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矿井废水处理

矿井废水处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题 目:神木某矿井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学 号 2009302996

姓 名 张成君

指导教师 孙 伟 民

设计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神木某矿井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二、设计任务: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神木某煤矿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对该矿的采煤废水进行处理工艺设计,设计范围包括方案选择、工艺设计计算、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三、设计资料:

1、设计水量:2400m3/d

2、进水水质: CODcr=150mg/L,铁=25mg/L,SS=500mg/L, ,色度=500倍,pH=4~5

3、要求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面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规定的采煤污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即CODcr ≤50mg/L、SS≤50mg/L、石油类≤5mg/L,总铁≤6mg/L, pH=6~9。 四、要求:

1、进行该污水厂方案论证与设计; 2、进行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

3、写出设计说明、计算书,字数不少于5000 字。

4、绘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工艺总平面布置图、工艺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单体图。 五、设计时限:两周 六、设计进度

1、设计动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强调纪律,准备设计室和制图工具(时间1d )。

2、文献查阅,方案论证与工艺设计(时间ld )。 3、工艺设计计算(时间3d )。 4、 绘制图纸(时间3d )。

5、编写设计计算书和工艺说明书(时间ld )。 6、答辩、讲评(时间1d) 七、推荐参考文献

《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废水卷)、《 排水工程》 、《 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 水污染控制工程》、《积水排水》、《环境工程》、《中国积水排水》教材、其他相关书籍及刊物。

摘要:矿井废水是煤矿工业的主要污染,其主要污染物质为煤尘(SS),浓度会超过《煤炭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如不治理,将会对地表水体产生一定污染影响。神木的主要经济来源便是煤炭工业,现拟建立一座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神木某煤矿的矿井废水。考虑到煤尘是矿井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故采用物化法处理废水,具体采用了加药混凝沉淀、过滤和加氯消毒等方法去除水中杂质。混凝剂采用PAC和PAM,主要是通过重力无阀滤池的反冲洗水加入调节池中。对于废水pH值的要求,也是通过在调节池中加药达到。经过粗细两重格栅去除矿井废水中较大的污染物后,污水需经过一个永磁分离器,以去除废水中的铁以及其他磁性污染物,以达到对于铁的浓度的处理要求。此后,污水进入斜管反应沉淀池,在此可以达到降低CODcr、色度以及去除石油类物质的目的。紧接着采用重力无阀滤池对污水进行过滤,剩余污泥输送到污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最后制成的煤泥饼可被用作燃料等用途,因此可被外运。经过无阀滤池之后的污水最后会进入加氯空置间,在加氯池进行加氯消毒,最终达到处理要求及排放标准,被排除。

工艺的设计包括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尺寸、功能、设计参数、设备选型、工艺设计特点等。

关键字:矿井废水 斜管反应沉淀池 重力无阀滤池

目录

第1章 设计说明书.................................................................................................... 2

1.1 概述............................................................................................................... 2 1.2 污水水质及出水要求................................................................................... 2 1.3 设计原则....................................................................................................... 2 1.4 废水的处理程度........................................................................................... 3

COD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 ...................................................................... 3 总铁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 3 ss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 ........................................................................... 3 1.5 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3 1.6 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4

平面布置........................................................................................................ 4 高程布置 ....................................................................................................... 5 1.7 主要水工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 6

主要水工构筑物设计参数............................................................................ 6 设备选型........................................................................................................ 6

第2章 设计计算书.................................................................................................. 7

2.1 设计污水量................................................................................................... 7 2.2 格栅............................................................................................................... 7

2.2.1粗格栅:............................................................................................... 7 2.2.2细格栅................................................................................................... 8 2.3 调节池及提升泵......................................................................................... 10

2.3.1池子的有效容积计算:..................................................................... 10 2.3.2工艺尺寸:......................................................................................... 10 2.3.3提升泵的选择:................................................................................. 10 2.4 永磁分离器................................................................................................. 10 2.5 斜管反应沉淀池......................................................................................... 11

2.5.1池子水面面积F,m2: ..................................................................... 11 2.5.2池内停留时间t,min: .................................................................... 11 2.5.3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m3: ........................................................ 11 2.5.4污泥斗容积V1,m3: ....................................................................... 12 2.5.5沉淀池总高度H,m:...................................................................... 12 2.6 重力无阀滤池............................................................................................. 12

2.6.1已知条件:......................................................................................... 12 2.6.2设计计算............................................................................................. 13 2.7 加氯空置间................................................................................................. 15 2.8 污泥浓缩池................................................................................................. 15

2.8.1浓缩池直径:..................................................................................... 16 2.8.2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 ................................................................ 16 2.8.3浓缩后污泥体积:............................................................................. 16

第3章 结束语........................................................................................................ 16

附录1 工艺平面布置图 附录2 工艺流程图 附录3 工艺高程图 附录4 斜管反应沉淀池 附录5重力无阀滤池

第1章 设计说明书

1.1 概述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神木某煤矿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对该矿的采煤废水进行处理工艺设计。设计需写出设计说明、计算书,并绘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工艺总平面布置图、工艺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单体图。

矿井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煤尘(SS),此外还有CODcr、铁、石油类物质等污染物,因此主要是通过沉淀和过滤来去除污水中的SS,并通过加混凝剂、加中和药剂以及加氯来提高出水水质,而对于铁的去除,则运用永磁分离器来去除。

1.2 污水水质及出水要求

水质及排放标准

进水水质 排放标准 CODcr (mg/L) 105 色度(倍) SS(mg/L) pH 总铁石油类(mg/L) (mg/L) 25 500 500 4~5 ≤50 ≤50 6~9 ≤6 ≤5 要求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面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规定的采煤污水排放限值,具体见上表。

1.3 设计原则

根据排出的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分析比较,结合要求达到的处理后排放水的水质标准,提出技术先进、工艺可靠及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

吸取国内外有关矿井废水处理的经验与教训,改进本工程设计,提高工程质量。设计力求达到节能、低耗,且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少,施工方便,投资省。以环保法规为依据,确保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执行标准及遵循的规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8-199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1.4 废水的处理程度

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总程度的计算如下: COD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

CODη=(150-50)/150×100%=66.7%

COD=(150-50)×2400×10-3=240kg/d 总铁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

CFeη=(25-6)/25×100%=76%

CFe=(25-6)×2400×10-3=45.6kg/d ss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

SSη=(500-50)/500×100%=90%

SS=(500-50)×2400×103=1080kg/d

1.5 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针对本工程实际,矿井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煤尘(SS),因此考虑采用物化处理方法来对该煤矿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首先是设立粗格栅和细格栅两重格栅,从而去除了煤矿废水中较大的污染物质。在粗格栅和细格栅之间设立调节池,以调节水量。由于出水水质的pH值较低,因而还需在调节池中加入碱性中和药剂,以降低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出水水质的pH值的要求。此外,在流入调节池中的来自后续处理设施的反冲洗水中还加入PAC、PAM等混凝剂,以增强沉淀过滤进程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由于在出水水质的要求中有对总铁含量的要求,而铁又是磁性物质,故在细格栅之后,设立一个永磁分离器,对污水中的铁进行去除。沉淀池采用斜管反应沉淀池,不仅可以达到煤尘的沉淀效果,还可以降低CODcr、色度,以及去除石油类物质。滤池采用的是重力无阀滤池,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到这一步时,剩余污泥被输送到污泥浓缩池中进行浓缩,浓缩后,上清液回流到细格栅中,而其他的污泥则会经处理后

3

外运,用作其他用途。经过无阀滤池之后的污水会流经加氯空置间,在加氯池中通过添加氯气的方式被消毒。消毒后,污水被排除,整个处理工艺完成。

因此,由以上分析,本方案可采取如下的工艺流程: 矿井废水 细格栅 出水 加氯控制间及加药间 上清液回流 污泥浓缩池 煤泥饼外运 调节池及提升泵 粗格栅 永磁分离器 斜管反应沉淀池 重力无阀滤池 反冲洗水 加PAC、PAM 1.6 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平面布置

1、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原则

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建筑物,在做平面布置时,应根据各构筑物的功能要求和水里要求,结合地形和地址条件,确定他们在厂区内平面的位置。对此,应考虑:

1 贯通、连接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的管、渠,使之便捷、直通,避免迂回曲折。 2 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并避免开劣质土壤地段。

3 在处理构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敷设连接管、渠的要求,一般的间距可取值5~10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污泥消化池、沼气贮罐等,其间距应按有关规定确定。

4 各处理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应考虑尽量紧凑。

5 污泥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单独布置,以方便管理,应布置在厂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4

2、管、渠的平面布置原则

1 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设有贯通、连接的管、渠。此外,还应设有能使各构筑物运行的管、渠,当某一处理构筑物因故停止工作时,其后接处理构筑物仍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行。

2 应设超越全部处理构筑物,直接排放水体的超越管。

3厂区内还应设有空气管路、沼气管路、给水管路及输配电线路。这些管线有的敷设在地下,但大都在地上,对它们的安排,既要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又要紧凑,少占用地。 3、平面布置 见平面布置附图 高程布置

1、高程布置的原则

1 认真计算管道沿程损失、局部损失,各处理构筑物、计量设备及联络管渠 的水头损失;考虑最大时流量、雨天流量和事故时流量的增加,并留有一定的余地;还应考虑当某座构筑物停止运行时,与其并联运行的其余构筑物及有关的连接管渠能通过全部流量。

2 避免处理构筑物之间跌水等浪费水头的现象,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实现自 流。

3 在认真计算并留有余量的前提下,力求缩小全程水头损失及提升泵站的扬 程,以降低运行费用。

4 应尽可能使污水处理工程的出水管渠高程不受水体洪水托顶,并能自流。 5 高程布置时,还应考虑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污泥的提升,在确定污泥干化厂,污泥浓缩池,消化池等构筑物的高程时,因注意它们的污泥能自动流入到污水处理构筑。 2、高程布置 见高程布置附图。

5

1.7 主要水工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

主要水工构筑物设计参数

A. 斜管反应沉淀池:

有效容积V=153.86m3 ,有效高度为h=5.69m,超高0.3m; 斜管反应沉淀池为一座,尺寸为5.2×5.2×5.99m,池体为正方形。 B. 重力无阀滤池:

有效容积V=84.28m3 ,有效高度为h=4.2m,超高0.2m;

生物接触氧化池为一座两格,每座尺寸为3.13×3.13×4.5m,池体为正方形。 设备选型

水泵:150QW140-7-5.5 型号:150B415 (带耦合器) 数量:2台(一用一备) 流量:140m3/h,扬程:7m 功率:5.5 kW

6

第2章 设计计算书

2.1 设计污水量

污水量:

Q=2400 m3/d=1000 m3/h=0.028m3/s

2.2 格栅

2.2.1粗格栅:

(1)栅条间隙数

设栅前水深h=0.5m,过栅流速v=0.8m/s,栅条间隙宽度b=0.025m,格栅倾角α=60°。

,取n=3个

(2)栅槽宽度 设栅条宽度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设进水宽度B1=0.09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20°(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0.77m/s)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设删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则形状系数β=2.42;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

7

失增大倍数系数k=3;重力加速度g=9.81m2/s;

基本满足规范,可以接受 (6)栅后槽总高度

设栅前渠道超高h2=0.3m

(7)栅槽总长度

格栅前槽高

格栅的总长度

(8)每日栅渣量

中隔栅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W1取0.06m3/(103m3污水);污水流量总变化系

数Kz =1.5

0.16m3/d < 0.2m3/d,可以采用人工清渣 2.2.2细格栅

(1)栅条间隙数

设栅前水深h=0.5m,过栅流速v=0.8m/s,栅条间隙宽度b=0.01m,格栅倾角α=60°。

,取n=7个

(2)栅槽宽度 设栅条宽度S=0.01m

8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设进水宽度B1=0.08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20°(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0.77m/s)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设删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则形状系数β=2.42;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倍数系数k=3;重力加速度g=9.81m2/s;

满足0.2m-0.5m,可以接受 (6)栅后槽总高度

设栅前渠道超高h2=0.3m

(7)栅槽总长度

格栅前槽高

格栅的总长度

(8)每日栅渣量

中隔栅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W1取0.1m3/(103m3污水);污水流量总变化系

数Kz =1.5

9

0.16m3/d<0.2m3/d,宜采用人工清渣。

2.3 调节池及提升泵

采用均量调节池 2.3.1池子的有效容积计算:

假设设计计算流量;水力停留时间;水量变化系数k=1.2

则有效容积2.3.2工艺尺寸:

取水深4米,超高h=0.4m,则池的表面积

采用方形池,池长l与池宽b相等,则池体采用规格为4.4m×17.3m×17.3m 在池底设集水坑,水池底以i=0.01的坡度坡坡向集水坑 2.3.3提升泵的选择:

调节池集水坑内设两台自动搅匀潜污泵,一用一备,选用DW型潜污泵,泵的基本参数为:

流量Q=140m3/h,扬程H=7m,功率N=5.5Kw。

2.4 永磁分离器

永磁分离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带有流道的箱体、安置于链条上的磁块、非导磁材料的外壳、传动轴以及非磁性材料的导向板。含有磁性颗粒的污水从箱体的流道上口流入。其中磁性悬浮物被磁块吸附在非导磁的外壳上随磁块移动,到分离器顶部,由导向板进行分离,净水从流道的下口流出。

主要参数:

磁场强度:大于2200高斯

10

流道长度:0.8m 流道高度:0.03m 流道宽度:0.4m

2.5 斜管反应沉淀池

2.5.1池子水面面积F,m2:

取池子数n=1个,表面负荷q’=4 m3/(m2·h)

池子边长a,m:

2.5.2池内停留时间t,min:

取斜管区上部水深h2=0.7m,斜管管长h=1m,斜管倾角为

,符合要求。

,则斜管高度

2.5.3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m3:

取污泥室贮泥周期T=2d,污泥容重γ=1.0,污泥含水率P0=96%

又已知进水悬浮浓度C1=500mg/L=0.0005t/m3,出水悬浮物浓度C2=50mg/L=0.00005t/m3,污水量变化系数Kz=1.5

11

2.5.4污泥斗容积V1,m3:

取污泥斗下部边长a1=0.8m,又已知方形池边长a=5.2m 则污泥斗高度

则,

符合要求。

2.5.5沉淀池总高度H,m:

取超高h1=0.3m,斜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h4=1.0m, 则

沉淀池底部入土深度为1.0m。

2.6 重力无阀滤池

2.6.1已知条件:

(1)设计水量:净产水量90m3/h,滤池分为两格,每个净产水量45m3/h。滤池

冲洗耗水量按净产水量的4%计,则每格设计水量为:

(2)设计参数

参数名称 滤速 平均冲洗强度 冲洗历时 期终允许水头损失 排水井堰口标高 单位 m/h L/(m2·s) min m m 数值 5 15 5 1.7 -0.7(设计地面标高为0.00) 12

滤池底板入土深度 2.6.2设计计算

(1)滤池面积

所需过滤面积

m -0.5 连通渠考虑采用边长为0.35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为

80mm,则每边长

并考虑连通渠斜边部分混凝土壁厚=0.35+

,面积为

故要求滤池面积

滤池采用正方形,每边长 滤池实际面积 实际过滤面积

(2)滤池高度

项目 底部集水区高度 滤板厚度 承托层厚度 滤料层厚度 混水区高度 顶盖高度 冲洗水箱高度(两个格合用) 单位 m m m m m m m 采用值 0.40 0.12 0.10 0.70 0.38 0.4 2.2 13

冲洗水箱高度取: 超高 滤池总高 m m 0.20 4.50 (3)进水分配箱 流速v分采用0.05m/s,则面积为

采用正方形,边长为0.51m。

(4)进水管 流量Q=13L/s,选用管径Dg=200mm钢管,则流速v进=0.55m/s,

水力坡降i进=0.278%,进水管长度l进=15m,其中90度弯头3个,三通1个,三通管径采用400mm×400mm(400mm为初步假定的虹吸上升管管径)。

沿程水头损失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为 ξ

进口

=0.5,ξ

90度弯头

=0.6,ξ

三通

=0.6,则局部水头损失为

所以,进水管总水头损失 (5)几个控制标高 ①滤池出水口标高:

滤池出水口标高=滤池总高度-滤池入土深度-超高=4.5-0.50-0.2=3.80m ②虹吸辅助管关口标高:

虹吸辅助管管口标高=滤池出水口标高+期终允许水头损失=3.80+1.70=5.50m ③进水分配箱底标高:

进水分配箱底标高=虹吸辅助管管口标高-防止空气旋入的保护高度

=5.50-0.50=5.00m

④进水分配箱堰顶高度:

进水分配箱堰顶高度=虹吸辅助管管口标高+进水管水头损失+10~15cm的安全高

14

=5.50+0.15=5.65m

(6)虹吸管管径 采用反算法,其计算结果为:虹吸上升管直径采用400mm,

虹吸下降管直径采用350mm,即可满足要求。

(7)滤池出水管管径 采用与进水管相同的管径200mm (8)排水管管径 计算如下: 流量 Q=150L/s

采用 Dg=500mm,则此时流速v排=1.3m/s 水力坡度 i排=0.41% 充满度 h/D=0.75

(9)其他管径 虹吸辅助管管径采用40mm×50mm。虹吸破坏管和强制冲洗管

管径均采用20mm。

2.7 加氯空置间

加氯及加药过程在加药池中进行,池子的尺寸计算如下:

假设池子的设计计算流量为Q=2000m3/h,水力停留时间HRT=8h,水量变化系数为1.2,则有效容积

取水深2.5m,超高h=0.3,则池子表面积为

采用方形池,则池子边长为

则该加药池的尺寸为:2.8m×17.9m×17.9m

2.8 污泥浓缩池

采用重力浓缩池浓缩污泥,假设剩余污泥量Q=400m3/d,含水率P1=97%,污泥浓度30g/L,浓缩后污泥浓度为90g/L,含水率P2=91%,浓缩池固体通量M取100kg/(m2·d)

15

2.8.1浓缩池直径:

浓缩池面积

仅用一个污泥浓缩池,则浓缩池直径

2.8.2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

取污泥浓缩时间T=10h,则

取超高h2=0.3m,取缓冲高度h3=0.3m,则

污泥浓缩池总高度

2.8.3浓缩后污泥体积:

第3章 结束语

这篇课程设计主要是设计一个矿井废水的处理工艺,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到,矿井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是煤尘(SS),因此我决定使用物化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比较各工艺的优缺点,以及进行工艺计算后采取了上述的工艺方案,并进行了相关的工程制图。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水污染控制这门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对水污染控制的流程与技术特点等有了更深入的学习。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由于本人资料有限,时间有限,本设计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同学予以批评指正。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