材料的運輸及與此有關的資訊交流; 負責倉庫的環境、安全管理,確保化學品儲存安全。 採購部:

負責向供應商、承包商宣導、傳達公司的環保要求,向其施加影響,定期對供應商、承包商進行環境評估。 業務部

負責識別本部門的環境因素; 負責對本部門環境因素的管理;

負責顧客有關的環境要求接收、傳遞、回復。 行政部

識別公司各階層的環保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計畫,並組織實施; 負責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建立培訓文件案;

負責公司車輛管理,定期安排年檢; 負責對食堂承包商的管理。 環境內部審核員:

內審員應接受相關專業知識培訓,並通過資格認可;

內審員在內部環境審核中,按審核計畫的安排,制定相應的核查表,實施審核,編制不符合報告,提出糾正措施建議,並跟蹤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確保審核有效性; 內審員在審核過程中不應參與與自身有直接責任關係的部門的審核。 公司員工:

瞭解公司環境方針及與自身有關的重大環境因素; 瞭解符合體系運行的重要性及偏離體系運行的潛在後果; 瞭解發生緊急情況時的應急措施。

能力、培訓和意識

1公司行政部建立《教育訓練作業程序》,對公司的環境管理體系培訓進行了規定: 行政部識別培訓需求,制定相應的培訓計畫。

對新進員工進行導入培訓,內容必須包括環境管理體系、公司環境方針、目標、指標、環境法規等有關環境方面的知識。

對從事環境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環境內審員等,按所要求的教育、培訓和經歷進行資格認定。

應對環境有較大影響或有潛在較大影響的工作崗位人員進行培訓,持證上崗,以確保員工勝任崗位工作。

對全體員工進行環保意識培訓,培訓應包含環境管理體系檔的內容,並針對不同層次如高級主管、中級管理人員、一般員工分別進行培訓,以讓其充分認識到環境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及偏離程序運行的潛在後果,及其應急準備和響應。

能力的界定,是基於適當的教育、培訓及經驗。這裏的員工包括公司的員工及為公司工作的員工。

對培訓效果應進行評估。 建立並保存培訓記錄文件案。

2、支援性程序檔:《教育訓練作業程序》

資訊交流

1公司已根據對內、對外的交流需要,建立《環境議題溝通管理程序》。資訊交流包括:

內部資訊交流

有關公司內部產生的環境資訊,公司通過會議、聯絡單等方式確保在公司得到溝通。 外部資訊交流

對涉及重要環境因素的外部資訊應記錄其內容,及時作出處理。並及時將處理結果告知當事人。

確定哪些重要環境因素中需要與外界相關方進行溝通,確定溝通方式。 對內、對外的交流,可通過會議、檔、內部刊物、員工培訓方式等進行。 保持這些溝通記錄。

2支援性程序檔:《環境議題溝通管理程序》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1本公司的環境管理體系檔包括: 環境方針、環境目標指標 環境管理體系範圍的描述

環境管理體系中各要素之間的關係,及相關檔的索引途徑 標準要求的檔,包括記錄

公司有關重要環境因素有效策劃、實施及控制所需的檔,包括記錄。

2為使環境體系有效運行,編制環境體系文件,公司環境體系文件的構成如下:

環境手冊 環境管理程序檔 作業指導書及其它文件

環境記錄表單 環境手冊

環境手冊闡述了公司環境管理體系中各要素之間的關係,為公司環境管理體系的檔體系提供索引途徑。

環境手冊由管理者代表組織編寫或修改,管理者代表審核後,由廠長批准後發佈,並按手冊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控制。 程序檔

程序檔是規定實施環境活動方法的檔,又是環境手冊的支援性檔,有關的環境活動必須按程序檔來實施。(體系文件與要素的對照關係參見附錄三) 作業指導類文件;

作業指導類文件是解釋如何做的文件。 環境記錄表單

環境記錄表單是環境體系運行的記錄文件,是體系文件中的最基礎資料。環境記錄必須具備對相關活動、產品或服務的可追溯性,必須可用來證明符合標準要求。 3檔可以是書面或電子等形式。 4支援性檔:

本公司所有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文件控制

1公司品保部建立《文件管制作業程序》,以控制環境管理體系所有檔的編制、審核、批准、發放、更改、管理及作廢處理。 2文件的管理。 b) c)

檔發佈前進行批准,保證其適用性。

必要時應對檔進行評審、更新並予以重新批准;文件更改由該文件原審批職能

部門審批。

c)於識別現行檔的版本/修訂狀況。

d) 在對品質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場所,都能得到相應的有效檔。 e) 規定文件編號規則,使之容易識別和檢索。 f) 對外來文件進行標識和登錄,規定發放範圍。

g) 從所有發放或使用場所撤出作廢的檔;如需保留應予以標識。 3支援性檔:《文件管制作業程序》

運行控制

1 公司已根據公司的環境方針、目標指標,確定與重要環境因素有關的運行與活動,並對這些運行和活動進行規劃,建立《各類污染物管制程序》、《對相關方施加影響

管制程序》,以確保這些運行和活動在程序規定的條件下有效進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2 程序檔的建立應符合下述要求:

對於缺乏程序指導可能導致偏離環境方針和目標指標的運行,應建立檔化的程序。 在程序中,規定運行標準。 考慮法律法規的要求。

3公司根據間接環境因素評估結果,對其中重要環境因素建立相應的控制檔,並將有關檔與要求通報給供應商和承包商。 4支援性檔

《各類污染物管制程序》 《對相關方施加影響管制程序》

應急準備和響應

1公司建立了《緊急狀況準備及響應管制程序》,用於識別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潛在的緊急情況和事故,並規定回應措施,公司對實際發生的緊急情況和事故作出回應,並預防或減少隨之產生的有害環境影響。 2 應變計畫中描述: 準備

確定可能會發生的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 制定有關的緊急應變計畫; 建立緊急應變組織,並進行培訓; 準備必需的應急設施,並進行維護保養。 響應

當有緊急情況出現時,嚴格按照制定的應變計畫執行。

3各項應變計畫在可行時應進行定期的模擬演習,以便對員工作應變培訓和確定計劃的可行性、有效性。 4評審和修定

根據演習的情況和事故發生後的糾正情況作評價,並對應變計畫作相應的修改,以更適合實際情況。並對由此引起的檔修改,予以執行和記錄。 5記錄

對緊急事件處理整個過程作相應記錄,作為緊急應變修改的依據。 6 支援性檔

《緊急狀況準備及響應管制程序》

檢查和糾正措施 監測和測量

1公司建立《環境監督與量測管制程序》,對產生重大環境影響作業活動的主要特性,進行定期監測和測量,並加以記錄和追蹤。監測內容包括: 公司實施環境管理體系,控制重要環境因素所取得的環境績效。 所有涉及重要環境因素的運行活動的關鍵特性 環境目標指標及環境管理方案的執行情況 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

2公司建立《環境監督與量測管制程序》,對環境監測儀器進行校準及管理。 2、支援性程序檔

《環境監督與量測管制程序》

符合性評估

1、公司建立《合規性評價管理程序》,定期評價有關環境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況。並保留相應的記錄。

2、支援性程序檔:《合規性評價管理程序》

不符合、糾正措施與預防措施

1為了明確有關的職責和權限,對不符合進行處理、調查,公司建立《環境矯正與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2程序檔中規定以下要求:

識別不符合,採取糾正,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調查不符合的原因,採取糾正措施,避免其再發生;

評價是否需要採取預防措施,對潛在不符合,提出適當的預防措施並實施,避免其發生;

記錄糾正預防措施的結果;

評估糾正預防措施的有效性。

3糾正預防措施應與所發生不符合的嚴重性和產生的環境影響相適應。

4對於糾正與預防措施所引起的對程序檔的任何修改,均應遵照實施,予以記錄。 5、支援性程序檔:《環境矯正與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記錄控制

1為了證實對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和符合標準的要求,公司建立《記錄管制作業程序》。

環境記錄應字體清晰,內容完整,資料真實。

管理者代表根據實際需要,考慮法規要求及相關方要求,確定記錄保存期限。 各使用部門應妥善保存記錄,對記錄進行標識、存放、保護、確保記錄具有可追溯性,避免損壞或丟失。

各部門依照《記錄管制作業程序》對到期的記錄予以處置。 2、支援性程序檔:《記錄管制作業程序》

內部審核

1公司制定了《管理系統稽核作業程序》,對環境管理體系的內審進行了規定: 審核策劃及準備

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制定年度審核計畫;

內部環境審核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由管理者代表確定內審時機,並任命審核組長,由審核組長制定本次內審計劃;

在制定內審計劃時,應對涉及重要環境因素或以往有較多不符合項的部門及區域進行重點考慮;

成立內審小組,由有能力執行並與受審核區域無關的人員組成,確保審核的獨立和公正;

收集檔,編制檢查表。 審核實施 報告及跟蹤驗證

審核報告必須妥善保管,提交管理評審。 2支援性檔:《管理系統稽核作業程序》

管理評審

1公司制定《管理審查管理作業程序》,對環境管理體系的管理評審進行了規定: 環境管理評審每年至少進行1次,由廠長負責組織實施管理評審;

評審應包括評價對環境管理體系,包括方針、目標指標進行改進的機遇和修改的需要;

評審輸入至少包括:

a) 審核(內審、外部審核)結果、法規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評估結果; b) 外部相應的資訊交流,包括抱怨; c) 組織的環境績效; d) 目標指標的實現程度; e) 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情況; f) 前一次管理評審的跟蹤情況;

g) 客觀環境的變化,包括跟組織有關的環境法律及其它要求的發展情況; h) 持續改善的建議。

管理評審的輸出:包括為實現持續改進而做出的環境方針、目標、指標、方案以及其他要素需修改有關的決策和行動;

管理者代表負責評審決定的糾正預防措施進行監督和驗證; 管理評審記錄由文管處保留。

2支援性檔:《管理審查管理作業程序》

附件一

環境管理組織結構圖

附件二

環境管理體系要素分配表

總 管 經 理 品 工ISO14001 內容 要素 /代 部 部 部 廠表 長 權限 防措施 能力、培訓和意識 資訊交流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文件控制 運行控制 應急準備與響應 檢查和糾正措施 監測和測量 符合性評估 不符合,糾正與預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總要求 環境方針 策劃 環境因素 法律與其他要求 目標、指標和方案 資源、作用、職責●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部 工部 理者 保 務購代料部 部 部 部 部 課 採B材務訊政務程管C板業資行財工生P基●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記錄控制 內部審核 管理評審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說明:●為主要職能 〇為協從職能 附件三

體系文件與要素對照表 ISO14001:2004標準要素 環境方針 環境因素 法律和其他要求 目標、指標和方案 資源、作用、職責和權限 能力、培訓和意識 資訊交流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文件控制 運行控制 對相關方施加影響管制程序 應急準備和響應 監測和測量 符合性評估 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 記錄控制 內部審核 管理評審

體系文件 環境手冊/環境方針 環境因素鑒定管理程序 環境法規及其他要求管制程序 環境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環境手冊 教育訓練作業程序 環境議題溝通管理程序 環境手冊 文件管制作業程序 各類污染物管制程序 備註 緊急狀況準備及響應管制程序 環境監督與量測管制程序 合規性評價管理程序 環境矯正與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記錄管制作業程序 管理系統稽核作業程序 管理審查管理作業程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