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速度对应力的影响
. 当冷却速度大于某钢种的临界冷却速度时:针对于低碳钢,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其得到的M量越多,越不易析出铁素体.这类钢的残余A量不多且不以大块状积聚对硬度影响不大;针对于高碳钢,随着冷却速度的变化,在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过程中,由于滞后的原因,会形成残奥,而过冷越大,则滞后越严重,有可能导致残奥的增多,从而硬度下降 冷却速度越快,晶格畸变越严重。
有一道判断对错的考试题“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越快,钢冷却后的硬度越高”,有人给出答案“错”,理由是:钢淬火后的硬度由含碳量决定。这样判断对吗 答: 当冷却速度大于临界冷却速度时过冷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的量是由温度决定的,随着温度的降低过冷奥氏体不断转变成马氏体,所以和冷速无关。
,马氏体束的尺寸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从而提高了强度及韧性;马氏体束是这种钢的抵抗变形和断裂的基本组织单元;自回火不能消除淬火应力,细化马氏体束的效果必须在充分消除淬火应力后才能显示出来。
一般,材料加热超过650度以上,零件中的应力可以去除90%以上 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内部存在内应力,如不及时消除,将使工件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工件精度。采用去应力退火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十分重要。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低于相变温度A1,因此,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内应力主要是通过工件在保温和缓冷过程中消除的。为了使工件内应力消除得更彻底,在加热时应控制加热温度。一般是低温进炉,然后以100℃/h左右得加热速度加热到规定温度。焊接件得加热温度应略高于600℃。保温时间视情况而定,通常为2~4h。铸件去应力退火的保温时间取上限,冷却速度控制在(20~50)℃/h,冷至300℃以下才能出炉空冷 :
利用X射线衍射的分析方法 ,对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 1Cr12Mo方钢沿其截面层深对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残余应力水平与回火冷却速度有关 ;残余应力的消除主要取决于除应力温度 ,与延长保温时间关系不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