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库防汛抢险预案

水库防汛抢险预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水库防汛抢险预案

一、总则

水库自建成以来,在发挥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同时,由于其存在的险工隐患多,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其度汛安全关系到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为能及时进行防汛抢险;在紧急情况下,确保水库安全和有效组织好下游人员安全转移,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特编制本防汛抢险预案。

二、工程概况 1、基本情况

2、水库主要枢纽及特征 3、水库上、下游情况

4、水库曾发生的险情及抢险措施 三、水库防汛非工程措施概况 1、防汛指挥机构

2、水库防汛值班、巡坝查险 3、水库控制运用办法及调度权限 4、预警通讯方式 5、防汛抢险道路 6、防汛抢险力量 7、防汛抢险物资储备

四、水库安全度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措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非工程措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水库防汛方案

1、防御设计标准以内的洪水预案 ①处理险工隐患 ②密切关注天气预报

进入汛期,水库管理单位人员进入汛期防汛值班,每天安排专人关注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预报,主要任务是收看并记录每天晚上中央台和安徽台的短期天气预报,并负责收集县气象台提供的中长期的预报,对上级防指的暴雨预报要及时通知到指挥所的每个成员。

③加强水情、雨情监测

进入汛期,水库管理单位人员确定专人负责雨量记、水位的观测。 ④防汛物料到位,通信、道路畅通

按照县防指下达的防汛物料储备计划,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筹集到位。没有通信手段的水库要尽快安装固定电话或配备应急通信设备。道路不通的水库要修建防汛道路,天晴时将防汛物料运至水库坝址,妥善保管。

⑤防汛人员到位

库水位达汛限水位时,指挥所成员及防汛民工就位,防汛民工统一由指挥所调配使用。安排人员昼夜值班、巡逻、查坝、排险。当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且同时要求上级增派技术力量和行政干部支援指

挥所工作。在组织实施排险抢险的同时,做好宣传工作,通知下游沿河居民做好转移准备工作。

⑥加强水库控制运用

严格执行县防指下达的水库汛期控制运用计划,服从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指挥和监督,严禁汛期超蓄。超汛限水位时要降至汛限水位以下;天气预报有强降雨时,要提前预泄;水库出现重大险情时降低汛限水位甚至空库运行。

2、应急预案 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

水库遇超标准洪水、首要任务是确保大坝安全。当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在保坝的同时,要及时组织下游群众转移。

组织机构

防汛人员、物资安排 保坝技术方案

开启所有的涵(闸),最大限度地紧急降低水位。

尽力拓宽溢洪道,增大泄泄流量。如溢洪道土质风化,应尽量避免用炸药爆破的方法,防止决坝。

在现场专家技术指导下,临时性加大坝高,防止洪水漫顶。 水库下游撤退预案 组织领导 通讯及指挥 交通转移

徙步转移 搜导救助

灾民安置、治安保卫、卫生防疫、衣食住行 水库抢险预案 防汛抢险的技术措施

出现险情时要及时组织抢险,同时向县防指报告。处理各类险情的措施为:

迎水坡滑塌

采用抛石或土袋固脚护岸,关键是控制移位和平面定位准确。先要探清水下滑坡的位置,然后在滑坡体外缘进行抛石抛土袋固脚,制止滑坡体继续滑动。老点抛石加固应由远而近,特别要强调丁抛,以避免抛石成堆压垮坡脚。

背水坡滑塌

采取削坡减载,固脚阻滑,开导渗沟及内填砂石滤水材料等方法,以达到导渗还坡,恢复边坡完整的效果。先将滑坡松土进行清理,然后在滑坡体上顺坡挖沟,沟深视险情全部或仅下端挖至滑裂面上。沟内分层填铺砂石、梢料或土工织物等反滤材料,并在顶部作好覆盖保护。对较长堤段滑坡,滑坡土体较小,裂缝错位不大的,在导渗沟之间挑土支撑,一般每条土撑顺大坝方向长10米左右,深度0.8-1.0米,底宽0.3米,边坡1:3-1:5,间距8-10米,撑顶高于浸润线出逸点0.5-2.0米。土撑需要分层填土夯实。再将块石、土袋、铅丝石等重物抛投在滑坡体下部坡脚附近,使其能起到阻止继续下滑和固基

的双重作用。

坝脚软化

采用开沟导渗及反滤铺盖等方法,降低坝体外坡浸润线。以达到坝表固结的目的。开沟导渗应先备好砂石料,然后分批开沟。顺坝开沟间距5-8米,深0.8-1.2米,底宽0.3米左右。对渗水严重处,可在浸润线下0.6米左右两沟之间增挖“人”字呀“Y”字形排水沟。对开沟确实有困难处,可在渗水边坡上满铺反滤层,使渗水排出。有条件的地方,亦可采用土工织物导渗方法导渗。

坝体裂缝

横缝 横缝是最危险裂缝。沿裂缝方向3-5米与裂缝垂直方向开挖沟槽,深度挖至裂缝下0.3-0.5米,底宽至少0.5米,边坡以满足稳定及新旧填土结合的要求并便于施工为度,沟槽两端应超过裂缝1米。回填土料应和原堤坝土种类相同,含水量相近,并在适宜含水范围内,土料过干时应适当洒水,回填要分层填土夯实,每层厚度约20厘米,顶部应高出堤面3-5厘米,并做成拱形,以防雨水港灌入。

纵缝 该缝—经发现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护缝口,防止雨水漏入裂缝。加强观察,并设置观察断面(含缝宽和高差变化)。对稳定缝要及时进行处理,其处理办法与横缝相同。

龟裂缝 裂缝较宽较深时,在缝内用较干的细壤土予以填塞,然后用水灌实。对细缝可在表面夯实后覆盖一层壤土保护。

管涌

当水头差较小、管涌水量不大、管涌水头不高或因滤料不能及时

到位的情况下,采用筑养水盆,用无底桶倒卡等方法处理。养水盆要求用土袋围筑,围面尽可能放大,高度以盆内水深能制止细沙流失为准,并在水面位置留溢流口。当管涌水头较高时,在管涌口铺筑砂石滤料(或土工布),每层厚度0.3-0.5米,或用土袋围养水盆,必要时用直径8-15厘米的竹编管或塑料管类似管材外包60-80目尼龙丝布沿管涌口尽可能深地插入,地表以上留60厘米左右,然后在管材四周铺砂石反滤。

漏洞

一般漏洞险情发展较快,特别是浑水漏洞,更容易危及大坝的安全。抢护原则是:“前截后导,临背并举”。先在临水侧找漏洞进水口,及时堵塞,截断漏水来源,后在背水侧采用反滤和围井,制止土料流失,防止险情扩大。

跌窝(陷坑)

根据险情出现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抓紧翻筑抢护,防止险情扩大”的原则,采取分层填土夯实或临时性的填土和反滤导渗材料的办法处理。

溢洪道出现险情

最大限度地位开水库放水涵闸。降低库水位,甚至腾空库容,抓紧抢修。

放水涵洞出现险情

关闭闸门,若闸门漏水,用沥青麻丝、棉纱团、棉絮等堵塞缝隙,并用木楔挤紧。经常观测并控制水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溢洪道溢

洪。

一旦发现上述险情,水库防汛指挥机构应区别不同情况,迅速组织人力、物力,采取相应的技术抢险措施。确保度汛安全。

当发现险情有扩大趋势,甚至危及大坝安全时,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同防御超标洪水一样适时、及时地发出预警信号,组织下游撤退转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库下游撤退转移预案

撤退转移预案与防御超标准洪水下游撤退转移方案相同。

宿松县小型水库下游撤退转移情况表

序 水库名称 号 注:各指挥所须细化车辆转移的村组、车辆类型和集镇(上车)点。

村、组 (人) 影响乡(镇)、需转移人口转移方式(徒步、车辆) 转移安置地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