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心 温 口雷 雨 南京毕竟是六朝故都,值得夸耀的去处,还 真有不少,更加上六十年前曾经是的首都, 似乎很有点庄严阔大的气象了。在南京生活了 二十多年了,外地的朋友在闲谈中在每每提及 巍峨庄严的中山陵,烟波浩渺的玄武湖。中山路 上浓阴如盖的悬铃木,还总要说上一句:南京的 步走来,有一次和同学卢冀野先生在书店里,看 到一个人和他们买同样的书,因书结缘,就海阔 天空地攀谈起来,这个人当时在南京是一个中 学教员,后来成为的“西北王”,他就是胡 宗南。从杨公井往南不远处,原来有一家很小店 面的书店,唤做先锋书店,就在圣保罗教堂 书店,真多,有品位!对后一句话,我虽然感到很 的对面,据说由于这座教堂,严歌苓写了一篇小 是受用和自豪,但也往往不免疑惑:外地朋友是 否是一种客套?读书界公认的爱书人,来自沪上 的黄裳、陈子善先生.也这样称道南京的书店。 而且不止一次这样说,倒让我开始细细打量散 说《金陵十三钗》,而张艺谋大导演还要以此改 编成剧本拍电影呢。 还是沿着中山东路往新街口漫步,会看到 大学书店、教育书店等,都是很有个性的书店, 虽然门面已经陈旧,店里的职员还是很热心的。 落在南京的我经常光顾的一些大小书店了。 如果你从中山门进入南京,沿着中山东路 一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因为经济拮据,我站在大学 书店里,硬是把全国政协编辑的《文史资料》全 部看了一遍。过了十字路口,就是著名的中山东 路的新华书店了,这座曾经是南京最大的书店, 品种的齐全当然是无处可比了。但最吸引人的 是每年在其后院举办的折价书市,那真是读书 人的节日。在这样的摩肩接踵人潮涌动中,淘书 觅书,然后满载而归,那个年月真是对书如饥似 渴啊!从中山东路往西仅有百米之遥,在新街口 与金陵饭店隔街相望遥相呼应的就是大众书局 路西行,往新街口走来,在大行宫和太平南路 交汇的西南角,就会看到南京外文书店,这个书 店是从湖南路和路交叉的出版大厦搬迁而 来,虽说是外文书店,但在突出其外文特点的同 时.中文图书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自此 往南几百米,就是很有点历史的古旧书店了,俗 称杨公井古旧书店,书店只有三层,营业面积主 要在一、二层,这个书店,吸引读书人的主要是 它的折价书,在这个书店盘桓留连的既有大人 物,也有穷书生。我二十年前,住在光华门的时 候,上班途经这里,经常忍不住要进去看看,真 有点书卷古人的亲热。当年,在东南大学读书的 了。大众书局是南京长三角的几位个体书商与 时俱进,和鸿国集团联手合作的一家纯粹民营 的书店。这个书店不断扩张,不仅把店面开到了 南京以外的江苏省内一些城市,还在上海、浙江 著名历史学家郭廷以先生,也经常从四牌楼漫 放牧心情 开始了经营。民营和国有书店,在南京的寸金之 地,公开叫板,平等竞争,也算是时代变迁的最 好缩影!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座书店之间,有一 家看上去其貌不扬实际上却能量巨大的单位, 它就是新华社江苏分社,这家大家都知道来头 的国家通讯社当年居然也临街开了一家很小的 新华书店,究竟是民营还是国有不大清楚,但是 店小名气大,店里的书,实在是好,什么亨廷顿, 福山,奈斯比特,魏菲特,这些人的书,我都是在 这家小店买来的。 从新街口往西北向五台山北门走来,也就 是上海路和广州路交汇的地方,这里正处南京 大学和南师大、河海大学中间,南边距南京医科 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也不远,在五台山体育 场的地下车库里,居然掩藏着一家书店,吸引着 众多学子中的爱书人,当然还有大学老师、机关 职员、企业雇员等,这就是以“大地的异乡者”为 号召的先锋书店的旗舰店所在地。在这座藏身 地下的书店里,似乎有一种神秘的氛围吸引着 许多人.甚至还有海外的朋友慕名而来,书店的 门口看上去很不起眼,在初春时节,会有一些迎 春花在门口摇曳,散发着些许春意。往里边走, 许多人会用夸张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惊讶:这 么大的书店!这么有品位和个性的书店!书店 里,看不到一本教辅读物,看不到一本盗版书, 全是清一色的人文社科图书.品种总应该在五 万多种吧!南京女作家鲁敏说,在这里可以倾听 大地的回声。而叶兆言、苏童等往往是这里的常 客。有一次,来自的秦风到了先锋书店。很 由衷地说,我真的不愿意离开这座书店,告别先 锋,会有满怀的惆怅和忧伤!南京因为先锋,似 乎提升了品味。但是,我们知道,先锋的老板钱 晓华经营书店也是很不容易的,此前,他在广州 路开店,还在夫子庙和东方商城扩张,河西的城 市广场内也开了分店。目前,不断传来民营书店 关门的消息,财大气粗的贝塔斯曼都把自己在 中国的书店全部撤了,而一向严肃端庄的人民 日报居然也不吝版面在讨论上海“季风书店”将 魂归何处的问题,钱晓华凭一己之力不惧金融 危机在几百万人VI的南京如此坚守一座风格独 特的书店。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从上海路一路北行,到湖南路上,东边是刚 刚落成的凤凰国际书城,六层楼都在经营出版 物,图书品种超过15万种,算是华东地区屈指 可数的大书城了。凤凰国际书城周围集聚了江 苏绝大部分的出版机构,由此再往东的百子亭 则是江苏新华书店的总部,而往西就是江苏发 行大厦,图书经营,人气很旺,也许是在全国闻 名的湖南路上的缘故?在这里往南不远处,在中 山北路上,山西路百货商店隔壁,南京人称之为 长三角的军人俱乐部,早已经看不到军人在这 里休闲娱乐了,这里倒成了据说是华东最大的 图书批发集散地,俗称“二渠道”图书批发中心, 正规的牌子是“长三角文化市场”。这里的商铺 上千家,兴衰变迁,门厅变换,倒也走出来几个 “图书大鳄”,当然都是以教辅图书为主,不过, 这里的图书品种的确丰富,而且流通速度之快, 令人咂舌。 南京有个性的书店,还有很多,如文博书 店、春秋书店、唐人书店、尚书坊、朝天宫书店 等。春秋书店在北京东路南京外国语学校附近 有一门市,在龙江体育馆东侧也有一个小店,在 经营教辅读物的同时,也有人文社科类图书。昨 天晚上,因为城市广场关门打烊得早,先锋书店 进不去了,我还是到春秋书店买了吴其贞的《读 画录》、唐德刚的《梅兰芳传稿》、毛尖的《非常爱 非常美》,这些书,一般书店,可能都不会经营 了。还有朝天宫书店,老板是安徽的金先生,很 朴实无华但却富有经营头脑的一个小伙子.经 营的图书有十万种左右,以出版社的库存书为 主,隐身在从朝天宫往西到堂子街的一条小巷 子里,虽然购书环境不如人意,但对读书人而 言,往往会有喜出望外的收获。 挂一漏万,走马观花,罗列南京的书店一 二。实际上,在我们可爱的南京,还有许多大大 小小的书店遍布寻常巷陌,还有待你我去一一 寻觅。这不朋友打电话说,他在仓巷的一家旧书 店里,看到了港台版的《晚清七十年》,小老板告 诉他,南大附近的“楚人书店”也有,让我去看 看。你有兴趣否?要不,我们周末一起去逛逛?