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图书馆服务与馆员素质的要求

谈图书馆服务与馆员素质的要求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童 文◎何红伟(吉林艺术学院) 摘要:本文从图书馆服务角度谈图书馆 创新意识、对图书馆员素质的要求、及“图 书馆馆员制度”完善图书馆员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时代;图书 馆员;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加快图书馆 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综 合素质,这是图书馆工作适应21世纪发展要 参考咨询服务转移,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已经 实现了这些功能的转移。 2.1.1从图书的保管者到服务本位的信 息提供者; 2.1.2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 2.1.3从本馆收藏到无边界图书馆; 2.1.4从我们到图书馆去到图书馆来到 我们中间; 鱼 鱼 星 l墨_囝 谈图书馆服务与馆员素质的要求 化建设的不断加剧,数字资源与网络资源的收 集利用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同时也造成了信 息资源体系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 特别是在目前多种信息载体并存、信息 来源渠道多样化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必要的 图书馆专业知识,他们很难在多种载体资源 之间作出正确选择,也无力收集、组织网络 信息资源。 求的基础和保障。 1、图书馆服务与意识创新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科学发展的 不竭动力。进入新的世纪,信息技术、计算 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对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同时对我们既要作好知识技能方 面的充分储备,更要或者说首先要注意思想 观念上的转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否则将会 成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落伍者,终将被淘 汰出局。 对图书馆专业人员服务意识创新的培 养,本人认为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 1.1藏书创新的“收藏”与“获取”。 应从“收藏”转到“获取”,实现馆藏建设 的创新。包括了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向馆外 “获取”的自己拥有使用权的文献信息。 1.2管理方式创新的转变。文献资料 的采购将大部分被网上信息资源的搜集、选 择、下载、数据库订购所替代;传统文献加 工处理、编目存储、信息交流,将被网络数 据库化,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 以上这些管理方式的转变,无疑扩大了图书 馆信息加工的范围,提高了加工浓度和技术 含量。 1.3服务创新的发展,必将带来服务模 式的创新。树立以读者用户为中心的办馆理 念;在服务内容上,图书馆除了要保持传统 的文献外借、阅览、书刊宣传、阅读指导、 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服务之外,在服务方 式上,将逐渐突破封闭的、静态的、单一的 服务方式,向开放式、动态性、多元化的服 务方式转变,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贴近读者 /用户,更具人本主义的个性化特点。 2、对图书馆员素质的要求 在世纪之交的20年里,我国高校图书 馆事业的确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新馆建 设、文献信息管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 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相对于文 献资源建设、技术建设方面研究与投入,相 对于图书馆管理理论的“范式演变”,图书 馆员专业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仍有待加强 和细化,这一研究不仅要强调专业技术能力 的培养,还要强调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 2.1图书馆员专业技能的培养,现在,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从采访、编目和书刊加 工、处理等向第一线的流通、阅览和咨询服 务转移服务重心从一般的借阅、流通服务向 2.1.5从按时服务到及时服务; 2.1.6从馆内处理到外包处理; 2.1.7从区域服务到国际服务。 2.2图书馆员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 2.2.1提高图书馆员的道德行为能力 通过制定和颁布图书馆员的职业伦理道德规 范来传达职业理念、确立职业精神、规范职 业行为是现代图书馆运动最引人注目的成果 之一,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图书馆界的普遍做 法、美、英和日本图书馆业都先后制定、颁 布了这类法规。 2.2.2通过行为科学等理论的学习、 训练,提高馆员的道德行为能力,人的行为 研究属于伦理科学、心理学和管理科学等学 科的范畴。了解个性优点与缺陷,人与人之 间如何理性、平等、合作与和谐地交流和沟 通,帮助馆员进一步了解读者、了解自己, 有助于馆员在工作中有意识地以自己的口头 语言、表情语言、服饰语言、动作语言和体 姿语言传达自己对读者的尊重、关注和帮助 的意愿;帮助馆员运用这些学科的原理、规 律和知识,使馆员的服务更人性化、个性 化。 尤其注重有关案例的积累,在实践中培 养、提高馆员的道德行为能力。馆员的道德 行为能力的提高,将在馆员对读者的娴熟、 快捷的专业性服务中注入更多的人性关怀, 不仅能满足读者实际的信息需求,也满足了 读者作为人的尊严与情感的需求,从而使图 书馆在现有的文献资源、技术水平上最大程 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3、图书馆员服务与馆员素质的要求 3.1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及特点 随着我国高校对图书馆员素质要求作出 了较大调整,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 必须紧跟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的发展变化, 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科学性、针对性;同 时,也希望能得到馆员的专业指导。因此, 建立“图书馆员”制度,组织一批既熟悉本 馆所拥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又具有较强的信 息检索、信息组织能力,而且具备某个学科 专业学历,了解各学科教学科研现状的资深 层次的对口信息服务工作,不仅有利于高校 的图书馆建设,方便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最 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也是用户至 上、服务第一的具体体现 3.2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观点,随着图书馆数字 3.3高校图书馆拓宽发展服务空间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的 发展与应用,使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远程获取 变为可能,极大地削弱了用户对图书馆在物 理空间与时间上的依赖。图书馆传统的咨询 服务并无学科分工,主要进行的是一种问答 式的事实型咨询服务,而且主要限于馆内的 被动服务。但是此种被动服务在当今时代已 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特别是高校图书 馆,其服务的大学,学科覆盖面广,专业领 域众多,需要图书馆员,在深入了解各专业 信息资源的需求之基础上,提供一种面向用 户的主动信息服务。同时也有助于高校图书 馆更好地融入到学校各项工作当中,促进学 校及图书馆自身的蓬勃发展。 3.4建立和完善服务机制及用人机制 建立和完善服务机制。其主要内容包 括: 3.4.1用人机制,在公正、公平、公开 的原则下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聘任制 度,增强馆员的职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3.4.2奖励机制,实行按劳分配,多 劳多得,优劳优酬,设立优秀论文奖和优秀 学习奖,对于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的馆员应 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在馆内形成“比 贡献、比学习、学先进、争先进”的工作氛 围,使馆员经常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面 貌。 3.4.3约束机制,图书馆从内部管理角 度出发,制定中、短期学习计划,对不同层 次的馆员制定学习目标,并以制度的形式约 束馆员自觉地学习和工作,使每个馆员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其所在岗位应 具备的业务能力和信息素质。 图书馆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社 会文化机构,应在建立“各类学习”中起带 头作用,率先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加强图书 馆专业队伍的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素 质和服务能力,使他们担负起社会赋予的伟 大使命,做信息时代的领航人。 参考文献: [1】张声雄.学习型组织理论概述.中国人 才2003(2). [2]赵爱连.论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 质教育.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O5(6). 2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