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6-12T14:26:18.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 王庆磊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房屋建筑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构成部分,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优化应用,能够给项目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山东永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房屋建筑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构成部分,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优化应用,能够给项目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地基建设作为房屋建筑的关键环节,需要展现技术管控的基本作用,明确地基的特点于常见类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到位,建设目标也能按要求如期完成。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基础施工;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房屋建筑的使用性能、安全性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结合工程区域内的地质等条件,做好地基基础处理,为房屋建筑创造安全、稳定的基础结构,避免在后期出现坍塌等事故。因此,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探索具有必要性。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从环境勘探来看,一般是确保环境参数信息的精准度、全面性、可靠性,以此作为地基工程开展的依据,确保地基工程的综合质量,从建筑设计来看,主要是根据地基荷载能力,确定建筑层数、用料、结构,需要建筑后期使用产生的最大重力不应超过地基的承载力,从材料采购来看,主要是按照设计方案,采购既定规格、强度、成分、配方的施工材料,避免材料不合格造成地基工程质量欠佳,从实际施工来看,主要是对地面平整度、施工行为规范、混凝土浇灌质量、钢筋搭接等存在较高要求,避免地基抗拉、抗剪、抗压、防渗性能不佳,威胁到建筑整体质量,从施工检验来看,是在地基工程告一段落后,对地基基面平整度、强度、硬度和防渗性能等进行检验,确保地基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类 2.1分段施工
分段施工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处理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施工技术,其在应用中主要是要坚持边缘向中间的夯向,当一遍夯向结束以后,应用推土机整平场地,进行放线与定位,随后加以夯击处理。通常情况下,强夯法中的加固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以实现对表层土、中层土、深层土的一次加固。随后,依次进行满夯、小夯等处理。在夯击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工程施工的强夯参数加以夯击处理,保证夯位的准确性,保持落锤平衡。如果在夯击处理过程中坑中存在积水,必须首先排除其内的积水,如果含水量过大,砂石铺好后再进行夯击处理,保证夯击处理的整体效果。
2.2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有效应用
该技术手段作为地基加固的技术手段构成部分,通过对建筑实行土钉墙与混凝土配合应用的基本途径,有效控制项目建设整体质量。为确保项目建设能够获得较为理想化的效果,需要将施工前期阶段的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在项目建设之前明确建设地点的土质情况以及环境特点,同时结合行业标准规范要求,将一些不能满项目建设要求的部位进行土层处理。其次就是在基础性的勘测工作结束之后,经过对施工区域以及参考数据的获悉与整理,将钻机的摆放位置明确起来,经过对项目施工过程的全面调整,能够避免位置偏移的现象发生。在施工阶段按照项目要求对其进行钻孔处理,并将钻孔位置积习难改清洁处理,打入土钉。后期的混凝土喷射就能够按照项目建设要求顺利推进。
2.3强夯法
强夯法施工开始之前,有关的施工人员需要首先进行预压处理,应用推土机,对平整地基加以预压处理,随后结合试验结果与施工材料等,进行夯点的定位与测量。如果地基内的含水量较大,应该使用砂石填充处理,随后进行必要的排水处理。在砂石填充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地基表面应用砂石、粗砂等进行垫层,这种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地基陷落等发生的风险,从而保持相关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强夯法施工中还需要进行孔隙水压等的有效处理,提升强夯处理以后地基的整体承载力。 2.4抛石挤淤法的有效应用
抛石挤淤法在地基基础施工阶段,需要将下方的土内抛掷相应的石头,具体的石头直径控制需要结合项目具体要求进行控制。在实践阶段注重石头的性能,诸如抗风化能力、硬度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基础性工作。石头性能的管控,主要目的是避免石头在后期应用阶段出现风化问题,直接变成土壤则淤泥排除的效果就不能得到保障,甚至最终成为淤泥类的土壤构成基本部分。在进行地基施工处理期间,抛石头方向在土层坡向的基础上控制频率域重量。如果土层相对较低,则利用两边抛掷的方法,由此对土质的摩擦问题就能控制到位,最终的淤泥排除效果也相对较为理想化。通过对项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调控分析,并控制抛掷方法的有效选择与应用,施工质量显著提升。后期为控制淤泥回流的现象,还应该在地基的周围放置隔膜,避免这类问题的存在影响项目质量。这种操作方式方法相对较为简单,而且能够快速获得施工材料,对于企业单位来讲是控制成本投入的有效方法。 2.5注浆法
注浆法同样是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基础施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要先确定钻孔点的位置,并精确计算需要钻孔深度合理调配注浆浓度。然后在已经确定的钻孔点进行钻孔,注入适当的注浆并做好详细的纪录。挤出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分同样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同时在混凝土注浆施工过程中,还要注重预防漏浆情况的出现,避免浆液上冒,一旦发现出现问题,就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注浆施工的顺利开展。 3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素
在完成地区勘察相应工作的基础上,要确保该项工作能够全面反馈环境质量。如果其中存在缺陷性问题,则需要事先将预防控制工作落实到位。需要在明确建筑结构特质的基础上,将项目施工的技术条件进行优化改进,控制钻孔、防护工作的整体效果,确保项目建设能够满足标准规范要求。后续施工方案的建立,设计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也不能忽视项目各项参数的标准要求,经过对土层的实际压力进行检测,并控制上层建筑的整体高度,则能够避免后续因为承重问题,而导致项目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尤其是对一些特殊性的大型项目建
设,通过对其沉降问题进行控制,在明确地基承载力的基础上,桩基的设置以及加固技术方法的应用就会更为针对有效,各个阶段的项目材料应用合理有效,能够顺利完成地基基础建设的目标要求,提升项目工程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与重点环节,其施工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固性与安全性,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必须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做好勘查工作,对地基基础结构加以科学选择,保证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 参考文献
[1]赵莉.地基基础工程在房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5(9):144. [2]孙立光.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6(6):134-135.
[3]刘言书.关于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处理方案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7):32. [4]杨建坡.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9):226. [5]范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161.
[6]王红念.高层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4):9-10.
[7]孙建华.试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价值工程,2018,v.37;No.497(21):283-2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