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4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No.4。2010 (第12卷第4期) 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Vo1.12.No.4)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及其社会现实意义 杨宁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 人的行为要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在以利益为中心思想的驱动下,人的占有欲不断增强,从而无节制的索 取自然,现已自食恶果。但人们并没有完全醒悟,继续破坏自然界。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意识方面着手,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 的老子思想,特别是它的道法自然思想可以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道法自然;社会和谐 [中圈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10)o4—O150—o2 老子崇尚道,圃而崇尚道法自然,他所著的《道德经》中, 后不持,不居,不露锋芒。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像天地一 便蕴含着丰富的“道法自然”思想。然而事物发展的规律在 样,道要求人们无私。 他看来足静极生动,动极复静物极必反。道法自然的思想体 “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致坚”(第七十八章)天下至柔 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们应如何对待当前的资 能克服天下至坚至硬的东西。“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者莫 源问题。可是我们应如何把握道,如何运用老子这一思想解 之能先。柔胜刚,柔胜强,天下莫之能行。”世间没有比水更 决我们的问题,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而需要领会运用 弱的东西但冲激坚强之物无不胜之。这个道理没有人不知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道,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再贴切一点说,我们都称一种物为 老子道法自然的内涵 ’ “空气”世间万物没有不存在于其中的。而空气柔软到人不 “有元相生,难易棚形,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 借助空气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然而没有一种物能离开它。 前后棚随。”(第二章)事物在相对比对立而形成。“祸兮! 世问所有之物都在空气中受氧化的作用老去,渐渐消融。终 襦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祸福棚依,变换 结后又孕育新的生命。“江海所以能为万 之王者,以其善 尤l端。“敛虚极,受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犬物芸芸, 下之也,故能为百谷之王。”(第六_卜章)江海成为百川汇集 符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日明, 知 的地方是『i]于它处下。道教人顺应自然。道的运行是顺其 常,妄作凶”(第十六章)。认识万物运行的规律则马到成 事物自身规律而发展,也就是道法自然不要刻意的人为的加 功。 知常理逆道而行则公不成。“飘风不终朝,聚雨不终 以改变、改造。 日”。“柔弱剩刚强”这就是所强调的常,自然的运行也显示 二、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现实意义 出柔的一面,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八百年的龟 千年的树, (一)当前我国存在的思想问题 却找不到终目的暴雨。柔是道之精髓,是道以框万物的真 我们的冈家是要向前发展的,物质的发展是很重要,但 谛。道的运行规律足顺其自然。 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样足不可缺少的部分。和谐社会的提 道是行为准则,元为而又无不为,“生而弗有,为而弗恃, 出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但是如何向这个方向迈进问题就 功成而弗居,是以 去”(第二章)以无为处世,以不言以教 出现了。由于以前遗留下来的认识观方面的问题,是和我们 诲“佳”“为”“功成”要人们积极的发挥能动性,但要顺自然 今天的发展不能棚适应的。例如在引进别国先进科技的同 发腱。不要人为的去把持他。让其顺应自然的发展。任何 时,他们的思想也被照搬过来。但这是不行的,因为我国人 成功不足一已私力能促成的。人只不过是成功的催化剂。 们的思想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只有靠我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非以其无私,故 们土生土长于这片土地的文化才更适合我们的思想。而在 能成其私”(第七章)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因为他们的一 两千五百年前老子思想的问世就~直对人们或多或少的起 切不为自-已的口的。功成不以功高自居。然而人们是不会 着调节人们思想矛盾的作朋。而如今人们生活的烦躁,气氛 忘记他的。“功成,身退,火之道也”(第九章)在完成功业之 的紧张则又更需要一种适合我吲人民思想的我们臼L三的文 I收稿日期]2009—09—21 [作者简介]杨宁娜(1985一),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困专业硕f:研究生。 150 2010年4月 第12卷第4期 杨宁娜: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及其社会现实意义 Apr.2010 V01.12.NO.4 化来解决,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人们缺乏信仰,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而按照马斯 洛的需要层次则表明,人的安全和归属感是首先的最基本的 朴的,地是质朴的,至善至美的。它们把道德价值赋予人类。 人类可以通过善性的道德修养去领悟自然宇宙之真谛。也 便是道法自然。人们应该学会和懂得尊重自然。 3.对于资源要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它们 三者并不孤立。社会的和谐不仅为人与人之间,还有另一种 非常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人的行为顺应德,德为道的体现。 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持。人类在改 其次才足学习的需要,价值目标的更高追求。而没有安全和 归属感人们则恐惧,怕失去自我导致犯罪率的上升自杀事件 的碰见不鲜。没有 确价值观的指导的思考则会形成人与 人之间没有信任,只有猜已尔与我诈。这是只注重经济的发 展,没关注精神文明提高的后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思想 造自然使其更加适合我们人类生存,但人类不能将其占为已 上也应该相应的提高,再精神上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 践。而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崇尚自然,老子道法自然思想 是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 2.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的存在,人类的大脑便会由其 他的东两来填充,决不会空着。在占有欲的指使下人不仅对 人有占有行为,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占有、侵害臼然的权利 以取得更多的生活资料和更多的生存空问,已有众多的资源 危机lf】突显出来。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就地球 而言百分之七十的水储存在冰川里而这个大水库已渐由固 态变为液态。冰川的加速融化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每年以百 分之七十的速度融化这个速度还在加快,灾害不断。并伴随 着疾病的大面积蔓延。不止是这些,地下水体也是一样的被 污染。这都是人们思想 错误意识形成的结果。 3.资源的缺乏将导致更多的战争。世界上没有一日停 息战争,但所有的战争都只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比如伊拉 克,伊朗等的战争就明显的体现出来。目前它们是为石油 战,但照此下去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可利用的资源将越来越 来少,人们为厂争夺资源将形成资源之战。生存之战,和谐 社会只是一个词语而已。人类把环境恶化的责任推给大自 然,说是大自然的报复。仇大自然是友善的不会报复。现在 的结果只是人们违背自然规律而得到的结果,但人们并没有 清醒还在搞破坏,长此以往人们必将遭到灭顶之灾。 (二)道法自然的现实意义 1.对人们信仰问题,老思想的处世之道是现代人的精神 世界所缺少的。老子思想所推崇的无欲、无为、不争,用老子 的智慧对于现代人们的烦躁能给于斧底抽薪的镇定作用。 老子思想中崇尚自然的思想是现代人们的镇顶剂,老子崇尚 尊重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人不能只以 自已为rl1心,要去尊重别人,这也就解决_r人与人的和谐问 题。 2.对于人与自然要解决人类lf_I心主义的问题。解决它 们老子早在奴隶时代便创制了一整套方法论思想。前i刑是 到的“一”、“道”,万物归于“道”,“道”则为自然的规律,老子 的智慧为『fI国古代之著学说之集大成者,为春秋战国的诸子 百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的价值最先发源 于老子这里。老子崇尚世间万物皆有情有义,有生命得体 现。田地含情,万物化生。人与人地自然棚互联系,栩互依 赖。天籁人以成,人依赖天以久。正因此老子认为自然宇宙 的生命情感具有和人类一样的诚明之德。老子认为天是质 有。应归还自然界以自然形态,人们的行为应是道德所体现 的那样,自然,祥和,友善。天人合一,灭人和谐,天人栩通。 突破人类巾心主义。正确处理人于环镜的关系。是人们幸 福和谐的基本条件之一。f】然界万物众生皆平等。“灭地与 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是自然的…分子,应严格遵守其规 则,万物有它们自己的运行规律,人们应懂得去尊重。而不 横加干预。应与地万物保持和谐。有计划的有节制的处理 人类的资源问题。而不是等到不可挽 才想到解决,就像现 在的石油资源的缺乏引起的石油之战。 老子智慧与社会和谐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老子智慧崇 尚和尊重“道”,而社会和谐崇尚和尊重“德”。道与德本身 是事物发生发展的两个雨要困索。“万物负阴而抱阳,小气 以为和”。是说事物都有两而性,我们要慷的Ⅸ分发现和把 握。老子思想、老予智慧他只教我们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 的实施还需要丰H应的社会制度、社会状态及人们素质高低等 方面。所以老予道法自然思毡J只为社会和谐提供一种方法 论。而按老子的观点,社会和谐必须是所有条件都符合才能 实现,这就是老子思想的真谛,即事物自身有它的发展的规 律,我们要认识和把握这个规律,一切矛厢就迎刃丽f解了。 就社会和谐而吉需要我们在符方面都有所提升,从而提供其 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注释.老子今注今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Oo4.8 2许传忠.老子为道论与历史唯物主老子今注今译义 的和发展方向[J].红旗文摘,2007.7 3尚杰.老子道的物质属性及运行法则.巾耐哲学I J]. 2007.3 4闵红春.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lN]. 大连日报,2006.12 5严正.老子宇宙观fN].I}1周哲学,2007.3 6黄章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孑生态环镜建设『J].If| 国古代阐释学研究,2003 7李研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N].求实期 刊,2007.3 8沙锦飞.从道德观看构建和潴礼会l J J.科学与无神 沦,2007.1 [责任编辑:一然]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