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点:把句子写得具体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聊聊。今天这节课有点不一样,谁来说和平常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同?
好的,班长
(没辜负我期望的小眼神---真是个贴心的小棉袄,聪明伶俐的暖男,到我们班去,我也会让你当班长--;说一句完整的话,我觉得---;看得出来呢,你很善于表达)
自我介绍---我姓冉,有会写这个字的吗?(考到你们啦,哎哟,不错哦竟然难不倒咱们班的同学)来自南丹县第一小学,接下来这节课就由冉老师和大家一起完成。
2. 同学们,你会用什么方式和我这个新朋友认识呢?还有谁想和我认识? 握手、点头、微笑、拥抱、敬礼……
(真好,你喜欢用你的语言来表达你的热情;原来你善于用动作来表达;你比较含蓄,所以你选择用神态来表达你的和善;)
3. 解释细节描写:
瞧,刚才大家用一句话,一种表情,一个动作这些小细节让冉老师更真切的感受到你们的热情,接下来的时间请同学们保持住,接下来需要你继续拿住这个放大镜参与下面的环节哦!
评析:抓住课前的5到10分钟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充分的认识陌生的老师,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真诚,最关键的在这几分钟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课堂师生互动、学生展示做好铺垫。
二、明确方法
我们经常说“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离不开写人。”可见,作文从平淡变生动,最主要的还是我们文章里的人物是不是够有特点,接下来老师教给大家几个得让作文里的人物更鲜明生动的法宝!
1.方法一:精用动词(板书)
先考考大家,谁能在最少的提示下最快的背出来——这是一首诗;它是唐代诗人孟郊写的;它是吟颂母爱的;它主要讲母亲对即将远游孩子担心;它最出名的一句意思是说“谁说小草抽出的嫩心可以报答三月阳光普照大地的养育之恩”用来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哺育之情!
(1)问:诗中最能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动作细节是“” (2)牛刀小试一:请桌上的完成上面的第一关 练习一:
根据语境在语段空缺处填上贴切的动词。
母亲把线头在舌尖上一,又用指尖轻轻一。她年纪大了,那细小的针眼仿佛也成了一道难闯的关。她一手拿着衣服,一手着针,着眼睛,凑到油灯前,就着油灯的亮光,将针线穿来引去。那密密缝织在一起的是母亲对游子的。
谁来念念?
(板书)“精用动词”——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这是第一个法宝 评析:我们的特色课堂模式,要设置更多让学生互动、展示的环节,比如: 游戏、比赛、课堂迁移拓展、师生互动等,让学生在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加以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方法二:步步追问逐步扩充了三个内容:
在见到第二个法宝前,大家要闯第二关,这一关你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并肩作战。
(1)小试牛刀二:我看见一个小姑娘,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先确定这句话里的关键词(板书),然后步步追问:①“小”到什么程度? ②怎么个“瘦法”? ③穿得有多“差”? 口头完成,练习二
(2)这种逐步扩充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步步追问法”,也叫“逐步扩充法”。(板书)步步追问,打扮句子——修辞、程度、范围
评析: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够把作文的结构掌握,但是作文平淡、空洞、不具体是我们平日作文训练的难点。这里的“步步追问法”让学生学到了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知道加什么,怎么加? 3.方法三:添枝加叶 恭喜大家来到第三关 她骂他胆小鬼。
(1)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2)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添加“语言描写”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胆小鬼!”
添加“动作描写”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胆小鬼!” 添加“神态描写”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胆小鬼”
添加“心理描写”其实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胆小鬼”
评析:设置的环节为“教方法——口头练习——片段检测运用”,练习呈现给学生选择的梯度,教师由简入难,逐步深入,没有操之过急。因为一但课堂进入“空白”区,“其乐融融”课堂是很难以再找回来的 。
三、全班修改
我会发现:1.添加了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2.用上了修辞。
3.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
评析:新课标对四年级的评改提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教师“聚焦精彩细节”里,先在展示环节中引领学生明确什么是“好”的细节描写,学生欣赏后,再找出展示习作中的“不好”并进行方法传授,并进行训练学生学会自由选择、比较,这样才是真正的“教”。 四、结束语: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一个片段的组合,作文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生活中的细节,让我们擦亮眼睛,用心捕捉生活中细节,祝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妙笔生花,写出更多鲜活、生动、感人的文章来!
总评:
我们的孩子写作文文时都存在着枯燥乏味、不鲜活、空洞虚泛的问题。作家李准曾经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经过针对性的研修,认为学生不会写细节是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教会学生写好细节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从而把文章写得鲜活有个性。
新课标提出四年级的习作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
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所以这节课在设计时围绕这两个进行,紧紧贴近学生年龄特点把及教学环节依托在三个闯关游戏当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展示、评改中落实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师一步一步有效引导学生在各环节进行展示、讲评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亮出”精彩,凸现我们本真语文的扎实训练,展现我们学校一课一得的做课理念!
“教学没有完美。不完美的讲学本身就是完美的教学”,我们期待更多的语文老师关注作文课中的展示与讲评,期待更多的语文老师一起来研究如何把展示、讲评有效的融入我们的作文课,期待我们的作文课能够有更多有效展示、讲评的范式和精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