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磺究・ - jl | t 学生上网成瘾的一点建议 关于中 临汾市乡宁三中 曹丽琴 【摘要】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 育的弱化,在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最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对网络成瘾。目前,中国的中学生网络成瘾比例接近10%,网瘾 已经成为中学生厌学、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这一势头仍在快速发展中。很多孩子染上网瘾的家庭陷入了痛苦的泥 潭,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的亲生孩子会因为上网不听自己的教导,讨厌父母的唠叨,甚至对父母谩骂、施 暴。针对此现象本文对中学生网瘾的心理归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关键词】人生成长 心理健康 社会竞争 1、端正态度。树立理想。用信念指引人生方向 我并没有像有的班主任那样放手不管,由学生自行安排。我先 中学生之所以迷恋网络,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们失去了 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特别是从事学生心理 教育的老师更应该加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用正 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可以利用主题班会、 对学生进行摸底,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分成几个小组,如羽 毛球组、篮球组、象棋组、绘画组等,布置任务,让他们在组 内活动。我对各组进行检查督促,定期评比,期末进行总评, 评出先进组和特长生,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 容。 我班原先有名网瘾学生,其家长很是伤透脑筋。我从学生 板报、演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寓理想教育于课堂实践,寓人 生指引于课外延伸。让学生们从古今中外、身边周围的许许多 多的鲜活的事例中感悟理想信念的宝贵与珍重,从而自觉地跳 出网络世界的荒诞与虚妄,回到触手可及的美好现实中来,努 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当他们的态度端正了,理想确立 中了解到他喜欢下象棋。我在掌握这一情况后,并没有批评他 上网的事情,而是拿出了一副象棋,以请教的口吻请他教教我。 他很高兴,没想到老师还有求教学生的时候。他用连续的几个 课外活动的时间耐心的教我,他自己也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感。后来,我对他说,能不能由他带头,组织一个象棋兴趣小 组。他很乐意的答应了。从此以后,他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做 起事来很认真负责。由于他身为“领导”,工作繁忙,又要注意 自身形象,此后就再也没有去网吧了。他的网瘾就这样在我悄 了,他们就会自觉形成免疫的抗体,百毒不侵,网瘾也就不攻 自破了。 2、家校联合、多管齐下,构筑祛除网瘾的立体网络 教师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不 仅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人手,还注重于学生生活技能、生存能 力的培养,逐步过渡到学习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强 化他们的素质,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但戒除学生的 网瘾决不是学校一方所能单打独斗的事情。教师无法唱独角戏。 这就需要学校与家长乃至社会的广泛接触和密切配合,从而构 筑一道立体的防护网。教师可以多与他们的家长联系,统一对 网瘾学生的施教理念和方法。为防止学生上网成瘾,教师应多 联系家长对孩子上网时间做出一定的限制,以免孩子沉迷其中 无声息的诱导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中学生网络成瘾是现代中国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 何有效治疗和解决网瘾、引导这些孩子走出阴暗心理的泥潭,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只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能从对 祖国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出发,集思广益,全心投入,耐心教 导,细心施教,就一定能把这些网瘾学生从深陷的泥潭中解救 出来! 难以自拔。另外,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做到安全上网。比如,在 计算机里安装过滤程序或者“防火墙”,以屏蔽不良网站;还要 求家长掌握相应的电脑知识,熟悉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校也可以与公安、关工委、工商等部门进行密切联系与 配合,呼吁他们积极查处不良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人营业性 网吧,一有发现,及时举报。网瘾学生由于失去了上网场所. 渐渐的也就会收心了。 3、积极引导,活动怡情,转移网瘾学生兴趣偏好 一教师在运用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之外,还应该多开展 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以此来引导学生正 教师在平时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的活动,既可以丰富 确健康的娱乐方式,从而转移他们不健康的网瘾偏好。 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以让那些平时沉迷于网络的学生转移注 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健康有益的娱乐方式的无穷魅力,领略到 “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辽阔风景。 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就非常重视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安排。 作者简介:曹丽琴,女,汉,山西省乡宁县,本科,中学二级教师。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