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21]ZL 专利号
200320131270.3
[51]Int.CI7
G01B 5/14
[45]授权公告日2005年2月23日[22]申请日2003.12.28[21]申请号200320131270.3
[73]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116300辽宁省瓦房店市北共济街一段1号[72]设计人韩春祥 邹淑彩 李港 林术飞 李琪
[11]授权公告号CN 2681080Y
[74]专利代理机构大连八方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任洪成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内外隔圈双列圆锥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装置[57]摘要
一种带内外隔圈双列圆锥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装置属于机械零件测量技术领域。它由百分表、锁固螺钉、百分表杆座、落差测杆、落差测杆座、螺母、落差垫、落差限位环、弹簧垫、螺钉和水平校表块构成,先测量出一套单列圆锥轴承内圈非基准端面与外圈基准端之间的轴向距离t1,再测量出带内、外隔圈的一套单列圆锥轴承内、外两隔圈的两端面轴向距离t2,t1与t2的代数和Δt既为该双列圆锥轴承的轴向游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测量准确、效率高。适用于中、小型带内、外隔圈的双列圆锥轴承的轴向游隙检测领域。
200320131270.3
权 利 要 求 书
第1/1页
1.一种带内外隔圈双列圆锥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装置,包括百分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固螺钉(2)、百分表杆座(4)、落差测杆(5)、落差测杆座(6)、螺母(7)、落差垫(8)、落差限位环(9)、弹簧垫(10)、螺钉(11)、水平效表块(12),百分表杆(3)与百分表杆座(4)连接,落差测杆(5)与落差测杆座(6)连接,螺母(7)与穿过落差测杆座(6)的落差测杆(5)连接,落差垫(8)通过百分表杆座(4)上的圆孔与落差测杆座(6)、其上端的落差限位环(9)以及弹簧垫(10)由螺钉(11)连接,上述部件安装完毕,放置在水平效表块(12)上,百分表(1)插入该装置上端小孔中,用锁固螺钉(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内外隔圈双列圆锥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效表块(12)为环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内外隔圈双列圆锥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落差垫(8)为三个。
2
200320131270.3
说 明 书
第1/3页
一种带内外隔圈双列圆锥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零件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机械零件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之间的距离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带内、外隔圈的双列圆锥轴承轴向游隙的分部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带内、外隔圈的双列圆锥轴承轴向游隙值的测量,至今一直使用负荷块为辅助测量工具,通过G903高度测量仪分三个步骤完成测量结果: 第一步:将被测轴承取出内隔圈,放置在G903高度测量仪测量平台上,将负荷块插如上一端的轴承内圈内孔,一手转动负荷块数转,以使在上一端的一列滚动体的轴向基准与上一端轴承内圈挡边靠合,双手推动被测轴承连同负荷块一起,在G903高度测量仪上测得高度T1,此时,转动百分表表盘,使百分表指针指向零。T1为被测轴承在零游隙状态时的轴承高度值。 第二步,还原在第一步骤测量时取出的内隔圈,一手转动负荷块数转,以使上一端轴承内圈、与内隔圈和下一端轴承内圈相对应的端面有效接触,双手推动被测轴承连同负荷块一起,在G903高度测量仪上测得轴承高度ΔT2T2等于或大于T1ΔT2为被测轴承在有游隙状态时的轴承高度值。
第三步:T2减去T1的差值ΔT即为该轴承的轴向游隙值。 其缺点是:
1.测量T1时,由于在上一端的一组滚子,靠自身重量的作用,使滚子轴向基准脱离了所对应的内圈挡边,需要通过转动负荷恢复滚子轴向基准与对应的内圈挡边有效接触;测量T2时,需要通过转动负荷块使上、下两个内圈非基准端面与内隔圈端面有效接触。这样,常因负荷块转数和速度的不同,有能时不能使滚子轴向基准与内圈挡边可靠接触,使T1、T2两值测量不准确,即而导致轴向游隙ΔT计算不准。
2.测量过程比较繁锁,使测量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测量准确、效率高的带内外隔圈双列圆锥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带内外隔圈双列圆锥轴承轴向游隙的
3
200320131270.3说 明 书 第2/3页
测量装置,包括百分表1,其特殊在,还包括锁固螺钉2、百分表杆座4、落差测杆5、落差测杆座6、螺母7、落差垫8、落差限位环9、弹簧垫10、螺钉11、水平效表块12,百分表杆3与百分表杆座4为螺纹联结,胶合防松;落差测杆5与落差测杆座6为螺纹联结,螺母7与穿过落差测杆座6的落差测杆5连接,紧固防松;紧固后的两组部件动配合装配;落差垫8以动配合通过百分表杆座4上的圆孔与落差测杆座6、其上端的落差限位环9以及弹簧垫10由螺钉11紧固联结;上述部件安装完毕,放置在水平效表块12上,水平效表块12按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状态放置,使百分表杆座4和落差测杆座6的测量基准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百分表1插入该装置上端小孔中并调整百分表插入深度和转动百分表盘使百分表指针指向零点,百分表1采用螺母压紧柱面过盈连接方式活动固定,拧紧锁固螺钉2。 水平效表块12为环型。 落差垫8为三个。
测量前,将一套带内、外隔圈的双列圆锥轴承拆分成两套单列圆锥轴承,其内圈基准端面均朝下放置在平台上,内、外隔圈放在任意一套单列圆锥轴承上端,并与其对应的内、外圈端面可靠接触。测量步骤是:
a.用该测量装置测量出一套单列圆锥轴承内圈非基准端面与外圈基准端之间的轴向距离t1,由百分表显示。
b.用该测量装置测量出带内、外隔圈的一套单列圆锥轴承内、外两隔圈的两端面轴向距离t2,由百分表显示。
c.t1与t2的代数和Δt既为该双列圆锥轴承的轴向游隙。 测量范围为正、负1mm。
改变落差垫的宽度尺寸,可使最大测量范围等于所选用的百分表的测量量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测量准确、效率高。 1.带内、外隔圈的双列圆锥轴承的轴向游隙在分部测量时,两列滚动体分别始终靠自身重量的作用,自然有效地与所对应的内圈挡边接触,因而使t1与t2两值测量准确。即而使轴向游隙值Δt计算准确。 2.测量过程比较简单,使测量效率高。
4
200320131270.3说 明 书 第3/3页
3.结构简单,重量轻,改造费用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测量一套单列圆锥轴承内圈非基准端面与外圈基准端之间的轴向距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测量带内、外隔圈的一套单列圆锥轴承内、外两隔圈的两端面轴向距离的示意图。
其中,1.百分表,2.紧固螺钉,3.百分表杆,4.百分表杆座,5.落差测杆,6.落差测杆座,7.锁紧螺母,8.落差垫,9.落差限位环,10.弹簧垫圈,11.紧固螺钉,12.水平效表块。
具体实施方式 百分表杆3与百分表杆4为螺纹联结、胶合防松。落差测杆5与落差测杆6为螺纹联结、螺母7紧固防松。紧固后的两组部件按图示位置装配、动配合性质。三个落差垫8以动配合性质通过百分表杆座4上的三个圆孔与落差测杆座6和其上端的落差限位环9以及弹簧垫10由螺钉11紧固联结至此,该装置装配完毕。环型水平效表块12按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状态放置将改装置放置在环型水平效表块12上,以使百分表杆座4和落差测杆座6的测量基准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此时,将百分表1插入该装置上端小孔中并调整百分表插入深度和转动百分表盘使百分表指针指向零点。百分表1采用螺母压紧柱面过盈连接方式活动固定,拧紧锁固螺钉2即可按要求分步进行测量。 测量前,将一套带内、外隔圈的双列圆锥轴承拆分成两套单列圆锥轴承,其内圈基准端面均朝下放置在平台上,内、外隔圈放在任意一套单列圆锥轴承上端,并与其对应的内、外圈端面可靠接触。测量步骤是:
a.用该测量装置测量出一套单列圆锥轴承内圈非基准端面与外圈基准端之间的轴向距离t1,由百分表显示。
b.用该测量装置测量出带内、外隔圈的一套单列圆锥轴承内、外两隔圈的两端面轴向距离t2,由百分表显示。
c.t1与t2的代数和Δt既为该双列圆锥轴承的轴向游隙。
5
200320131270.3
说 明 书 附 图
第1/4页
图1
6
200320131270.3说 明 书 附 图 第2/4页
7
200320131270.3说 明 书 附 图 第3/4页
图2
8
200320131270.3说 明 书 附 图 第4/4页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