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海燕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20年第04期
【摘要】本文论述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五大有效途径,提出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之处,关注幼儿的疑问之处,关注游戏的细微之处,关注生活的日常之处,还要关注资源的可用之处,推进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深入发展。
【关键字】幼儿园 班本课程 建设 有效途径
班本课程是师幼共同开发的一种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它是以幼儿为本整合各种资源,是师幼之间、幼幼之间进行的一场生动、活泼、有趣而有意义的学习探究之旅。因此,建设好班本课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生发班本课程的“趣、疑、细、实、活”五大有效途径。 一、趣——关注孩子的兴趣之处 案例1:开开心心过新年
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孩子之间关于新年的话题日渐增多。有的说:“过新年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来看我的演出,好激动啊!”有的说:“过年最开心了,可以拿到压岁钱。”有的说:“过年,爸爸妈妈放假了,可以陪我玩!”有的说:“过年了,我爷爷会给我买烟花玩,好开心!”可见,孩子们对于过年有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对新年心生向往。于是,我班教师就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开开心心过新年》班本课程。
【分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案例的缘起是教师敏感地关注到孩子感兴趣的新年话题,然后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生成班本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感受到新年的氛围,而且知晓更多关于春节的故事,丰富孩子的经验,同时发展孩子的社会性情感,懂得感恩与感谢,也体验到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更让孩子的自主性得到成长。因此,教师要观察儿童、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和物,追随孩子的兴趣挖掘其教育价值,生成活动。同时,也要保护好孩子的兴趣,更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兴趣,使幼儿园课程更具价值,真正服务于幼儿。 二、疑——关注孩子的疑问之处 案例2:滑梯上的水
不知不觉已是深秋时节,最近几天昼夜温差非常大。早晨,孩子们去大型玩具上玩时,杜说:“老师,滑梯上有水,我裤子都有点湿了。”笔者一看,滑梯上确实有水。这时旁边的孩子说:“这水是从哪儿来的?”这下就引发大家的讨论,张说:“应该是昨晚下雨的吧!所以滑梯上有水。”沈说:“可能昨晚有人洗滑梯了吧,因为有人觉得滑梯有点脏。”杜说:“不对,是露水。”在晨间谈话环节,笔者把滑梯有水的事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大家便讨论了起来,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经过讨论和一系列求证,最后孩子们把下雨和洗滑梯这两种可能都排除了,自然得出原来滑梯上的水是露水的结果。
这时吴问:“那露水是从哪儿来的呀?”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探究。随后的几天,孩子们对于露水的探究兴趣一直在持续,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已悄然萌芽…… 【分析】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敏锐地抓住孩子的疑问之处,围绕“滑梯上的水从哪儿来的”“露水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在活动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充分支持孩子主动寻找答案。幼儿通过热烈讨论、分析、探究,最终解开谜团,从而“无痕”地生成鲜活的班本课程。可见,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去关注孩子的问题,鼓励支持孩子去探究、解决问题,不要让孩子因遇到问题而轻易失去获得教育的价值,失去生成活动的教育契机。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师幼共同构建有价值的课程。
三、细——关注游戏的细微之处 案例3:小鱼之死引发的……
区域游戏结束后,笔者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分享。当谈到今天玩水快要结束时,有孩子反映说陈把水中的小鱼弄死了。原来是一起玩水的小班孩子,把水中的小鱼弄死了,就把它埋在树根旁边的泥土中。我班的陈看到了,就把小鱼挖出来放到水里,原本想抢救一下,结果小鱼还是死了。因此出现了有孩子反映陈弄死小鱼的事情。
于是,笔者和孩子们开展了一次有趣的活动。大家纷纷讨论小鱼生活的环境,萌生爱护小鱼的想法,更想到要提醒别班的孩子也爱护小鱼,共同制作“爱护小鱼”的提醒标志。待完成后,孩子们分别介绍和分享自己制作的提醒标志,经过投票评选出最佳,最后大家选取竖立提醒标志的地方,并一齐动手完成。
【分析】上面的案例源于孩子在一次游戏中的一句汇报。对于这样一个游戏中的细小行为,教师并没有漠视、敷衍,或者武断解决,而是仔细询问事情的经过,把真相还给孩子。当孩子们了解事情的真相以后,有的孩子萌生爱护小鱼的想法,教师抓住生成教育的契机——怎样让别班的小朋友也知道要爱护小鱼?教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们想办法解决。这里,教师扩大了提问的教育价值,引发孩子积极的思考,从而生成有教育价值的班本活动。这次成功的随机教育活动,正是源于教师关注孩子日常的细微之处。教师常和孩子在一起,更能
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一举一动,不要以细微而轻视,而要尊重、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事情的真相,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引导孩子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细微之处寻找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生成班本课程。 四、实——关注生活的日常之处 案例4:植物角里的一些事
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自然角里的植物已经长得非常茂盛,特别是大蒜的叶子有的很长了,都弯下了腰,还有一些叶子从木框的缝隙里冒出来,让孩子们惊喜连连。
星期一早晨来园,陈惊喜地发现她种植的大蒜又长长了不少。于是有了下面的一段對话,她兴奋地对笔者说:“徐老师,我的大蒜叶子好长啊!”笔者说:“是好长啊。那你知道它有多长吗?”“不知道。”“你能不能想办法知道它有多长?”“可以用尺子量一下。”“那好,尺子有吗?”“现在教室里没有,明天我们带来。”在晨谈环节,笔者和孩子说了这件事情,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于是,关于大蒜叶子的测量活动就这样开始了。随着测量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的兴趣渐渐高涨,而且获得了很多测量的经验。
【分析】上述案例是发生在孩子生活中的一些日常小事,孩子每天都会去自然角看一看,那里的植物他们再熟悉不过了。教师关注着孩子,和孩子进行有质量的对话,一句“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将孩子引入了思考。同时,教师敏感地判断出这个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价值,并抓住契机和全班孩子互动,自然生成测量大蒜的活动。课程游戏化理念告诉我们,一日生活皆课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的契机和资源。教师每天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所以要留心生活观察孩子,用心与孩子交流,自然演绎真实的对话与互动,进行生成富有价值的课程。
五、活——关注资源的可用之处 案例5:家长进课堂
班级里幼儿的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为了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我园开展了“家长进课堂”的活动,每周五上午由一名家长进行一小时的助教活动。家长们都很珍惜这样近距离接触课堂的机会,他们精心准备,上出特色。如在银行工作的沈妈妈给孩子们带来“金融小知识”,让孩子们了解钱币的进化史,认识不同种类的人民币,丰富孩子们的金融知识;开甜品坊的黄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做起蛋挞,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蛋挞;在船厂工作的周爸爸,则让孩子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船,极大地拓宽了孩子的眼界;在环保局工作的陆爸爸,和孩子谈了“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到要从小做起,从我们的身边做起,去保护我们的地球,等等。丰富多彩的家长助教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丰富孩子们的经验,也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课程。
【分析】我们的身边有着丰富的人和物的资源,如家长资源、教师资源,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周边社区资源等,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可用资源,为幼儿园课程服务,生成丰富的班本课程。
幼儿园课程要回归孩子的经验、回归生活,真正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使班本课程建设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成长。
作者简介:徐海燕(1974— ),女,江苏启东人,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